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琴之“第一”(8)


261、最先采用坠胡的滑揉和大滑音技法的二胡曲——刘明源的《河南小曲》。它以坠胡的上下大滑音、揉滑音等技法贯穿全曲。
 
262、首只由扬琴、琵琶、大阮担任伴奏的二胡曲——曾加庆创编的《赶集》,这打破了扬琴伴奏二胡的常规表演形式。
 
263、第一只无伴奏二胡套曲——刘文金从1997到2002年创作定稿的二胡无伴奏套曲《种子灯焰》(又名《如来梦》)。
 
264、首只将高胡、京胡、二胡、板胡四种乐器融为一体演奏的胡琴套曲——贺超波根据川剧昆、高、胡、弹、灯五大声腔创作的《西蜀琴韵》。该曲用二胡、京胡、高胡、板胡连续演奏。
 
265、首只移植自评弹唱段的二胡曲——20世纪90年代马晓晖改编自苏州弹词蒋调的《庵堂认母》。此曲是马晓晖个人改编、移植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她因而成为首位将评弹唱段改编成二胡作品的演奏家。
 
266、第一只外国人创作的二胡曲——《杨贵妃之死》。这是20世纪30年代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据自创歌剧《杨贵妃暮景》中曲调创作的一首二胡协奏曲。
 
267、最先列为全国二胡(业余)考级曲目的江南丝竹乐曲——《行街》(又名《行街四合》),属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它也是1992年10月中国二胡学会推出的《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编入的唯一一首江南丝竹乐曲。
 
268、首只由一个人完成的胡琴齐奏曲——1983年广西德保县民间艺人、德保县天保壮剧团团长黄广扩在演奏马骨胡齐奏曲《罗贝摩》中,在不同时段里,他用6把马骨胡分别演奏了6次,然后在电脑上用多轨合成,制作为齐奏版。他创作的民族器乐合奏作品《南路壮剧音乐改革欣赏》所用乐器有马骨胡、田螺笛、木鱼、牛角胡、二胡、三弦、月琴等,从整理编曲、配器到每一种乐器的演奏和录音制作,也是黄广扩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分别演奏后再合成完成的。
 
269、第一首京剧组曲——《虞美人》。由东方歌舞团作曲家吴华于1983年将梅派名剧《霸王别姬》写成京剧组曲。
 
270、第一首京胡协奏曲——天津曲艺杂技团一级作曲家杨巨方创作的京胡协奏曲 《正气歌》。该曲获天津市建国35周年大庆音乐作品奖,其总谱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新华社及十几家省级以上报刊载文称该作品第一次使“京胡登上协奏曲主奏地位”。
 
271、第一首高胡独奏曲——20世纪50年代林韵创作的《春到田间》。
272、二胡乐曲多种弦式的开创者——刘北茂。在二胡演奏技巧上,刘北茂辛勤探索,敢于创新,独辟蹊径。他除使用刘天华先生使用的正宫调与小宫调(5-2、1-5)外,经常使用人们较少采用的6-3、2-6、3-7、4-1等弦式,而且在一曲中这些调子还不断地转换。其中A调(4-1弦)就是天华先生生前打算用来创作但未及着笔的“乙字调”的弦式。这些调子的运用开创了二胡乐曲多种弦式的先河,对后来二胡乐曲的创作与技巧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73、二胡最早的揉弦方法——颤揉(亦称“压揉”、“指揉”、“民间揉弦”等)。它是一种改变琴弦张力的揉弦方法,富有我国民族特点和地方风格,方法特殊,效果别具一格,是二胡演奏艺术中改变声音色彩所最早应用的揉弦手段。
 
274、吟揉弦技法的开始——刘天华在二胡原有以改变琴弦张力的揉弦技法的基础上,把西洋小提琴以改变琴弦长短的技法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称为“吟”的新揉弦技法,此后就广泛流传开来。
 
