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五千退席”事件讲起吧。这场风波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便有记载:“世尊告舍利弗: 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 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此事非同小可, 佛陀要说法,五千弟子竟然退席不听了!到底发生了神马呢?
详情容我稍后再讲。总之,这部被视为经中之王的超级经书,记录了一次大规模的“内 讧”一一佛陀在上面讲法,五千弟子却退席而去,失去学习进步的机会不说,还从此被 贴上“定性声闻”的标签,被认为是根器不足,IQ/EQ不够。这评价其实已算客气,维摩 诘经里面对声闻众和舍利弗的打击还要更猛烈。各部派(后来大乘管他们叫小乘)表示 不高兴加不服气,直接不认可大乘佛经的来源和传承,也就是所谓大乘非佛说。
大乘非佛说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佛经这个东西并非佛陀本人说写,而是弟子们在他灭 度后回忆整理的。这和〈〈论语》是差不多的。当时大迦叶在王舍城主持第一次集结,阿 难、优婆离等人领衔送出经、律、论三藏,这才形成最初的经典与戒律。另有一批没被 通知去王舍城开会的弟子,也不放弃起草宪法的机会,就自行在窟外集结,整理出的条 款被后世称为杂藏。
不要小看杂藏,大乘经典的前身方广经就来自这里。相比早期经典,大乘很多经典(比 如法华、华严),形成过程都很复杂,次第结集、不断增编。各部派就纷纷冷笑,认为 这笔财产有来源不明之嫌(比如来自诸天所传授,来自梦中,来自他方佛闻,来自三昧 中见佛闻法,甚至来自龙宫和南天铁塔)。
说回法华经。咱们今天所引用的法华经是大正藏里的鸠摩罗什译本。但你要知道,这部 经在传进中土之前光是梵文写本就有几十种,之前更有不同时代的译经师用各种文字翻 译过,水平参差不齐,还掺杂了度量天地品这样的伪经。就连罗什在翻译过程中也夹带了自己的私货。上座部怀疑其权威性与正统性并非没有根据;后世更有学者指出所谓经 王根本是后人的假托之作。
围绕到底是否佛说,过去斗争很是激烈......斗到后来,号称原始佛教第一经的阿含经也不能自证清白了(后面再细讲),大家反而释然了。圣严法师就开示了:大乘佛经是由 五种身份说的一一佛、佛弟子、天仙、神鬼、变化。他还说:佛教依法不依人,非佛说 未必就非佛法,只要合乎佛法原则,就不该影响我们的虔敬与信仰。
即便不断有人打圆场,是否佛说还是经常会被搬出来做门派斗争的板砖。比如不接受密 宗的修行者,就爱拿咒语和神通来说事儿(佛陀是明确呵斥过咒语、反对神通的)。可 问题在于,汉传大乘与自视为原教旨主义者的南传小乘经典里也有咒语(巴利藏)。如 果咒语可以作为判断法统的标准,那楞严咒也非佛说,楞严咒有问题则楞严经也有问 题,甚至连龙树菩萨和整个大乘佛教,连带着巴利藏都掉到坑里了。
大小乘教义斗争绝非是否佛说这么简单。比如文学名著《圣斗士星矢》里面,沙加之死 是为阿赖耶识。尽管阿含经已有“阿赖耶”这个字眼,但一直到有宗才开始讲阿赖耶识, 进而成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概念、唯识的理论基础。阿赖耶识又称本识、宅识和识主,是 万有之本种子识,还是宇宙初肇的第一识......很重要吧?但上座部就是不承认有这个东西。
这里涉及到众所周知的不杀生戒。佛教里用有情和无情来区分众生。比如白菜,就被认 为没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所以可以用来当食物。这个说法目前还算安全。因为植物智 能(Plant Intelligence)等新理论尚未成为主流科学共识。至于人造生命与人工智能, 更是遥远的未来才需要护教者面对的问题。
前面说到,非佛说原本是小乘质疑大乘的板砖。上座部说了,就算佛法不一定非要佛 说,那你们也不能冒用“如是我闻”来忽悠大众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含经和上座部 的巴利文三藏被认为是靠谱的原教旨。直到人们发现,北传的杂阿含经里,四恶王的事 迹与阿育王传都是后来人塞进去的补充条款......换句话说,就连阿含经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白璧无瑕。
在强调如法的宗教体系里,解决教理争议的最好办法就是证明合法性,看经书怎么说, 佛陀怎么说,必要时还要请“大法官”“释宪”。为神马大悲寺的苦行僧没有成为主流也没 有沦为异类,就是因为佛陀主张中道,他拒绝过提婆达多将五种苦行入戒的请求,严肃 地指出沉迷苦行会障碍修行,但他的态度又是开放的:你想苦行我也不拦着。
佛教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流派,你要获得僧团与世俗接纳,合法存在发展,就必须找 到法理依据。汉传里面禅宗和净土同是力行法门,但也经常打架(当然打架的都是觉悟 不高的,大人物素养一般都很好,积极维护安定团结甚至还禅净双修)。禅宗内部,在 武则天那个年代,为了慧能的南派和神秀的北宗哪个才是正统,也曾闹得不亦乐乎。
大家放心,我们这里不是三体世界,黑暗森林法则在佛教内部不适用,安定团结始终是 主流比如很多师兄认为印光法师抑净扬禅(文钞里也写过: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 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教理纠察队就跑来给你打圆场:印光大师虽然专弘净土,其实背地里也密护禅宗啦。
不扯这些造口业的东西了,不然以后拔完舌还要被拔屌就太惨了......接下去写写玄奘三藏和鸠摩罗什三藏,他们都拥有人类史上最智慧的大脑与最渊博的才情。本总迄今还记 得幼时第一次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的震撼,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一一猝不及防!一溃 千里!
