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地区农村,在每年除夕(大年三十)上午,是客家人祭奠祖先的日子,客家人俗称“敬祖公”。
在“敬祖公”活动中,每个家庭带着猪肉、鱼、鸡“三牲”、盛有发粄(年年发财)、苹果(四季平安)、柑橘(年年吉利)、柚子(年年富有)和财宝(祖公、祖婆衣,伯公、伯婆衣,观音衣,冥币、花边等)五个斋盘,大人小孩一齐来到祖公祠堂,同祖屋,同叔公的叔娘伯婶、叔侄子嫂相聚祖屋,传递新年祝福,共同祭奠祖先,奉敬天地神明,以谢庇估之意。
“敬祖公”时先将“三牲”、“斋盘”摆在八仙桌上,在其前面摆上五杯意为茶香酒香,子孙满堂的茶酒,紧接着就是下一个仪式烧香,同时向祖先祈祷新的一年里全家身体健康,四季平安,万事顺意。然后,按一家中长辈、晚辈年龄大小的顺序,手拿着香在祖公、祖婆神牌前行三鞠躬礼。等插上去的香烧完之一小段时,主人便要把带来的祖公、祖婆衣,冥币、花边等全部烧完,这也叫做“奉财宝”,最后的喜炮把“敬祖公”活动引向高潮,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60分钟。
待仪式结束后,各家各户收拾带来的供品三牲、斋盘、茶杯、酒杯回家。
作为春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客家人传统中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敬祖公”这一活动在解放前就有的。如今,客家农村每年年三十上午都要进行“敬祖公”活动,而且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