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音乐按其形式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各种不同的调式,反映不同的内容。
声乐
苗族声乐习惯的分类概念和音乐本身的特点,可分为“飞歌”、“情歌”、“古歌”、“酒歌”、“嘎百福歌”、“大歌”、“龙船歌”等。按演唱形式,又可分为“对唱歌”、“独唱歌”、“二重合唱”、“三部合唱”等等。
一、飞歌
“飞歌”是黔东南州苗歌中瑰丽的钻石,歌曲艺术的珍品。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强烈的感染力。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到。“飞歌”歌词以颂扬祖国大好河山和歌颂坚贞爱情及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慕之情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歌颂党和人民领袖,歌唱美好生活也成了飞歌的重要内容。
“飞歌”曲调有二十余种,调式不一,各有特点,但共性也很突出。格调上,基本都是高亢激昂的,其曲调结构多为A、B二段体。A段即歌头,往往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自由,舒缓而宽广;B段收尾,节奏鲜明、活泼有跳跃感,作为陈述歌词的主要部分。歌尾在结束前,常以渐慢速度作拖腔,与A段的自由节奏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曲调。
“飞歌”曲调以台江飞歌为最典型。这种曲调属四声徵调式民歌,调式音列为“5613”。其中,“6”音很少出现,且处于弱音位置,只起装饰和过渡作用。整个旋律中用一个大三和弦音“135”。这三个和弦音在“5—1”十一度宽广的音域里分解进行时,习惯在“1”上停留,性格明朗,大调色彩很浓。“3”音常以不稳定的变化音的身份出现,但往往出现于强拍上,且时值较长,上行时以缓慢的速度上滑进主音“5”,下行时仍以缓慢的速度渐进到主音“5”,有半音的感觉。这个“3”音的上下滑进,均解决到主音,起到了中心枢纽的作用,使整个旋律集中,紧凑。这种曲调进行,上下连续使用跳跃手法,给人以棱角分明之感。
“凯棠飞歌”属“6135”四声音阶羽调民歌,以大体相同的一个旋律二声部一先一后摹仿式二重唱为主要演唱特征,旋律进行中常以五度、八度大跳跃出现,使其更加明朗,奔放。
“黄平飞歌”属“1256”四声音阶宫调式,旋律进行连续使用四度、五度大跳跃,“265252”音型贯穿全曲。
此外,挂丁、雷山、施洞、反排等地“飞歌”在音阶调式、旋律进行等方面虽各具特色,但情调开朗、曲调流畅、手法少炼、用音单纯、曲式完整等都是其共同特征,体现了苗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的真挚流露。
二、游方歌
“游方歌”即情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在“游方场”上用以交流思想、倾诉爱慕思恋之情的曲调。比较简单的是一段体曲式即一句乐曲作无限反复,只在结束时才加上一至二小节用前词唱的尾声收尾的曲式。
“游方歌”中,曲调最优美的要算凯里、雷山、台江交界地带的“5136”四声音阶徵调式民歌。这种曲式结构多为A、B两段体。A段为主体,低回委婉,优美动听,旋律进行像歌剧中的“咏叹调”;B段为歌尾,速度较为明快,近似于歌剧中的“宣叙调”,结束时速度缓慢、节拍自由与A段相呼应。整个曲调每个乐句的终止音都是主音“5”的拖腔,母音“3”是一个游移不定的变化音级,上行时较快地滑向“徵”音得到解决,下行时则缓慢悠长地滑经“官”、“羽”两音才解决到主音“5”。不论主音“5”还是游移音“3”,其拖腔都很长,演唱时讲究强弱起伏,均用假嗓、气息深厚、音量轻柔、表达入微的感情。
三、古歌、酒歌
“古歌”、“酒歌”是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时逢佳节或婚姻喜庆饮酒,人们常用酒歌来祝福酬谢;席间酒后,老人们往往用酒歌曲调来传唱历史、歌颂民族英雄和祖宗的业绩。酒歌曲调旋律起伏不大,庄重严肃,带朗诵风格,常常是一个章句的无限反复,仅因歌词调值不同而稍有变化。
苗族民族歌从调式上看,多数属有大调色彩的徵调式,以“5”音为主;其次是小调性的羽调式,以“6”间为主;再次才是“2”音上的“商”调和“1”音上的宫调。以“3”音为主的角调式,“5”音徵调和“2”音商调式交换或转调的歌曲也有,但较少。苗族用音简炼,多数为四或五个音组成。在旋律上,四度、五度、八度跳跃在“飞歌”中很突出,级进不大,小三度的跳进在“古歌”、“游方歌”中较少。
苗族声乐的特点,酒歌、古歌、大歌主要是平行乐句和模进乐句,第三、五句是第一句的重现,第四、六句是第二句的反复,只是在乐句中加进一些装饰音。
器乐在黔东南地区主要是芦笙曲。芦笙曲调很多,并且每一种服饰类型都有完整的独立的曲调和内容。但就其体裁来说,仍可分为舞曲、吹歌、礼乐三种。
一、舞曲
舞曲是一种纯舞曲,完全是为了舞蹈而用,节奏有三步、五步、七步的,有快有慢,变化多,旋律强。既有粗犷豪放的“斗打角”舞曲,,也有优美抒情的“河虾舞”、“锦鸡舞”等;有庄重的铜鼓舞曲,也有活泼欢快的“秧歌”调式。
二、吹歌
吹歌是一种带有歌词的舞曲,不但与舞蹈紧密结合,而且曲调与当地的苗族语言极为吻合,有固定内容,芦笙一吹,人们就能听懂它的内容。
三、礼乐
礼乐是在举行婚礼或葬礼,祭祀祖先时演奏的曲子。迎亲的曲子欢快活泼,热烈奔放;祭祀的曲子庄重肃穆,气氛深沉。
舞曲曲式有两种类型,一种为ABA三段体曲式,一种为AB、CB、bB~~两段体曲式。三段体曲式头尾相同且固定,中间段CB段C为主调,每次吹奏时仅换B段。二段体曲式曲尾固定,但非结束句,可连接一曲,起承先启后作用。
由于苗族芦笙各地六管音位排列不同和演奏形式的差异,一般可产生“561245”或“235612”调式,“612356”和“2562”三种调式,和音多以四、五度和弦居多。
此外,大自然中的木叶也常被苗族人民当乐器使用,吹奏出不同旋律优美的调子。
苗族民间音乐不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与服饰的地域性是一致的。
民间乐器
一、管乐乐器
黔东南苗族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七音孔之分。无簧,音质清脆响亮,也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二、弦乐乐器
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古瓢琴”、二胡、月琴等几种。
“古瓢琴”流行于丹寨县排调镇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状如半边葫芦瓢,故称“古瓢琴”。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一般为二至四弦,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流雄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或跳舞用。
此外,还有二胡,月琴等,多用于对歌伴奏用。
三、打击乐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直径最大的约有100cm左右,一般为50——60cm。铜鼓制作精细,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
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此外,皮鼓、手鼓、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改造,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
苗族舞蹈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
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