275、同音换指(轮指)技法的首次使用——在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中,首次使用了同音异指轮音奏法,并与滑音、装饰音巧妙运用,造成了一种百鸟争鸣的热烈气氛。
 
276、“咔”演奏形式在二胡上的首次使用——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有一种称为“咔”的演奏形式,即用乐器(多为唢呐、擂琴等)模拟人声、戏曲唱腔以及各种鸟兽的叫声。在刘天华的《空山鸟语》中用二胡模仿鸟叫并有乐谱记载,应属首创。
 
277、运指“三伸一屈” 的创始人——二胡大师刘天华。这个指距关系和规律经刘天华总结后传授于第二代储师竹、蒋风之、陈振铎、刘北茂四大弟子,再由他们传授给张韶、闵季骞、刘文金、张锐、蒋巽风、毛中明等人。
 
278、最早的自然跳弓——跳弓在二胡上的运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只限于人工跳弓的运用,并与顿弓含混在一起。50年代末,各地的二胡演奏家如四川的刘志渊等人受小提琴跳弓的启迪,开始在创作和演奏中摸索和使用自然跳弓。当时刘志渊已能有把握地演奏外弦的自然跳弓,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发音较粗糙,推弓撞击琴弦时弓毛已离琴筒一公分左右,并且只能用拉弓起跳。在这期间,四川二胡演奏家苏汉兴向刘志渊学会了外弦的自然跳弓。1959年苏汉兴在其处女作《喜庆》中首先使用了这种弓法,继而探索内弦跳弓的演奏方法,于1960年底攻下了段启诚的《大凉山狂想曲》中大段高难度的自然跳弓。1961年中央广播电台播放了苏汉兴演奏的《大凉山狂想曲》录音,与此同时全国不少同行也摸索并掌握了外弦自然跳弓的初步演奏技术。
 
279、无千金二胡演奏技法的首次运用——孙文明于1951年创作的《弹乐》,演奏时不用千斤,这是他受坠胡和三弦拉戏的启迪而运用在二胡演奏上的创新技法。他创作的另一首二胡独奏曲《夜静萧声》亦不用千斤。
 
280、八度定弦法的首次运用——孙文明于1957年春创作的《送听》,采用d-d1八度定弦和双弦奏法,以奏出一高一低两把二胡合奏的效果,在定弦上是一创新。
 
281、双马尾演奏法在二胡上的首次运用——受四胡及口琴复音奏法的启发,孙文明在他的《人静安心》及《送听》中创新地采用“双弦双马尾”的方法,奏出了八度复音伴奏的效果。
 
282、弯柱法演奏的首创者——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王曙亮1962年发明扩大二胡音域的新技法——弯柱法,使二胡的内空弦向低音处扩大了小三度音域,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它的演奏方法是:左手四个指握住琴杆,左臂尽力向下压,使琴筒贴紧腿部不致滑动;一指根部抵住琴杆向右,二、三、四指勾住琴杆向左同时施力,以形成杠杆作用强迫琴杆微微向右弯曲,来降低琴弦的张力而发出较低的音,其用力的分寸完全要凭听觉来加以控制。此外,拇指还可以用来按弦。王曙亮本人创作的二胡独奏曲《琵琶怨》首用了这种奏法。1987年王曙亮的论文《用弯柱法扩大二胡音域的尝试》刊于《人民音乐》并于1988年载入《中国音乐年鉴》。
 
283、无琴练功法的发明人——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王曙亮于1960年发明无琴练功法,通过二十多项手操练习,提高了基本功效率。
 
284、用拨弦模仿马蹄声来作衬托的首创人——黄海怀。在他1962年创作的《赛马》中,借鉴小提琴拨弦演奏技法,以伴奏乐器演奏主旋律,以右手离弓拨弦模仿马蹄声来作衬托,首创了一个著名的拨弦乐段,并创造性地将弓靠在外弦上,只进行内弦拨奏。
 
