安徽清明节习俗


安徽不同地区清明节的习俗不尽相同。旧时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酿酒。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鬼。

清明节这天,合肥家家户户习惯在门头上方悬柳枝、往坟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乡踏青游春。清明节悬插柳枝的习俗由来很久,传说以此可避邪御灾,故有的妇女还习惯在这天将柳叶插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此俗语虽属无稽之谈,但其却印证了插柳俗是旨在避邪御灾。

清明节踏青游春,多主要是为祭扫祖坟的,俗称为上坟。上坟活动在清明节前三天后三天均可,但必须在午后。上坟祭祀前,先给坟冢培土、加固、挑高,并在坟头上加盖碗状土块,共两块,小的一头相对置,放于坟头上,谓之“坟帽子”。其间压一红纸条,谓之“阴联”。

然后是在坟冢前摆放祭品,通常为酒食及死者生前爱吃的菜肴、果品等。比较考究和富有的家庭,还以猪、羊、整鸡、整鱼等物作祭品,但多数以纸扎品代之,真正的鸡、鱼、肉、蛋等食品,常在祭祀后取回,用以犒赏平日看坟的人和与先祖生前有交好的族人。

祭祀开始时,焚烧“纸钱”、纸扎祭物,鸣放鞭炮,祭者按辈份先后向亡灵磕拜。动情者,常失声恸哭,悲情难止。南宋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描写的就是人们在清明扫墓时的悲凉情景。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求锻炼身体。

安徽清明节习俗

蚌埠五河清明庙会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人介子推的节日,五河清明庙会则是以祭祀城隍、民间扫墓、祭祖、歌舞、民俗活动、商贸活动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人们向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活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传承和发展了淮河文化,推动了当地民歌及各种淮河地域特色文化活动的繁荣,拓展了淮河流域佛教、道教文化及其它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带动了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

五河清明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和充分展现民族精神的庙会。

清明节食俗

青团

青团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青团在江南一带很受欢迎,也是安徽一些地方清明节时令性小吃。

安徽清明节习俗

青团,顾名思义是青色的,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那种味道,是春天的味道。绿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齿,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简直让人停不了口。

安徽清明节习俗

馓子(sǎn zǐ)

南北各地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大家的喜爱。

安徽清明节习俗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安徽清明节习俗

荠菜

辛弃疾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我们小学还有篇课文叫《挖荠菜》,荠菜在很多人心中并不仅仅是普通的野菜那样简单,它代表着童年、故乡、旧时光。

荠菜馄饨、荠菜黄鱼羹、荠菜豆腐羹都是小编大爱的美味啊……

安徽清明节习俗

艾草米饼

艾草米饼是黄山、皖南山区清明时节的一种小吃。到清明时节的时候采摘时令性植物艾草做成米饼,传说这种饼吃了可以让吃的人魂魄对人体的依附更加紧密,而不用因为受到惊吓或者别的什么刺激而把魂给弄丢了,不过这只是一种传说,当然这清明节吃艾草饼的风俗习惯就流传下来了。

安徽清明节习俗

蒿子粑粑

蒿子粑(bā)是桐城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如今,蒿子粑在清明期间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