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端午节习俗


众人熟知的端午节,在福建,人们都认为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包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两项活动成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此外还有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等。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福建端午节习俗。

福建端午节习俗:包粽子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又一大习俗。粽子古称“角黍”,旧时相传是为纪念屈原的,现在已成为节日的时令美食。粽子从五月初一起就开始制作,其方法是:以稻草灰碱水、或豆壳灰碱水、或其他植物碱水浸糯米(现有以食用碱,味道稍逊),待浸透后用俗称“粽叶”的狭长竹叶包成三角锥体状,再以一种细韧的草(福州称蒯草)或小麻绳扎好,10个1串或50个一串,放入锅中煮熟即可。

省内各地粽子品种多样,风味迥殊。按外部造型分,有牛头粽(即三角粽,又称牛角粽,是最普通的一种)、四角粽、尖尾粽,以及用笋壳叶裹成的大粽(将乐一带俗称“棕母”)等。据记载,古时还有九子粽、百索粽、筒粽、秤椎粽(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现已不见。

按用料分,有咸粽、豆粽、碱粽等。碱粽又称肉粽,其用料除糯米外,还有精肉或虾仁、或牡蛎干、或香菇丁等。讲究的人家还先把浸透的糯米拌上好酱油或卤肉汁,放在锅里炒过,然后再加上猪肉、香菇、栗子等佳品,包成粽子。豆粽则是在糯米中加上豇豆或黄豆、或花生,所以福州地区也称“花生粽”。

在长泰,豆粽又称赤米粽,制法特殊,即先把黄豆磨碎,然后同粘性不强的赤米混拌,并注入少许盐水包成粽子。讲究的则拌以葱花、五香、油炒五花肉等,吃起来又香又脆。咸粽又称甜粽,仅以糯米浸碱水,并无其它佐料,最为普及。煮熟后剥开竹叶,颜色浅黄、晶莹透亮,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来凉滑爽口。碱粽可久贮不变质。凉成的碱粽干还可以煮成碱粽甜汤,有助于消化,因此人们常以碱粽干消积。这是咸粽与豆粽所不及的。

互相馈送粽子之俗,省内很普遍,俗称馈节、分节或送节。将乐有俗语称:“斗米粽,家家送。”在山村,学生提粽送老师,晚辈提粽送长辈,以示对师长的敬意。凡有新丧的人家,该年端午不包粽子,由亲戚(多数是对门亲家)送粽。在诏安,送此类粽子固定在初一这天,其他地方在端午节之前均可。而在福州一带,上年纪者至今笃信端午不能送粽(送终)。旧时,海澄的一些地方在半夜里把粽子沉入江中,以祭屈原,据说这样蛟龙便无所得。今无此俗。在莆田、福鼎、大田、尤溪、南平、寿宁、霞浦等地,粽子是节日祀祖先必可不少的供品。

福建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端午节期间,从闽南到闽北,从闽东到闽西,海滨湖汊,大江小河,几乎都能看到竞渡的龙舟,都能听到喧天的锣鼓。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龙舟的样式、参赛人员和比赛方式等,全省各地大同小异。

福州重龙舟竞渡,旧时台江、西湖皆有之,而苏岐特盛,龙舟长3丈多,宽5尺左右,首尾如龙形,两侧绘有五彩的龙身。划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执旗、锣鼓手、放鞭炮者,合计有34至38人之多。福州沿江及临湖的乡社,都拥有自己的龙舟。端午节前,准备“扒龙船”的乡社便开始集资。人们敲锣打鼓,带着本乡龙舟的旗帜,挨户募捐,俗称“采莲”。

乡间大户出钱请“扒龙船”者宴饮的,就可坐“龙船”头,这是一件很风光的事。坐龙船头的人,还负责背本乡龙船神(各乡的龙船都奉有一种神)的香火袋,成为本乡龙船的领头人。“扒龙船”的场面热烈壮观,清代有诗云:“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同。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巾红。”诗作者自注:“土音呼斗龙舟为扒凉船。好事者以中扇为标系竹竿,插岸上。众舟鼓木世争先,以得为荣。鼓声、锣声为与人声共阗,水为之沸。”(清·董平章:《秦川焚余草》中《榕城端午竹枝词》)现在,福州的赛龙舟依然红火。虽然象“采莲”及挂香火袋的习俗不多见了,但在人员组成、训练及参赛等事宜,仍然由各乡村农民自发组织。

