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八月,即着重修文庙,十月完工。
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
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289年(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存于柳侯祠内。1373年(明代洪武六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
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多方考证,最终将新修文庙的选址定在登台山(据市地名办考证灯台山应为登台山)西侧与驾鹤山之间,也就是原柳州市第二塑料总厂厂址附近,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动工,2010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竣工。
现代文庙的重修与重建,已经超越了旧昔“祭孔、办学”的“庙学合一”建制,发展成为守望一个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象征,成为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以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
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
大成殿
阔七间,进深五间,殿高31.8米、阔49.7米、进深47.5米。盝顶重檐,铜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有回廊,环廊宽4米,40根金柱,柱高6米,直径0.8米,紫铜斗拱,雕饰云龙纹;殿脊装饰龙吻,盖黄铜瓦;殿内顶饰小篆《论语》名句;回廊为雕花汉白玉栏杆,四周有台阶可上高台进入大殿;殿前有拜台,复道四通,是进香祀孔之所,陛下为双龙戏珠纹。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具有显著的东方建筑特色。
杏坛
杏坛,高9.43米,长8.76米×宽8.76米,平面正方形,四面通达,钢混金柱,重檐青瓦,头檐圆形,二层檐方形,四面悬山,屋盖十字结脊,檐下悬挂“杏坛”蓝底金字匾额。坛基五级,四面上下,汉白玉石雕云头栏杆,杏坛雕梁画栋,精美华丽,从四面观看形状一致,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崇圣堂
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青灰琉璃瓦,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云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的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崇圣堂设计格调高雅,具有南方建筑特色。
厚德明伦堂
明伦堂位于大成殿后,上方下圆,重檐赞,灰色琉璃瓦,高22.5米,宽21.6×21.6米。外廊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饕餮纹、云龙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建筑形式别具一格。
文昌塔
文昌塔塔体通高29米(包括塔尖),塔基为正方形,边长约9米。此塔以文昌为名,意在触塔为笔,蘸江为墨,以登台、驾鹤为书案,以天地为画卷,意味着柳州的后起之秀都将扛得起如椽巨笔,肩负历史使命,成为国家栋梁。
登台亭
因登台山而得名。其中又寓步步登高,渐臻佳境之意。此亭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依山傍水,横空而出。登陟凭栏,临风试望,碧流青山,虹桥文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柳州文庙为AAAA级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