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还体现在舞姿造型上,过去,我们比较多地讲述“三道弯”和手臂各关节的弯曲,而忽略手与脚同出一侧时形成的“一顺边”的特点。
追溯其源,前者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
而一顺边的美,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
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孔雀舞:傣语称“嘎洛拥”“烦哺若”等。流传于云南西双版纳,过去表演者都是男子,头戴佛塔型金冠、慈祥的菩萨面具。表演时将细竹和绸布做成片片羽翼连一起系于腰间,左右两侧各五片做翅膀,后面三片做尾翼,用绳子分别系在手臂和手腕上操纵。
象脚鼓舞:傣语作“光黑拉”“烦光”。是男子表演的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区。
嘎光:傣语意“围着鼓跳舞”,“光”即鼓。在德宏、西双版纳、耿马等地区流传。表演形式自由,男女老幼皆可,合着鼓乐声自由起舞,膝部规律地屈伸、颤动,身体前俯、后仰,是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舞蹈,突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一顺边”特征。
依拉贺:也译“依腊诙”,流传于西双版纳。过去限于男子,现男女均可参加,是边唱边舞的自娱性舞蹈。因每段歌词结尾多唱“依拉贺”一词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