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场所。每年家历七月十二,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男女青年不约而同的来到乡场,利用赶场的机会挑选意中人。一年一度的恩施女儿会也叫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
女儿会的来由
相传300多年前,在恩施市东、西两个海拔1800米的高寒山区——石灰窑和大山顶的崇山峻岭中,勤劳智慧的恩施土家人,艰辛的开荒打猎创建家园,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过着悠闲浪漫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后来,清政府“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实行流官制(府、县制),清政府在施南府土司地区推行中原正统的封建礼法,据乾隆版《鹤峰州志禁肃内外》记载:要求妇女必须“以礼约其身”,给女性套上了“三从四德”的沉重的枷锁。清政府“为严肃内外以端风化事”、“女子十岁以上不许擅出中门”,“闺阃之教宜先也”。“凡一切不轻之言,对女无轻出诸口,女子说不应之话,即戒惩之”。“妇女有背夫逃归者”,事发后“将妇女律仗一百,听夫去留”。土司地区全面推行封建婚姻制度,以前女性享有崇高地位和较高自主权的土家婚姻习俗被彻底废除,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失去了自主,土家儿女失去了恋爱自由。青春男女不能再自然交往,婚姻由父母之言,媒说之命,或指腹为婚来决定。
智慧勇敢的土家儿女为了获得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以巧妙的方式力争婚姻自主,促成了每年奇特民俗赶场相亲。每年的女儿会,湖北恩(施)、宣(恩)、鹤(峰)、建(始)四县边界地区,以及湖南湘西、重庆,湖北宜昌、武汉、江汉平原等地的人们,都源源不断的到石灰窑、大山顶集市赶场以日用百货换取“窑归”、“板党”等土特产,更重要的是在赶场活动中能寻觅到心中的爱恋。
这天,当地男女老少穿戴打扮一新,穿着独特的“三滴水”(里长外短)红红绿绿的节日艳丽服装,结伴同行相邀赶场云集于市。姑娘借故销售土特产,针线绣品或购物,来暗中选择自己的如意郎君,相亲、会友。以讨价还价来审视、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有意者,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于是偏僻的大山里诞生了神奇的女儿会。
这是智慧聪明的土家人与封建婚姻制度进行的一次最大地反抗,土家族女儿获得了由女神——女奴——女人的社会地位,土家人获得了幸福婚姻家庭。这是土家人的骄傲!从此,茫茫的大山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更坚定了土家人赶场相亲的立场。使两地成为茂林修竹,桃林遍地,风光旖旎,自给自足的一方乐土。现在两地更是远离闹市,风光迤俪,愉悦心情,净化烦恼的市外桃园。
“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场所。每年家历七月十二,男女青年不约而同的来到乡场,利用赶场的机会挑选意中人。
这一天,青年男女穿戴一新,前往赶会。凡欲择婿的女孩儿穿滚有多道花边且衣袖又短又大的左襟大褂,下着八幅长裙,衣分多层,内长外短。以便让人看到所有的好衣裳。赶会时,捎带一些土产山货,伪装赶集售物,欲觅对象的男子则身背空背篓,假装购物,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购物”。在“讨价还价”中,各显才智,增进了解。若讲不下来价,表明姑娘不答应,小伙子应知趣的走开;反之,则表明姑娘有意相许,于是双方退出闹市,找一僻静处自订终身. 近两年,女儿会作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土家民俗节庆中的盛会,展示土家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女儿会”分对歌相亲、考验定亲、拔河争亲、拜堂成亲四部分。土家青年男子向自己心仪女子发歌,以歌代言,倾吐心中爱慕之情,姑娘若看中男子,则向自己的如意郎君抛香袋。另外,土家青年男子以拔河比赛竞选女婿,准姑爷客过吃土家盖碗肉、抵竹竿关,男女双双“边边会”。
另外,哭嫁、撞铁门槛拦车马等风俗也别有情趣。 小伙子看人了人家姑娘,就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父母若同意后,就择吉日由女方哥嫂、弟妹陪同看男方家里,叫“看廊场”。满意同意婚事就订亲,双方家人请人“合八字”,并将男女双方合的八字写在一幅纸上,各执半幅作为婚约凭证,叫 “换庚贴”。换庚贴后,男方根据女方长辈多少,准备相应的信(肉)、茶食(酒、面条、饼干等),由长辈或哥嫂弟妹陪同到女方认亲、行礼。
自此,男方都要到女家朝拜。婚事确定后由男方筹备彩礼,女方置办嫁妆,由媒人去女家商量成婚一事,叫“求喜”。在婚期的头天,男方将彩礼送到女家叫“过礼”。晚上,男方宴请亲朋中未婚子弟9人伴新郎饮酒欢歌叫“陪十弟兄”。土家姑娘在出嫁的头天晚上,须将脸上的汗毛扯净,将头发在脑后梳成圆鬓插上玉簪,叫“上头”(也叫扯脸),然后设宴由9名未婚女子陪宴叫“陪十姊妹”。
陪“十姊妹”一般都是新娘的闰中密友,陪将要出嫁的姑娘聚在用几张大桌子拼成的台子旁,即兴歌舞,表达姑娘们对将要成婚的伙伴的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
出嫁时唱《哭嫁歌》,倾诉父母哺育之恩,兄弟姊妹手足之情,对家乡的依恋。哭嫁时,女方姐妹、哥嫂、母亲、亲友陪哭。新婚夫妇拜堂后,由新郎把新娘背进洞房叫“背亲”。新婚夫妇3天后要回娘家向祖宗牌位磕头,与爹娘见礼,饭后,新郎新娘三天后返回,给男方亲戚送礼叫“回门”。
土家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格调新颖,是土家族独特的且别具一格的习俗。哭词长短成句,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
来历的传说
明末清初,江河湖滨水灾频发,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在石灰窑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开荒种地,建家置业。
外来户中有一位叫薛乡士的当家人,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民俗,每次出门都要在月半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主要是回来让自己的姑娘参加农历七月十二的土家女儿会。
一次远游时,薛乡士在敬“亡人”前的农历七月十一又如期赶回了家。他把回家过月半和未出嫁的9个女儿唤到跟前吩咐:“明晨(七月十二)你姐妹可理头上妆,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反对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与当地男男女女混为一团,有伤风化,成何体统?”
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把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再说女儿大了也要找个好儿郎呀!”妻子无言。于是姐妹们五更起床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二,外来的女儿们都效仿薛氏姑娘梳理打扮,相邀上街游玩交友,有意者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这更丰富了当地人赶场相亲的内容,提高了女儿会的质量,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女儿会一年比一年热闹,也极大地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兴旺发展。
土家女儿会流传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女儿会一直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自发行为,是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土家民俗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新中国以后,政府开始陆续参与土家女儿会的举办过程,对女儿会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女儿会一般都由当地区、乡政府举办,从1995年起,女儿会开始由恩施市人民政府主办。可以这样说,50多年来,这种并不好表现的习俗在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穿上了新衣裳。
1995年农历七月十二,“中国湖北民俗风情游暨恩施土家族女儿会”活动在恩施市成功举行,土家女儿会首次从石灰窑、大山顶搬进了城,举办地点在恩施市民族路。此后,恩施市政府对女儿会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并积极思考土家女儿会的出路与推广问题,开创了将女儿会与恩施景区旅游相结合的举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