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休息"的生理基础和实践
作者:张翔升 地址:河南三门峡市第一高中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06-1-6
"休息"是指人们消除劳累、恢复精神的方法;由于人们劳累的部位、程度等不同,因此,休息的方式、时间也应该不同,如果采用了不适当的休息方法去消除疲劳,就会矢不达的,独劳无功,甚至增加劳累。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体会,想就"课堂休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课堂休息,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消除劳累、恢复精神的过程。传统教学观认为:"上课就是打仗",必须反复紧张,何敢休息而松弛神经呢?笔者认为课堂休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脑生理学研究的成果,大脑皮层是分区的,不同的区域在认识过程中担当的功能不同;如果有同一种的认识信号一直去刺激(单调刺激)某一区域,这一区域过一段时间便会由兴奋状态进入抑制状态;同时,由于一直使用某一区域,该区的血糖浓度、氧离子会被迅速利用而减少,造成局部性的、暂时的低血糖及缺氧现象,从而使神经的活动十分被动,显然会影响积极的思维,根据新陈代谢的规律及有关数据推算,当大脑进入高度紧张的状况下,对一般体质的人来说,十多分钟即可造成某一区域进入抑制状态,可见,除了课间休息外,"课堂休息"是十分重要的。
课堂休息有积极休息法和消极休息法两种,积极休息是指教师通过变换教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递不同的信息去刺激学生大脑不同的区域,从而使大脑皮层某个或某几个区轮流处于兴奋状态;而消极休息是指不分区域和对象采取大面积停止紧张思维的休息方法,两者各有利弊。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教学过程而适时运用;从而使休息恰到好处,既不欠足,又不浪费。
从生活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紧密配合、协调活动的过程,信号则主要是老师(信号源)发出的。因此学生对信号的选择被限制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目前情况看,第一信号往往借助于教师的语调、模型、挂图、粉笔画、实况录音(录像)等传递,第二信号则由教师的板书,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语言来表达。学生的思维(认识或学习)过程就是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因而接受了多少信号决定其形成的条件反射数量,条件反射数量影响思维的活动和速度。因此,信号被接受了多少,引起有效(即兴奋)的数量和速度怎样,就决定了思维和学生的认知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变化教法,利用教具,发出尽量多有助教学过程(但不能杂乱无章)的信号,使学生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交替兴奋和休息,从而使大脑始终有一个兴奋点出现,显然这是一种积极的课堂休息,适宜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的课堂。
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某节课的内容新知识比较多,或者由于学生基础太差,教学任务相对增加,教师不得不用较多的信号刺激 学生大脑皮层,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广度和速度也不得不增加,无法达到交替休息目的(即积极休息法),因此,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大脑疲劳的现象,此时,就会产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反应迟缓、思维模糊等现象,如果采用一般的变换教法形式是取不得效果的。此时,教师应采取大面积停止紧张思维的休息法(消极休息法),如降低讲授速度,分解教学难点,自由讨论,讲一个轻松的小故事,放一段音乐等,总之,这种方法是对十分疲劳的学生是可行的;它要求教师教学计划必须有适当的速度,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要循序渐进,否则会欲速不达,独劳无功。
什么时候进行课堂休息呢?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由老师随机决定,笔者在教学中及课外单独辅导中发现,当学生大脑出现疲劳后有如下表现:先是双眼无神,精神滞呆并伴有一种茫然(发愣),接着会不自觉地走神(差生不集中精力者)或者打哈欠(集中精力者),特别是当学生打哈欠时证明他血液中已集聚了大量的二氧化炭,出现氧压变低(即供氧不足)现象,此时大脑肯定处于抑制状态,通过打"哈欠"(相当于一次浅度深呼吸),可以达到氧压升高,有的不行,需要连打几次哈欠,或者必须做一次深呼吸(伸赖腰)才能缓解疲劳。因此,在教学中,如发现某个学生打哈欠,老师要下意识地转移目光,让其注意力松驰一下,缓解疲劳;如果大量学生打哈欠,就必须变换教学方式,甚至暂停教学让学生集体休息一会了!据此,笔者是不同意有的 教师一上课便放轻音乐的教学方式的,这显然是用一种与教学无关的信号增加学生大脑的负担而不是一种"课堂休息"。
关于课堂休息教学的问题,可以说早已隐含在教学传统理论中了,但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之。它可以使我们明白一个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这种设计不能是闭门造车,也不能是只根据教学内容,而必须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身体状况,脑生理的特点等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可谓之"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把教法的组合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守并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