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间舞蹈(6)



鱼舞:傣语称“嘎巴”。流传于瑞丽和畹町等地,是男子表演的道具舞蹈。舞者戴尖塔型头盔和菩萨面具,腰系1米多长的鱼形道具,表现鱼的动态,步法平稳,碎步居多,有些步法近似孔雀舞。近年有不用道具者,女子也可以表演。

蜡条舞:傣语称“嘎甸”。流传于西双版纳,是女子仪式性舞蹈。蜡条即蜡烛,舞者手心向下,用指缝夹住燃烛表演,动作与傣族舞蹈近似。

    傣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和中原友好往来。公元9世纪,傣族先民已使用牛和象耕田种植水稻,并有相当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


傣族舞蹈与朝鲜族舞蹈的比较

相同的乐舞遗风

    傣族与朝鲜族都是擅长歌舞的古老民族,仍保持着古代乐舞遗风,在喜庆、欢聚及日常生活中有歌舞娱乐,有即兴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傣族为“依拉贺”“嘎光”,朝鲜族称“玛克村”,形式近似,风格各异。

    两者农村中都有众多舞蹈能手,民间艺人技艺精湛,许多表演性民间舞蹈一直保持着艺术特色,许多民间舞蹈形式经过适当加工后,就能搬上舞台表演。

    表演中都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通过鼓手的轻重缓急、交错击打,奏出各种节奏,紧密地配合舞蹈的变化,傣族的象脚鼓、朝鲜族的杖鼓不同的形状与音色,使民间舞蹈的民族色彩更为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