莆田龙舟船首的造型大有讲究。雕成龙头的,说明龙舟所属的村子出过举人,船头齐平,上画有龙头的,表示这个村没有出过举人;船头齐平、上画着太阳的,表明出过孝子;船头齐平、画着龙头,但龙鼻子却又是雕成的,则表示这村出过贵人。唐代梅妃故乡江东村的龙舟便是如此。莆田龙舟最短的是“九对”,有18名划手,加上司鼓、司锣、掌舵各1人,全船共21人。最长的是’十五对”,即全船划手30人,外加3人,共33人。莆田以木兰溪为界分南北两洋。北洋龙舟,掌舵者是舟上的总指挥,以村中头面人物充任。南洋龙舟,司锣者为舟上的总指挥,也是村里的头面人物。竞赛时,北洋在终点处立一标竿,上系彩球,以得球者胜。南洋则无,仅以先到达终点者胜。民间有《龙船歌》道:“天时好,天时好,早稻收了田插好。田工闲,扒龙船,是输是赢无‘单倒’(方言,意为没关系)。抢龙珠,跳龙门,‘扶背’(方言,即掌舵)须要用心思。你也争,伊也抢,抢起大家试本事。要同心,要协力,第一船浆要齐落,你也扒,我也扒,比赛一了也就过。伊请你,你请伊,大家齐唱龙船歌”。《龙船歌》描绘了莆田龙舟竞渡活动既激烈又和谐的场面。

闽南一带龙舟竞渡更为盛行。厦门、漳州、泉州每年都有规模很大的赛事,参赛者除本地之外,还有来自邻近县区的龙舟。龙舟造型呈长而狭的柳叶状,船头雕刻大龙头,须眉齐全,双目炯炯。龙头上披挂彩绸,船两侧彩绘鳞甲。有的龙嘴还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整条龙舟如活龙一般。龙舟因颜色不同而有“白龙”、“黄龙”、“青龙”、“黑龙”等名称。也有些地方船头安上蛙、虾、虎等模型,称为“蛙龙”、“虾龙”、“虎龙”等。据道光版《厦门志》“岁时”(卷15)载:端午“竞渡于海滨,龙船分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厦门、漳州等地还在竞渡终点停泊“标船”,以鸭子为标。竞赛开始,一艘艘龙舟如箭离弦,飞速破浪前进,岸上观战者人山人海,鼓掌喝彩。当龙舟到达终点时,“标船”把鸭子投入水中。龙舟上的健儿纷纷跳往水中追捉,观众呐喊助威,极为热闹。

福建端午节习俗:其他

在福建传统的端午节,妇女会在手腕上系绕命丝、佩符艾,儿童挂香包(小荷包内装樟脑丸),以茧作虎子贴额。据《福州府志》记述:“午日制雄黄为筒,燃于屋壁床帐之上,谓之放黄烟,以除虫蚁也。”

仙游县在端午日午时采铁芒箕、石榴叶等数种草和树叶煮鸡蛋给儿童吃,认为这样吃后儿童会百毒不侵,夏天不怕雷阵雨淋。

长乐等地农民在田野里拨回数棵水稻,把这水稻抛在房屋的房梁上,认为这样房子不会受白蚂蚁等害虫侵蚀。同时还会上山采集草药和午时水(是日午时吸水贮藏供日后儿童被虫咬伤时涂抹用,称“午时水”)。长乐等地还在端午日杀鹅和蛇,取其油用盐淹,供日后遇蚊虫咬肿等肿痛时用。

漳平县等地用竹叶包谷皮为假粽,在端午时送到屋外,称“送蚊虫”,并且在五月初一要包“乖粽”给儿童吃,认为吃了“乖粽”,儿童就会听话。

宁化等地则认为端午日水有毒,是日不能到江河中或井中吸水饮食。其划龙舟自初一到初九,初九日划龙舟俗称“送瘟船”,同时用葛藤、艾叶、菖蒲等熬汤,给全家洗澡,预防疮癣疖毒。

