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唱歌之发声常识


   一、歌唱的姿势是正确发声的基础。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歌唱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者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直,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4.面部、眼睛要自然生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切记紧咬牙关。6.还有歌唱对下额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运动,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

  二.歌唱的呼吸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歌唱时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歌唱中的呼吸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1、吐气:歌唱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与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隔膜、两肋,两肋就是一只充气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扯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2、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梁几乎上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贴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三、歌唱的发声

  歌唱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发声磨练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

  1、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是打开歌唱艺术宝库的金钥匙。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就是我们深吸气时的喉头感觉,因为吸气的喉位,比静止时的喉位略低一点)有很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平位。在歌唱的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喉头要始终处于这一位置,而不应做离开水平位的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当喉头位置的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远稳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样,若把皮球比做喉头,皮球浮在水面的状态,就好象喉头稳定在吸气位的状态一样。所以歌唱时的喉头位置应始终处于低而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壁打开的状态。

  2、打开喉咙: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的喉咙是打开的,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1打哈欠的状态。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歌唱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送出来,打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的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打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歌唱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
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的,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了;(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是要鼻、咽喉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的笑肌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四、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情感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共鸣的作用。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很多,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浮音与声带振动发出的音组成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

  1、共鸣的运用: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个声区的混合比例,使个这共鸣腔保持一定的平稳,使声音获得更好的效果。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应加强一些,口腔、头腔共鸣也要有;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渗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样才能在换声区发声时,不发生明显的痕迹。在歌唱发中,声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饱满、音乐优美、色彩丰富。

  2、歌唱共鸣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首先要注意发声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遵循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获得歌唱各种共鸣的方法:

  (1)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面部集中反映而引起振动。这种口腔功名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作用。

  (2)头腔共鸣: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骨放下,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喉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亮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停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

  (3)胸腔共鸣:发声时,咽喉部呈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农会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