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南宁市邕宁区的人民,给这个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
二月二这天,邕宁区的各个村庄,以抢花炮、舞龙舞狮等传统形式庆祝“二月二”。节日的清晨,中和乡孙头坡一带,鞭炮声就开始响个不停。每年“二月二”大型抢花炮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同时也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因而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由于地域不同,抢花炮的形式规则也不一样,其中邕宁抢花炮尤具特色。
邕宁传统的送炮器,形状甚为美观。外观为六角柱形,六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 3层。底层为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上桂花边;中层较细,刻有各类形态的大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 “花炮”是铁制圆环,直径约 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点燃铁炮,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下,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奋力抢夺。
抢花炮规则,各地均有不同。武鸣的抢花炮,是将花炮攻入对方花篮的次数多少来判定胜负;而邕宁的抢花炮是谁能抢到花环并成功跑到开村纪念亭,就是炮头得主。邕宁抢花炮,分为“还炮”、 “抢炮”、“送炮”3个环节,场面隆重热烈。
“还炮”,由去年抢得头炮的村民举行。小伙怀抱福牌,带领着舞龙队、醒狮队、八音队、贡品队,从村广场向炮场游行。浩浩荡荡的队伍、嘹亮的八音壮歌、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吸引了游客及当地村民跟随前行。
当队伍游行到开村纪念亭时,周围的山头及田野,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尽可能占据观看的最佳位置。
“还炮”仪式结束后,是“抢炮”。 “抢炮”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先由上年获胜的孙头坡小伙子,从纪念亭点放鞭炮,一路点到即将开展抢炮活动的炮场里。鞭炮炸响,整个活动场所变成一片白色烟海。随着两座副炮被点燃,早已准备好的村民一拥而上,扑向炮纸落地处,以期抢得头炮 “沾福”。
当人们还惊魂未定,绿色莲花造型的主炮台缓缓“盛开”,一簇簇礼花射向 10米高空,引得围观群众一阵欢呼。烟火将包含在莲花“花蕊”中的花炮推向高处。霎时,抢炮高手蜂拥而上,扑向小小的花炮。争抢的人们迅速在泥泞的田地里推、拉、堵、摔,用尽各种计谋,使尽浑身气力,奋力争夺,其阵势比真正的橄榄球赛还要激烈。
下午 6点,炮场里传出了欢呼声,争抢的人们突然调转方向,向开村纪念亭跑去。“抢到花炮了!新炮头产生了!”欢呼声中一位小伙冲到纪念亭。
抢花炮的最后环节是送炮。抢到花炮的,将花炮送给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鉴定所抢花炮真伪,确凿无误后,才正式完成新炮头的交接仪式。
邕宁花炮节已有100多年历史,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炮节既表达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也让人们相互交往,增进友谊,加强了村寨之间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