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畲族最大聚居区福安,提起“珍华堂”的银雕,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着“珍华堂”银雕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们更是以能拥有一件“珍华堂”的工艺品而感到骄傲。
走进“珍华堂”银楼,展品柜上充满畲族情调的凤冠、头饰、十锦平安铃等银雕,让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银光碧月一片青,淋漓精雕宕尽情”,这是诗人对“珍华堂”银雕精美工艺的高度概括。
“畲族人民崇尚银饰、银器,无论是出生、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日子和民族传统节日、盛事,还是日常生产生活,畲家人与银器、银饰密不可分,其间蕴含着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由此形成了畲族历代对银器的制作极为重视,独特的工艺手法体现出银器的完美装饰效果。上世纪30年代,‘珍华堂’先辈叶三妹制作的‘银蓝七层塔’被推荐参加英国伦敦银制工艺品赛,荣获银奖,这是中国银制品首次享誉海外。”我们前往采访时,“珍华堂”银雕工艺传承人林仕元如数家珍侃侃地说。
福安市文体局局长施长铃告诉我们,畲族银器是中国传统银雕工艺与畲族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表达,是畲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记载着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畲族文化变迁的发展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畲族银器制作中,以福安叶氏一脉的“珍华堂”银雕最为突出,已传承200多年,对丰富完善畲族银器制作历史起到积极作用。
“珍华堂”的渊源
从唐朝年间畲族迁入闽东福安以来,畲族银器制作便向世人展开了一幅悠远的历史画卷。随着大量畲族群众的定居,福安畲族银器步入供求两旺的红火年代,其制作工艺也走出了当初仅在族内传承的制约而流传世间,畲汉两族著名银匠辈出。明万历《福安县志》载,明宣德年间便有“三千来去客,四万打金人”的繁荣景象,福安银器由此制作日盛。
清朝中叶,“珍华堂”创始人叶长青只身前往泉州,师从元代银雕巨匠朱碧山传人,满师归来后,融合当地畲族银雕技法,开设银铺,服务畲民。其后,孙儿叶三妹秉承祖艺,精研求新,在福州洋头口开创“振丰”银楼,叶三妹以其出众的技艺名噪榕城。抗日战争初期,“振丰”银楼被日本飞机炸毁,叶三妹举家迁回故里福安,其子叶如发在福安创办了“珍华堂”银楼。叶三妹亲手临摹绘制的各式畲、汉银雕精美图案摹本及技法精髓,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福安民间银雕艺人。其时,福安银雕百花齐放,异彩纷呈。1958年,国家轻工部专门召集福安银雕艺人历时3年打制3套银蓝餐具赠送外国友人,在福安银雕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上世纪60年代,叶如发传技于女婿林仕元。林仕元在掌握了传统银雕工艺后,在“珍华堂”老字号的基础上,将银雕工艺发扬光大,让畲族银器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代表作品“金龙戏珠”在2004年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上获金奖。
独特的民族风格
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是畲族民间独有的技艺,充分体现了畲族人民聪明能干、勤劳智慧、友好善良的民族风格,银器纯洁无瑕、质地坚硬,正是畲族精神品质的体现。不同的银器、不同的纹饰,寄托了福安畲族群众别样情怀和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畲族银器制作过程有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畲族银器制作主要包括“操、凿、起、解、披”5大技法和“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4种工艺,蕴含元代雕刻风格,形式上表现为造型奇巧独特、纹饰雕工细腻精美。叶氏一脉的“珍华堂”银雕,在工艺上追求畲族文化纯朴、粗犷、神秘的色彩,并通过银料纯度和银坯厚度的控制,提升银料的延展性,从而提高银器的表现力,在银器表面光亮度处理和保洁方面,采用畲族独门秘方工艺,使得银器保持天然色泽,起到防氧化、防腐蚀的作用。畲族银蓝技艺从制胎、掐丝到烧焊、点蓝、烧蓝等各道工序精细复杂,充分体现出畲族银雕工艺的民族风格,颇受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价值
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畲族来说,民族服饰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文化价值更为突出。而银饰品是畲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畲族人在银饰品上留下的各种纹饰符号图案,都记载着他们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变迁发展历史。
银器专家们认为,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继承了畲族传统工艺,在中国矿冶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为畲族文化的传承留下了特殊物证,是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在银器制作工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作为我国银器文明的一环,通过广大畲族银器工匠的代代努力,不断传承、改进和创新,使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将古代银雕技艺发扬光大,对中国银器制作史的丰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珍华堂”为代表的畲族银雕以其选料讲究、构思新颖而彰显民族特色,体现了现代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其银雕作品在国家级手工艺制品大赛中屡获大奖,使得藏于深山中的畲族银文化撩开神秘面纱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之林中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