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族民间舞农乐舞介绍


农乐舞是深受朝鲜族喜爱的传统民俗舞蹈,在韩国、朝鲜及我国朝鲜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农乐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由于古代文献对农乐舞的由来没有具体的记载,中外学者对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朝鲜的有些学者认为:“农乐舞可以从古代高句丽的‘东盟’,扶余的‘迎鼓’,古朝鲜的‘舞天’寻找到它的原型。

   
   而在韩国,对农乐舞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种:其一是农事安宅祝愿说,认为农乐如其字意,它产生于祈祝农业丰收,家宅安泰的祭祀活动,即在农事祭祀仪式中产生;其二为军乐说,认为在古代为了训练农军,以农乐的形式传授战时阵法,指挥作战,由此产生农乐;其三是乞粒农乐说,认为在高丽时期,大兴佛教,为建寺庙或重修古刹等,以所谓“净财”(募金集财)的方法,众僧侣随花主僧,头戴有佛头花高帽,启用大金、小金、唢呐、鼓、钲等乐器,到民间“乞粒”,由此,产生了乞粒农乐。中国的有些学者认为,“古时候猎人用兽皮伪装自己,头插一根野鸡翎,以迷惑和引诱野生动物,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人们高兴地点燃篝火,边烧烤捕捉来的野味,边围绕火堆欢快地跳起舞来,认为插鸡翎的人就是英雄,于是大家都学他,个个头顶上插上野鸡翎,共庆捕猎的胜利,这就是农乐舞的雏型。上述农乐舞 ,起源的几种观点,各据己理。

鉴于古文献资料中确无农乐舞起源的详载,我们只能通过分析、解剖现有的农乐舞,从中寻觅出农乐舞原型因素的蛛丝马迹,并根据这些因素按图索骥,寻根溯源。


从现存于朝鲜半岛以及中国朝鲜族地区的农乐舞看,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农乐队中的各种杂色(戴动物假面的舞员)以及猎手。农乐队中的这些文化现象可能是狩猎时代的文化遗存,因此说,农乐舞的胚胎最早可能产生于狩猎时代。从杂色、猎手登场的情况看,当时的农乐可能是通过再现狩猎过程再度体验猎获动物时的欢乐,或者是围着篝火歌舞共庆胜利。即便如此,也还不能与后来的农乐舞相提并论,因为这时的歌舞与后来的农乐舞在功能上、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异。

 
现在的农乐舞大多在功能上与祭祀活动关系密切。在古文献中与农乐舞最为相似的当属扶余的“迎鼓”、高句丽的“东盟”、马韩的“苏塗”。其中,描写较为详尽的是马韩的“苏塗”,《三国志》载:马韩“常以五月下种讫,祭鬼神,群聚歌舞,饮酒昼夜无休。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节奏有似铎舞。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信鬼神,国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名之天君。又诸国各有别邑,名之为苏塗。立大木,悬铃鼓,事鬼神。”由此史料可见,马韩的“苏塗”在很多方面已与后来的农乐舞极为相似,尤其在举行的时间、形式,甚至在功能上基本相同。当然也有个别现象略有差异,马韩“事鬼神”是“立大木”并以大木为中心进行祭祀活动的,而后来的祭祀活动常常是在村头的大树或村里的公用井边进行祭祀。但马韩的“大木”并未消失,它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农乐队的农旗,到李朝时期还在大旗上书写“农者为天下之大本”。总之,马韩时期的“苏塗”与现在的农乐从总体上有许多相似点,因此可以说农乐在马韩时期基本形成。

 
农乐舞在形成过程中,不仅被用于祭祀仪式,而且用于战事活动,由此产生了农乐的派生形式阵法游戏。阵法游戏是借用农乐的形式去训练农军,所以,阵法游戏可能是祭祀农乐舞的演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