285、“连顿弓”、“大击弓”、“弹轮弓”、“弹节弓”、“快速双弦抖弓”、“外拨弦”、“左手拨弦”、“右手弹轮”、“伪泛音”、“手摇弓”技法的首创人——陈耀星。他的这些独具匠心的创造发挥在当时引起了音乐界新的轰动,激起了人们发展二胡演奏技术的更大热情。
 
286、“双跳”、“双抖”、“轮弓”、“四指轮”、“反正轮”技法的首创人——原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教授、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宋国生。其中“双跳弓”是他借鉴小军鼓一次击奏两音首创的推拉弓各奏两个跳弓的特殊弓法技巧;“轮弓”则是借鉴琵琶轮指效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多音与单音击跳弓交替混合运用的连续特殊技法;“双抖”即双弦抖弓,是指连续快速交替推拉内外两弦的奏法。
 
287、“抠音”技法的首次运用——在陈兴华创作的《悬妙﹒懑与释》一曲中,首次运用了二胡演奏的新创技法抠音(符号为“[”。)方法是用按弦手指扣抠握力使按指音即“[”符号前一音升高分别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以到达本音。
 
288、二胡“叠加S形动作运弓法”的首创——这是一种模仿鱼游蛇行动姿的运弓动作方法,简称“叠‘S’运弓法”,又叫“仿生物动姿运弓法”(简称“仿生运弓法”),由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萧前勇研创。此外,萧前勇还研创了“两手反向平衡控制运弓法”和“呼吸调节运弓法”。
 
289、连续同向拉弓的首次运用——段启诚的代表作《大凉山狂想曲》及《苗岭早春》等曲,首次在二胡的演奏上运用连续同向的┌┐┌┐┌┐┌┐┌┐┌┐……拉弓演奏。此外大段快速的自然跳弓,快速的内外弦拨奏,五度双弦连续演奏以及连续的tr演奏的运用,为发展二胡演奏技巧和丰富二胡艺术的表现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90、胡琴双音旋律演奏法的首创——由许可首创,从而弥补了胡琴不能演奏双音和弦的空白历史。许可还是颗粒性强的快捷推拉连顿弓及清晰明亮的高把位人工泛音的首创者。
 
291、“纯四度双弦快弓”、“左右手拨弹”的首创人——板胡、二胡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教授赵夺良。
 
292、二胡两推一拉“抛跳弓”技法的首创者——台湾桃园市自由职业人曹天立。
 
293、二胡“上下内外双拨弦”技法的首创者——曹天立。
 
294、二胡“负一指双合音”技法的首创者——曹天立。
 
295、二胡“痉挛颤音”技法的首创者——曹天立。
 
296、二胡“立姿夹弓快速拨弦”技法的首创者——曹天立。
 
297、第一个可以将二胡横在肩膀上弹奏的人——曹天立。
 
298、首先将小提琴短弓快拉方法及双弓伴奏用到京胡里面的人——原天津戏曲学校副校长、京胡圣手杨宝忠。
 
299、高胡自然泛音演奏的首创人——刘天一。在刘天一演奏自己1957年创作的曲目《鱼游春水》中,他首次成功地吸收并引入了小提琴的泛音演奏技巧及潮州拉弦乐器的双催弓法,运用一弓演奏出七连音和八连音快速琶音的方法,独创了在高胡第二把位拉出透明清亮的自然原音,活灵活现地表现了春天鱼跃欢快的怡人情景。
 
300、独一无二的按指技法——马头琴演奏技法中的按指非常特别:并非用指肚在琴弦上方压弦,而是用指甲的甲根从弦的侧方顶弦,这种技法在乐器中是独一无二的。
 
301、马头琴演奏技术、技巧和演奏法的第一次统一——马头琴自古以来多是以独奏形式出现的乐器,其演奏法从未统一过。1989年8月1日,著名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在内蒙锡盟苏尼特右旗白音哈尔苏木组织了来自国内8个省区27位马头琴手的马头琴高级强化训练班。几个月后,经过规范化、群体化训练的马头琴队伍诞生了,这些演奏员的弓法、节奏、指法第一次得到了统一。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庆祝会上,他们的齐奏轰动了内蒙古。当年12月26日在北京音乐厅给中国音乐家协会作了专场汇报演出,受到音乐家、音乐院校教授及文化部的高度评价。后来,齐?宝力高还率领他组织成立的“野马”马头琴乐队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使马头琴成为世界瞩目的神奇的民族乐器。
 