多么喜欢〈〈悟空传〉〉里对玄奘的那段YY:你想学什么呢?法明定住气问。玄奘抬起头 望望天上白云变幻,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 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那西方无极世界如来忽睁眼惊呼:不好!观音忙凑上前:师祖何故如此?如来道:是他!他又回来了!
焚香沐浴,拜一下祖师: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 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祎,出生于洛州缑氏 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我们先来讲讲师父身世。悟空传里说玄奘是江上飘来的弃婴,姓名不知,父母不识。这 就太悲情了。其实老大是世家子弟,到他老爸这代还做过江陵的县长,是正处级干部。
玄奘有三个哥哥,老二早年就在洛阳出家,而且很有名气。由于老爸很早就辞职,所以 玄奘出生时家境不太好,父亲病故后只好跟二哥到庙里混。
关于长捷法师出家的一种说法是想逃兵役,因为当年炀帝准备打高丽(炀帝本人就受过 菩萨戒),相比打仗送死,不如去做和尚。但你要知道,那时皇帝对出家人要求很严, 无德僧尼都被勒令还俗,一点不好混。好在长捷法师才情很高,业务水平不错,很快就 走红了。《大唐西域记序》里面讲他是“释门之栋梁”。
佛教正式传入东土,是在汉明帝时。公元67年朝廷派人到西域礼请高僧来华,在洛阳建 起白马寺。传经、取经、译经这个伟大的事业从此拉开序幕。每每YY起那些僧人跋涉 千里万里,行走异囯他乡,克服一切苦难,将史上最牛逼的思想智慧传到东土,本总就 鸡冻得全身起猴皮疙瘩。这才是尼玛最猴逼的囯际主义精神。
那时木有灰机也木有互联网,更木有金山诃霸。所谓天竺是几十个囯家和城邦。就拿后 来的慧超法师来说,从海路去,先到拘尸那囯、彼罗瘛斯国,然后进入中天竺,再经舍 卫囯给孤独园、毗耶离城庵罗园、迦毗耶罗城,又经南天竺、西天竺进入北天竺,最后 才到屙宾、波斯、葱岭、疏勒、龟兹。一趟下来就是四年!
话说玄奘踉着二哥长捷在净土寺喝粥时,民间的佛经数量已经超过儒家经典了。有隋一 朝,那连提耶舍、毗尼多流支、阇那崛多、达摩笈多、优婆塞达磨阇那等五大译经师就 整埋出经论等五十九部,二百六十二卷。所以说当时的佛教学习风气那是相当好。不过 也有人认为末法时代已经来临,这真是叫今人情何以堪啊!
