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常识_肠套叠


  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病 因

  1、 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病例的病因不清,主要为婴幼儿,亦称原发性肠套叠;

  2、 仅5%的病例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美克尔憩室、肠息肉、肠壁肿瘤和血肿等,多为年长儿,亦称继发性肠套叠。

  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人远端肠腔内。发生肠套叠的常见诱因如下:

  (l)解剖特点:婴儿时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动度过大,易发生肠套叠。

  (2)肠蠕动紊乱:当小儿发生腹泻、发热或饮食改变时,均能引起肠蠕动不协调,导致肠套叠。

  (3)病毒感染:有些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因为腺病毒感染时,回盲部肠壁淋巴组织发生炎性增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压迫肠管;同时腺病毒感染时,肠运动机能常发生紊乱,使小儿易于发生肠套叠。

  (4)蛔虫感染:蛔虫所产生的毒素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临床表现】   

  本病80%发生于二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突然,主要表现: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腊肠样包块"。

  1.阵发性腹痛:腹痛突然发生,疼痛时病孩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有些病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但不久后上述情况又重复出现。   

  2.呕吐:腹痛发作以后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绝哺乳或拒食。到后期如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常见呕吐物为粪便样带有臭味。   

  3.便血:为婴儿肠套迭的特征。发病后6~12小时,就可出现紫红色或"猪肝色"大便,并有粘液。直肠指诊指套上可染血迹,有时可触到套迭之头部。

  4.腹部包块:在病儿安静或熟睡时,腹壁松弛情况下,在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肿块,如为回盲型,则肿块多在右上腹部或腹中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动,腹痛发作时,肿块明显,肠鸣音亢进,右下腹有"空虚感"。但在就诊较晚的病儿,由于明显腹胀或腹膜炎存在而使肿块不易扪清。

  【诊断

  凡健康婴幼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呕吐,伴有血便和扪到腹部包块者即可确诊。

  早期肠套叠在未排出血便前应作直肠指检。

  对于诊断比较困难的早期病儿,如一般情况较好,且无肠坏死征象,可酌情进行低压钡剂灌肠,灌肠时,其压力以不超过130厘米水柱(约三市尺高度)为完全,如发现有"杯口状"X线征象,则可进一步证明为肠套迭。     

  在鉴别诊断中必须除外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出血性肠炎、肠蛔虫症、过敏性紫瘢、流行性出血热(急腹症型)等。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内的原发性回结肠型和结肠型肠套叠、一般状况较好、无明显腹胀及腹膜刺激症状者。

  临床最常使用的为灌肠复位法。婴儿急性肠套迭,早期可应用空气或氧气及钡剂灌肠法促使已套迭的肠管复位。开始用低压灌肠法,灌肠筒内钡剂液平面一般放在高出于体位水平线80~90厘米,缓缓注入,注入压力最高不应超过130厘米水柱。   

  但发病已超过48小时,疑有肠坏死者或一般情况较差的病儿,不宜采用此法。

  2. 手术治疗: 空气或钡液灌肠失败或发生肠穿孔、或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然时间不长而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术式,如肠套叠复位术、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瘘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