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10日,台西平原的苗栗县竹南村,蔡家的第二个 男孩呱呱坠地了。老大出生时,正值春暖花开,万木复苏时节,长辈 们便给他起名叫“万春”;老二出生时,正值细雨蒙蒙,滋润大地万物, 于是大人们叫他“万霖”。
除了种田,没有任何收入,一旦遇上台风袭击,就会颗粒无收。
老大万春深知生计的艰难,思来想去,决计做点小本生意。
第二天一早,他收拾好箩筐、扁担,便唤醒酣睡中的弟弟万霖。 兄弟俩走到交叉路口,拦住过路的菜农,便宜价买下时鲜蔬菜,然后 到附近市场上兜售。
毕竟是小本经营,卖菜未能缓解家中的困境。当万春从竹南公 学毕业后,劝说父母将家迁往台北,当时万霖年仅8岁。
到台北后,挣钱的机会多了。万春带着万霖开始贩卖大米、杂 货。弟兄俩渐渐地攒了些钱,便考虑如何扩大经营,挣更多的钱。
从山地到平原,从农村到城镇,在贩运大米的过程中,他们了解 到城乡人民的需求。于是兄弟俩决定把城里的日用小百货运到乡下 卖给村民,然后将当地日杂物品,作为回头货带到城里,出售给市民。 这样既互通了有无,又活跃了城乡经济。由于他俩采取薄利多销和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经营方式,因而深受欢迎。
金钱刺激人的欲望。他们已不满足于这种零打碎敲的经营方 式,遂做起了建材生意,还涉足于塑胶行业和其他大宗买卖……
经过艰苦奋斗,蔡万春创办了以经营杂货为主的大万商行。由 于经营有方,又有蔡万霖作为得力助手,生意做得很顺利。他们很快 进人了台北商业圈,并和军界、政界要人都有往来,为将来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