同安等县则在端午日午时,写全家人的生辰八字,送到水边烧焚,曰“辟瘟”。并用松树枝、稗谷插于门首,以求避邪求福。

沙县端午日采菖蒲根洗净切片用盐腌制,以备家中有人夏令肠胃不佳、肚痛时服用。

晋江是日午时,户户在房内置小炉烧苍术、蝉蜕,意在去疫防毒。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泉州等地在端午日祭祀“犬公”,新婚女婿备猪脚面线、鸡蛋等送到岳家“关节”。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按用料分,有咸粽、豆粽、碱粽等。碱粽又称肉粽,其用料除糯米外,还有精肉或虾仁、或牡蛎干、或香菇丁等。讲究的人家还先把浸透的糯米拌上好酱油或卤肉汁,放在锅里炒过,然后再加上猪肉、香菇、栗子等佳品,包成粽子。豆粽则是在糯米中加上豇豆或黄豆、或花生,所以福州地区也称“花生粽”。

在长泰,豆粽又称赤米粽,制法特殊,即先把黄豆磨碎,然后同粘性不强的赤米混拌,并注入少许盐水包成粽子。讲究的则拌以葱花、五香、油炒五花肉等,吃起来又香又脆。咸粽又称甜粽,仅以糯米浸碱水,并无其它佐料,最为普及。煮熟后剥开竹叶,颜色浅黄、晶莹透亮,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来凉滑爽口。碱粽可久贮不变质。凉成的碱粽干还可以煮成碱粽甜汤,有助于消化,因此人们常以碱粽干消积。这是咸粽与豆粽所不及的。

互相馈送粽子之俗,省内很普遍,俗称馈节、分节或送节。将乐有俗语称:“斗米粽,家家送。”在山村,学生提粽送老师,晚辈提粽送长辈,以示对师长的敬意。凡有新丧的人家,该年端午不包粽子,由亲戚(多数是对门亲家)送粽。在诏安,送此类粽子固定在初一这天,其他地方在端午节之前均可。而在福州一带,上年纪者至今笃信端午不能送粽(送终)。旧时,海澄的一些地方在半夜里把粽子沉入江中,以祭屈原,据说这样蛟龙便无所得。今无此俗。在莆田、福鼎、大田、尤溪、南平、寿宁、霞浦等地,粽子是节日祀祖先必可不少的供品。

福建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端午节期间,从闽南到闽北,从闽东到闽西,海滨湖汊,大江小河,几乎都能看到竞渡的龙舟,都能听到喧天的锣鼓。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龙舟的样式、参赛人员和比赛方式等,全省各地大同小异。

福州重龙舟竞渡,旧时台江、西湖皆有之,而苏岐特盛,龙舟长3丈多,宽5尺左右,首尾如龙形,两侧绘有五彩的龙身。划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执旗、锣鼓手、放鞭炮者,合计有34至38人之多。福州沿江及临湖的乡社,都拥有自己的龙舟。端午节前,准备“扒龙船”的乡社便开始集资。人们敲锣打鼓,带着本乡龙舟的旗帜,挨户募捐,俗称“采莲”。

乡间大户出钱请“扒龙船”者宴饮的,就可坐“龙船”头,这是一件很风光的事。坐龙船头的人,还负责背本乡龙船神(各乡的龙船都奉有一种神)的香火袋,成为本乡龙船的领头人。“扒龙船”的场面热烈壮观,清代有诗云:“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同。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巾红。”诗作者自注:“土音呼斗龙舟为扒凉船。好事者以中扇为标系竹竿,插岸上。众舟鼓木世争先,以得为荣。鼓声、锣声为与人声共阗,水为之沸。”(清·董平章:《秦川焚余草》中《榕城端午竹枝词》)现在,福州的赛龙舟依然红火。虽然象“采莲”及挂香火袋的习俗不多见了,但在人员组成、训练及参赛等事宜,仍然由各乡村农民自发组织。

