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是一种身体的操练,它通过各种有目的的、人为创编或自然形式的身体练习来发展身体机能,塑造形体,展示人体在时空交替中的律动与健美。体操运动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动作内容不断丰富、分化,动作难度不断创新、提高,其健身、实用、审美及心理拓展的价值不断被开发、挖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分析体操运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地位演变、价值及趋向,对于正确认识体操运动,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增强体育课程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百年来体操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地位的演变
我国学校体育自有体育课程以来,体操就一直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百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演变,仅就体操而言,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小学校及师范开设体操科,小学每周3节,中学及师范每周2节。其内容主要是兵式体操、柔软体操、器械体操、哑铃等。此后20年左右,体操运动几乎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部内容。
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将体操一词改名为体育,“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在此前后,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使田径、球类等自然体育内容开始在我国学校兴起。体操、球类、田径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在此之前,学校体育的内容是体操的“一统天下”,那么,此后一段时间,便是体操、球类、田径的“三足鼎立”了。
解放以后,我国在历次的体育教学大纲中都把体操列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和单双杠等,后来又加入了韵律体操。体操内容的课时在整个中小学体育课总课时中的占15%左右。2000年底教育部颁布的过渡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高中阶段由于自选教材比例的提高,体操内容的比例降至8%左右。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新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取消了对教学内容的统一限制和具体要求,但在内容标准中提出,当学生达到水平四和水平五的学习目标时,应能够完成一两套技巧或器械体操动作。这实质上是保留了原体操中技巧和器械体操的内容,放弃了对基本体操和支撑跳跃等内容的要求。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试验过程中,由于对教学内容的放开,不少新兴的体育项目,健身方法,民族的、传统的、改造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课堂,中小学体育课内容呈现一种“群英竞秀”的局面。
在“群英竞秀”的同时,由于体操尤其是器械体操动作的难度偏大和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后索赔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中体操运动的内容和地位正悄然发生变化。在我省2004年体育示范课评选活动中参评的100多节课中,除了几节技巧和健美操课以外,支撑跳跃和器械体操的内容一节也没有,尤其是单、双杠一类的内容,学生不想学,教师又难教,大有淡出体育课堂的势头。
二、体操运动特殊的健身、实用和心理拓展价值
1)体操运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能全面、又能重点地锻炼身体。体操运动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提高灵敏程度,塑造健美形体;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练习以达到平衡发展和矫正某些畸形的目的,这些特点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
2)体操运动的许多技能在生活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克服障碍、自我保护的能力,如基本体操中的攀登、爬越、荡绳、搬运,技巧中的各种滚动、滚翻,器械体操中的各种上法、下法等。这些技能的掌握对人们在生活中特殊情况下的自我和相互救助、保护有很大帮助,也使得体操运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3)心理拓展训练借助身体练习达到促进心理发展的目的,这一点给学校体育工作者以很大的启示。体操运动中的许多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承受较强的心理负荷,需要练习者具备一定的勇敢、果断和相互合作与信任的心理品质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心理拓展价值,如深入开发利用,体操运动在实现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效果不可低估。
三、体操运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趋向
1.淡化竞技性,增强实用性
目前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体操内容如技巧、器械体操等,大多从竞技体操沿袭而来,成套的技术动作是竞技体操比赛动作的低难度再现。由于体操动作数量多,难度大,而相对课时却较少,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体操很难学会,更不用说学好。再加上体操练习中易出现伤害事故,对器械、保护设备,帮助手法等要求较高等因素,因此,目前体操运动尤其是器械体操的地位呈现渐衰趋势是不难理解的。
其实,体操运动中有大量简单易练,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基本体操中的各种攀爬、搬运、跳绳、徒手或持轻器械的练习等,这些练习如果设计得当,很容易在体育课中开展,也容易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其中有些内容与生活贴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另外,对技巧、器械体操这些竞技性强的内容进行改造,淡化竞技性,增强实用性,也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如利用技巧课在垫子上练习跌倒时的自我保护动作,在单、双杠上作各种支撑和悬垂移动练习,利用跳箱做各种越过障碍的练习等。在这些练习中增加一些紧急状态下的自救、互救J清景,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联想到目前学生生活经验和实用技能的缺乏,在体育课程中进行此类练习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
动作难度在体操中是获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但在学校体育课中却是一个影响体操运动普及开展的障碍。要让学生喜爱体操,教师应精心选择体操内容,降低动作的难度,提高动作的趣味性。实际上,体操中有许多动作是非常有趣的,如各种象形动作—兔跳、蛙跳、海狮行、象行、鲤鱼打挺、双人猴滚翻等,这些动作学生一见就想练。又如,把体操中的肋木、平梯、单双杠、跳箱、垫子等器材巧妙组合,编成成套的攀爬钻越练习,能引起学生较高的练习兴趣。还有,学生非常喜欢的街舞中有一些技巧动作,教师如能在课上指导这些动作的学习,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所以,体育教师应下功夫挖掘、开发这些体操宝库中的趣味性动作,让我们的学生热爱体操,愿意练习体操并从中受益。
3.保持健身性,开发拓展性
体操运动的健身价值已毋庸赘言,应当继续发挥体操运动独特的健身作用。体操运动的心理拓展价值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由于体操运动的许多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对练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信任有一定要求,因此体操运动具有明显的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例如,当学生在跳箱上练习跪撑—向前挺身跳下这一动作时,完成这一动作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练习者只有在克服了恐惧、担心等心理障碍后,才有勇气向前跳下。这一动作对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所具有的独到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开发体操运动的心理拓展价值,体操运动这一古老的运动项目一定能焕发青春,再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