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三化”是我市教研室以“情境----探索”理论为依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情境教学”。它包括:课堂组织趣味化;教学语言儿童化;教学手段形象化。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就教于同道。

一、课堂组织趣味化。

爱听故事,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根据这一天性,我把整节课的内容溶入自创的童话剧中,师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达到在“玩乐”中锻炼身体的目的。如“猫捉老鼠”一课,我扮演猫,让学生扮演老鼠。表演中我做出“猫”猛扑、静待战机等动作,同时引导“鼠”逃窜时加上“躲、闪、窜、爬、滚”等动作;再加上“喵”、“喵”的猫叫声,“吱、”“吱”的鼠叫声,游戏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这样的活动,学生兴趣浓厚,表现积极,在无意识中完成了模仿的过程,并进行了探索、创新,发展了体能。

二、教学语言儿童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的研究表明:老师的语言如果单调呆板,儿童就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必须锤炼体育用语,尽量使语言儿童化,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生活语言教师的语言越贴近儿童生活,越具有启发性、趣味性,越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完成某一个漂亮动作时,教师就用恰当的语言鼓励学生,或用学生的名字把他这一动作命名为“××动作”、“××腾越”。

童话语言儿童最喜欢童话故事,教师通过童话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学习投掷轻物,我扮演大灰狼,学生扮演小白兔。大灰狼:“小白兔,快开门,我是你外婆。”小白兔:“你有长长的狼尾巴,你是大灰狼,小白兔们,大灰狼来了,我们快打大灰狼啊。”这些童话语言,把学生练习投掷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他们会在尽情的想象中拼尽全力投掷,把“大灰狼”打跑。

模仿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仿各种语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障碍赛跑时,教师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战士们,前面就是敌人的封锁线,我们怎么办?”“对!冲过封锁线,消灭敌人!”这时学生肯定会认为自己是一名英勇的小战士,那么比赛情绪就极其高涨,自然动作也就更加规范,成绩也就更加出色。

体态语言教师多姿的体态饱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能强烈地感染儿童。因此教师的体态首先要有真情,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教师的举手投足中找到自己表现如何的答案。其次,教师的手势要有启发性。如微微侧身,手掌贴近耳廓作倾听状,等待学生的大声回答。第三教师的手势要亲切,要让学生从教师的手势中感到爱。

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利用儿童化语言,表达出儿童的心声,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形象化。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化的动作感知深刻、印象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形象的感知素材,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表述生动如障碍跑教学,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导入:“同学们,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越过障碍抗洪抢险的!”。学生马上就能联想出钻、爬、滚、跨等动作。练习时再让学生戴上战士的头饰,并按照自己预想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时教师把动作进一步形象化:“钻”过密林;“爬”过陡坡;“滚”出险区;“跨”上堤坝;“跃”入水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音乐烘托学生在练习中教师可根据课的内容,放上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练习。如练习“小猫捉老鼠”,就配以《黑猫警长》的主题歌;练习队列就放一曲《运动员进行曲》;练习“抢救伤员”就配以战场的枪炮声,战士的呐喊声等等,这样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各种动作也会做得更加规范。

图象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各种挂图、录像资料以及教师的示范动作,让学生深刻的领会动作要领。如模仿大象走,可先让学生看大象活动的多媒体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就能模仿出大象走、大象跑,用臂和手模仿大象的鼻子,甚至能模仿出大象走路时蹄子的摆动动作。

丰富多彩的形象化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和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三化”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在“愉快的心境”、“充实的情感”中去学习、去发现、去体验、去创新,使体育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