莆田龙舟船首的造型大有讲究。雕成龙头的,说明龙舟所属的村子出过举人,船头齐平,上画有龙头的,表示这个村没有出过举人;船头齐平、上画着太阳的,表明出过孝子;船头齐平、画着龙头,但龙鼻子却又是雕成的,则表示这村出过贵人。唐代梅妃故乡江东村的龙舟便是如此。莆田龙舟最短的是“九对”,有18名划手,加上司鼓、司锣、掌舵各1人,全船共21人。最长的是’十五对”,即全船划手30人,外加3人,共33人。莆田以木兰溪为界分南北两洋。北洋龙舟,掌舵者是舟上的总指挥,以村中头面人物充任。南洋龙舟,司锣者为舟上的总指挥,也是村里的头面人物。竞赛时,北洋在终点处立一标竿,上系彩球,以得球者胜。南洋则无,仅以先到达终点者胜。民间有《龙船歌》道:“天时好,天时好,早稻收了田插好。田工闲,扒龙船,是输是赢无‘单倒’(方言,意为没关系)。抢龙珠,跳龙门,‘扶背’(方言,即掌舵)须要用心思。你也争,伊也抢,抢起大家试本事。要同心,要协力,第一船浆要齐落,你也扒,我也扒,比赛一了也就过。伊请你,你请伊,大家齐唱龙船歌”。《龙船歌》描绘了莆田龙舟竞渡活动既激烈又和谐的场面。

闽南一带龙舟竞渡更为盛行。厦门、漳州、泉州每年都有规模很大的赛事,参赛者除本地之外,还有来自邻近县区的龙舟。龙舟造型呈长而狭的柳叶状,船头雕刻大龙头,须眉齐全,双目炯炯。龙头上披挂彩绸,船两侧彩绘鳞甲。有的龙嘴还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整条龙舟如活龙一般。龙舟因颜色不同而有“白龙”、“黄龙”、“青龙”、“黑龙”等名称。也有些地方船头安上蛙、虾、虎等模型,称为“蛙龙”、“虾龙”、“虎龙”等。据道光版《厦门志》“岁时”(卷15)载:端午“竞渡于海滨,龙船分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厦门、漳州等地还在竞渡终点停泊“标船”,以鸭子为标。竞赛开始,一艘艘龙舟如箭离弦,飞速破浪前进,岸上观战者人山人海,鼓掌喝彩。当龙舟到达终点时,“标船”把鸭子投入水中。龙舟上的健儿纷纷跳往水中追捉,观众呐喊助威,极为热闹。

福建端午节习俗:其他

在福建传统的端午节,妇女会在手腕上系绕命丝、佩符艾,儿童挂香包(小荷包内装樟脑丸),以茧作虎子贴额。据《福州府志》记述:“午日制雄黄为筒,燃于屋壁床帐之上,谓之放黄烟,以除虫蚁也。”

仙游县在端午日午时采铁芒箕、石榴叶等数种草和树叶煮鸡蛋给儿童吃,认为这样吃后儿童会百毒不侵,夏天不怕雷阵雨淋。

长乐等地农民在田野里拨回数棵水稻,把这水稻抛在房屋的房梁上,认为这样房子不会受白蚂蚁等害虫侵蚀。同时还会上山采集草药和午时水(是日午时吸水贮藏供日后儿童被虫咬伤时涂抹用,称“午时水”)。长乐等地还在端午日杀鹅和蛇,取其油用盐淹,供日后遇蚊虫咬肿等肿痛时用。

漳平县等地用竹叶包谷皮为假粽,在端午时送到屋外,称“送蚊虫”,并且在五月初一要包“乖粽”给儿童吃,认为吃了“乖粽”,儿童就会听话。

宁化等地则认为端午日水有毒,是日不能到江河中或井中吸水饮食。其划龙舟自初一到初九,初九日划龙舟俗称“送瘟船”,同时用葛藤、艾叶、菖蒲等熬汤,给全家洗澡,预防疮癣疖毒。

同安等县则在端午日午时,写全家人的生辰八字,送到水边烧焚,曰“辟瘟”。并用松树枝、稗谷插于门首,以求避邪求福。

沙县端午日采菖蒲根洗净切片用盐腌制,以备家中有人夏令肠胃不佳、肚痛时服用。

晋江是日午时,户户在房内置小炉烧苍术、蝉蜕,意在去疫防毒。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泉州等地在端午日祭祀“犬公”,新婚女婿备猪脚面线、鸡蛋等送到岳家“关节”。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