这是本总拍的。从人种学角度,你如何相信印度人会长成这样?答案:我们这样雕刻 有“法理依据”一一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庄严一相,佛陀精进不懈,经历九十一劫 才圆满相好的业报。所以你看到的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觉得见到佛了?别笑得 太早,还有金刚经呢: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睡前最后一贴。“玄奘”是神马意思?据说是“光大佛学”之义。那年当皇上的是杨广童 鞋,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暴君......他确实是个暴君,但也是个受了菩萨戒的佛教徒,还设立过宝台经藏。杨广童鞋一边准备再次打高丽,一边在洛阳下诏剃度一批和尚。玄奘虽 只有11岁,却因为热读经典人小鬼大,所以被破格录取。
另一说玄奘是在13岁受沙弥戒。今时今日你只要能背五堂功课,会沙弥律仪就可以求 戒。沙弥律仪是明代莲池大师从《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节录的,十戒经又是宋代才译 成,所以说隋唐时剃度的要求和今天并不一样。不过奘师剃度前就熟读法华经和维摩诘 经,恰恰这两部经都是挺大乘的,这就决定了奘师的取向。
说到法华经和维摩诘经,不得不提翻译者鸠摩罗什。罗什大师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出身, 老爸是印度贵族(逃亡了),老妈是龟兹国御妹(带着罗什出家了)。大师在西域名望 太高,长安有个高僧就跑去跟皇帝说,罗什这样的人才应该请到咱们这里来弘法啊,皇 帝觉得很有道理,就派了七万大军伐西域,把罗什抓来了。
前面那段只是玩笑,苻坚欣赏罗什是真,但抓个和尚最多只算征讨西域的附加题。当时 派去的吕光是员猛将,一路踏平龟兹国,完成了作业。吕光见传说中的高僧如此年轻 (当时大约四十出头),便很有些轻视,把老板的交代拋到了脑后,不怀好意强迫罗什 进宫结婚...婚礼怎么能不喝酒"?于是就硬生生逼大师破了淫酒二戒。
罗什所处时代,正值佛教发展最重要阶段一一“缘起性空”思想己由龙树开创的中观派系 统论述过,奠定了大乘佛教基础;与罗什差不多同时期的无著与世亲又建立了唯识派, 大乘黄金时代已然来临,并迅速向中、东亚传播,既所谓北传佛教。
大乘固然有很多好东西,比如奘师后来之所以跑去西域取经,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唯识 派开山之宝《瑜伽师地论》去的,瑜伽论当然很了不起了,可它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 说是无著师祖在禅定中穿越到了兜率天,跑到内院昕弥勒菩萨讲学,然后回地球写的, 所以就拜弥勒菩萨做了这一派的始祖......
吕光在龟兹一待就是大半年。罗什为了西域安宁就忽悠他班师回朝。谁知半路传来消 息,皇帝挂了。吕光纠结许久,最后建立后凉囯自己当老板。罗什在凉州一待就是十来 年,直到姚兴灭掉后凉才终于来到了长安。姚兴对罗什也很器重,拜为大国师,另一面 又继承了吕光的那点儿龌龊,逼着国师娶了一群歌舞伎。(当然,本总这么说姚兴陛下是不对的。人家很仰慕罗什的智慧,觉得大师只有两个孩子实在不够,这么好的基因应 该多生几个,所以才强迫他又娶了十个美女。)
罗什倾其半生,译出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等三藏经论七十余部、三百余卷,三百 万字字字珠玑。绝对是有史以来首屈一指的大译经师。可你知道罗什怎么评价自己文字 吗? “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 哕也。”罗什你这样自谦,教后人怎么活啊!
玄奘剃度七年后才在成都大慈寺受了比丘戒。比丘戒既具足戒,多达两百五十条,受完 此戒才算俗人口中的“和尚”(持戒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民国时弘一法师这等高僧,也 自称连沙弥都不够格,只是个出家的优婆塞)。奘师在内地云游参学,渐渐发现各家说 法在某些重要教义上不能统一,于是决定去西域找答案。
玄奘千辛万苦去西域,就为了求《瑜伽师地论》。西游记说和尚是公派留学(所以有通 关文牒),真实情况是政府根本不发护照给他,奘师很受伤,最后心一横,跑到边境找 蛇头,企图偷渡出境。当时虽然还没有建立安西都护府,但边防军看守也是很严的,偷 渡犯玄奘很快就被抓住了,这可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奘师偷渡没成功就被捕了。前来审讯的军官验完度牒,确定他就是传说中的玄奘,既没 把他关进大牢,也没把他遣返回长安,当然更没有睁只眼闭只眼放他出关,而是和他谈 判一一这位军官老家是敦煌的,就对奘师说,我不追究你罪名了,不过条件是你得去我 家乡弘法(今亦不与师罪,弟子敦煌人,欲送师向敦煌)。
玄奘估摸着这军官也是佛教徒,心中有了底气,便霸气外露了一把:我也是佛教界知名 人士,洛阳长安都留不住我,何况小小敦煌!随后又语重心长:现在国内佛学水平有 限,经书不完整、教义也有缺失,我偷渡去西域,就是为了找原版査遗补缺啊。你也是 信佛的,不帮我偷渡就算了,怎么还劝我放弃呢!我心意已决,你就看着办吧。
我们说译经界三大绝顶高手分别是罗什、真谛和玄奘。真谛三藏年代也在玄奘前,翻了 大约76部经,最重要的就是《摄大乘论》,因此催生了汉传十三宗里摄论宗的出现。玄奘是著名摄论专家,但他深入后却发现,摄论宗、地论宗尽管都属唯识派,对法相的认 识却有出入(法相说的是诸法实相,是最基础的认识论)。
玄奘当时困惑的是:摄论宗不承认阿赖耶识为净识,而是奉阿摩罗识(第九识)为净 识,认为阿摩罗识是真实世界本体,阿黎耶识与阿陀那识构成现实世界本体,三者共同 变现整个世界,这样就越来越趋向如来藏系统了。摄论宗对本体与现象、此案与彼岸的 划界让奘师感到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