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时被称为“篴”,到秦汉后,笛子才改为竖吹的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
竹笛
笛子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分曲笛和梆笛两种。
曲笛因用于伴奏南方的昆曲而得名,笛身较为粗长、音色较低,但却柔和、优美而宽厚,吹奏时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如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教授演奏的《》、《》等民间乐曲,在音色控制、强弱对比上就很自如,他应用笛子上的“唤音”、“送音”、“打音”、“倚音”、“颤音”等技术较多,所演奏出的曲调就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曲笛
梆笛主要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像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等乐曲,在演奏上就采用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特殊技巧,表现出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北方色彩。所以梆笛常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梆笛
除此之外笛子还分闷笛、竖笛、定音笛、平均孔笛、接铜调音笛、新笛、加孔加键笛、排笛等种类。
笛子的风格随新疆的少数民族的吹奏不同而变化,因民族属于中调式体系,在吹奏新疆少数民族乐曲时会遇到许多半音,如:#4、#5、#1等音,笛子一般采用按半音指法演奏,但半音一定要准,否则会破坏调式风格,直接影响到民族的风格。
形式多样的笛子
外形看似简单细小的笛子,却因它吹奏出的乐曲逼真悦耳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演奏名曲和伴奏各种中,没有它单,有了它更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