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芭蕾教学过程中感到,目前一些院校的芭蕾教学理念中,芭蕾最重要的技能技巧是旋转和跳越能力展现,在对于学生身体技巧技能的训练中,往往过度地重视学生旋转和跳越能力训练,所以在芭蕾基本训练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非常重视旋转和跳越能力的练习,由于过度疲劳的训练往往阻碍学生旋转和跳越能力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教学中教师们的诸如此类想法恰恰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大敌
1、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发展芭蕾学习者跳越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其一,增加参与活动肌纤维的数量。一般人活动时只有60%左右的肌纤维参与,通过科学的芭蕾基本跳跃训练可以改善神经冲动的发放,使参与活动的肌纤维达90%,将肌肉力量提高30%以上。其二,使肌肉中磷酸原(ATP-CP)的筹备量增加,通过有针对性的芭蕾基本跳跃训练练习,可促成肌蛋白的进一步合成,增加肌纤维能量的存储,使收缩力量加大,从而提高芭蕾习舞者的跳跃能力。
2、合理控制芭蕾习舞者的舞动神经元的兴奋度。采用分解有针对性的方法,将芭蕾基本训练中复合跳跃组合,分解成若干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在进行“龙门大卷”这一复合跳跃训练时,可将此复合跳分解成“龙门大卷”、“ 龙门大卷”和“脚腕子力量”(更准确地说是踝关节的爆发力)等三个训练部分。在这里踝关节是训练的重点。因为芭蕾中几乎所以的跳跃、旋转和所谓的力度都是以踝关节的力量为基础。在有一定的抗阻力条件下,进行针对踝关节的专项训练对舞蹈者跳跃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在实际训练应用时,一般采用中等的负荷量(大约为本人最大负荷量的70%)进行训练效果最好。以这样的负荷进行踝关节力量训练,芭蕾习舞者体内舞动神经原只产生中等程度的兴奋,有助于改善舞动中枢间的协调关系,不易疲劳,还可进行多次重复练习。
3、以芭蕾者的跳跃种类的特性确定练习速度。不同种类的跳跃发力速度不同,其发展目标也不同。例如:在发展芭蕾舞蹈者日呆巴特尔一周这一连贯技巧时,快速的踝关节蹬地爆发力时此动作技巧成功的关键,只有强大的蹬地爆发力才能使身体获得足够的腾空高度,才有利于空中转体。既:爆发力=力量+技巧。因此,要想攻克日呆巴特尔一周这一连贯技巧,就必须考虑辅助训练的力量和速度,这里又涉及到踝关节的爆发力问题,其经验是:在发展爆发力时采用小负荷的快速舞动训练方法,着重提高舞动中枢的同步作用和改进舞动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发展“单、双、三”舞蹈者耐力时则应强调重复次数。
4、芭蕾习舞者的适宜练习频度。在进行跳跃练习初期,以隔日练习效果为好,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5、注意性别和年龄特点。少年儿童时期,尚未完成骨化过程,骨骼的弹性较好,但坚固性差,不宜做长时间的静止和大负荷的跳跃练习,以免骨骼变形。一般安排些小跳组合练习,也可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中跳或简单的大跳练习。
6、注意控制芭蕾习舞者跳跃能力的增长速度频率。跳跃能力的增长曲线与消退曲线基本一致,快速增长的弹跳力量,保持时间短,消退快,而缓慢增长的弹跳力量,能够发展到较高水平,且保持时间长,消退慢。舞者想要保持已经发展的跳跃水平,一周内要进行有计划分次训练即可。这样就年保持跳跃能力的增长曲线与消退曲线基本一致。提高学生跳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