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二)


九、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日)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德州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据说,到了这一天,经过冬眠的龙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青龙节”。

这天冬去春回,天气逐渐变暖,雨水也会多起来,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农民告别冬闲,开始下地劳作,春耕陆续开始。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在德州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其中一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在德州一带还保留着二月二,家家吃面条、烙饼拌和菜的习俗。吃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二月二,德州又有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龙抬头日,是吉祥如意的日子,也是剃头的好日子。德州还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理发的习俗。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德州,二月二的晚上,各家主妇还手握油灯来回照房梁,嘴中念叨:“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蚰蜒没处藏”。有的用木棒敲炕沿,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等口诀,盼望孩子们不叫蝎子蛰、蚰蜒咬,一年平安。有属龙、属蛇的人家,当晚还要燃放鞭炮,祈求身体健康、人畜平安、一年幸福。

德州传说二月二也是“土地爷”的生日,称“土地诞”。旧时,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烧纸许愿,求签挂袍,求其保佑风调雨顺。建国后此俗逐渐消失。

十、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日)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的日子。她有两件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王母娘娘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有一首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凰”。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时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逐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曲水流觞”,是由此节派生出的一种风俗。古代,人们举行完祓禊仪式后,就坐在环曲的水渠边,把盛着酒的觞(古代盛酒器,为椭圆形带柄的浅木盘)放于流水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的聚会了。晋永和三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邀亲友谢安、孙绰等41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并传承古俗举行了“曲水流觞”活动。大家饮酒赋诗,论文赏景。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正因如此,后人亦此碑贴称为《禊贴》。

三月初三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壮族人民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盛大的节日歌会——歌圩,壮语称“窝被节”。相传这天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遇难日,故设节纪念。刘三姐是唐中宗时壮族著名的女歌手,这位歌圩培育的歌仙,会唱许多优美动听的山歌,被人们尊为对歌活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

德州市民间有三月三看闺女的风俗。这时,春和日暖,农忙还没开始,有新出阁闺女的人家,都在这一天携着装满锅子,油香、馒头等食物的篮子、芫子到亲家看闺女,中午在亲家吃午饭,亲家留下部分食物,剩回部分食物叫做“压筐底”,下午再携着这些东西返回家。

晚上还有踏青、走百遍的习俗,吃过晚饭,一家老小到马路边、田野边踏青,盼望一年不生病。

十一、清明、寒食(农历二月底至三月初)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气候温暖,天气晴和明朗,万物开始生长,农家开始春耕春种。农谚有:“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光清明,暗谷雨。”“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枣树发芽种棉花”“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等。

清明作为节日,德州民间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这一天,政府机关组织人员向烈士墓敬献花圈,举行仪式,默哀悼念。民间则按照旧的习俗,各家各户携带酒食果品前去祭奠祖灵,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化纸烧钱,坟上培植新土,叫做添坟。有的树立墓碑,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以示哀悼。清明上坟上三日,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古有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也叫“寒食”,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大臣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后人这一天要寒食禁火,食冷饭故名“寒食”。有唐代诗人韩翎的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适合人们到郊外亲近自然,拥抱春天。所以,德州人有放风筝、插柳、戴柳圈、植树、荡秋千、踏青、郊游等开展一系列户外体育活动的习俗。

十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莒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据说: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挂莒蒲、白芷,喝雄黄酒是为了压邪。端午节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是迎涛神说。次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别称也很多。德州还称谓“五月大五”、“端阳节”。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它既是节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又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德州多以枣、花生、果脯等作馅心,混在糯米中,用粽叶或竹叶裹成三角状,用线绳捆绑后煮之而成。小小粽子,已经成了端午节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州城民间还有喝雄黄酒、门窗贴“五毒符”、插艾枝、蒜苗,以避毒禳灾的习俗。

十三、七夕(七月初七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泛的爱情故事。故事说,天仙织女下凡同牛郎结婚,男耕女织,相亲相爱。三年后,他们生有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不料,天帝和王母发现织女在凡间成家,便派天神把织女抓走,从此夫妻分离。后来天帝只让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银河相见一次。

德城区民间七夕活动自有一番情趣。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州城剧院、民间剧团都会为百姓演上几场《牛郎织女》、《天河配》大戏,以供人们欣赏。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晚上,老人、孩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老人给孩子们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姑娘们竞赛穿针、乞求上天保佑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在瓜果或葡萄架下可偷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民间还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相思泪”,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传说这一天当地见不到喜鹊,都到天上打鹊桥去了。

十四、七月十五(农历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俗称“鬼节”。每年的这一天,德州人都要为死去的人烧纸钱和祭奠祖先。传说: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七月十五,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

“鬼节”是民间的俗称,道教曰“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佛教曰“盂兰盆节”,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的日子,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莲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莲按佛祖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

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把七月十五、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把这三个节日当作是追念祖先及已故亲友的节日。民间的鬼节与道教、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