302、专业作曲家介入二胡音乐创作的开始——50年代以前,二胡音乐的创作者主要是从事民族乐器的演奏家,他们常常是将第一度创作(作曲)及第二度创作(表演)集一身完成的。50年代末期,一些对二胡特别有兴趣的专业作曲家开始介入二胡创作。这个转变发端于当年还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的青年作曲家刘文金分别创作于1959年、1960年的两首新作:《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在乐曲构成上,将民间固有音调与西洋传统作曲技法相结合,分别运用复三部和多段体辍合的曲式结构,每一段强调调式、调性的对比,加入华彩炫技乐段。《三门峡畅想曲》中“快速换把”、“自然跳弓”的运用增强了二胡的技巧性,“超越了刘天华二胡曲保持了三十年的技术难度和水准”。这两首作品的出现,把二胡音乐的创作推到专业化的高度,标志着专业作曲家正式参与这门艺术创作的开始。
 
303、自刘天华以来专业二胡音乐创作中最有贡献的作曲家——刘文金。刘文金是当代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和指挥家,他接连创作出在中国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部二胡经典作品,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影响。从1959年其处女作《豫北叙事曲》问世以来,40多年里创作和改编的民族音乐作品有120多部,其中胡琴作品有《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秋韵》、《长城随想曲》、《洪湖》、《相思》、《太行行》、《沧海赋》、《高原纺织之歌》、《骑马挎枪走天下》、《大海一样的深情》、《云海之梦》、《“梁祝”幻想》、无伴奏套曲《如来梦》、《边寨之夜》、《绣金匾》、《胜利中的怀念》、《戏彩》、《中州韵》等20余首。他创作的每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富有中国音乐的神韵,深刻地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豫北叙事曲》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1949年以来唯一被选入的二胡作品。大型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被誉为中国当代二胡作品中的精典之作,成为海内外许多著名二胡演奏家和乐团的保留曲目,1984年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荣获一等奖。他的《长城随想》将中国二胡音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二胡发展史上具有第二个里程碑的地位。由于他的创作成就及其影响,刘文金被称为“追求民族音乐神韵的作曲家”、“刘天华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304、小提琴作品移植为二胡曲的开始——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音乐学院王国潼教授移植改编了《霍拉舞曲》,并于1962年3月在广州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上演奏获得好评。此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开始练习《霍拉舞曲》、《流浪者之歌》、《查尔达什》、《新疆之春》等移植的小提琴作品。7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陈大灿老师也移植了一些提琴曲让学生拉。1986年高韶青首先成功移植并演奏了萨拉萨蒂的超难度的小提琴曲《卡门幻想曲》。90年代以后,《无穷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移植作品陆续出版发行。演奏移植的小提琴曲,将二胡演奏艺术和表现力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305、首位为同一乐器谱写4首协奏曲的人——作曲家张晓峰。从1998年起,张晓峰以浓墨重彩的大手笔连续创作了4首反映中国历代4位女性不同命运的二胡协奏曲《丽歌行》、《杨贵妃》、《西施情》和《六月雪》,2002年在新加坡首演时引起轰动。为同一乐器谱写4首协奏曲,这在中国民族音乐界是极为罕见的。
 
306、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的第一只二胡曲录音——《二泉映月》。2006年2月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首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1950年录《二泉映月》的原声采录设备及阿炳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原声首次通过现代视听设备供人现场聆听。这次展览涵盖了中国56个民族几千年传承和发展下来的优秀文化,并采用文字、图片、影视和多媒体等手段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和描述,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
 
307、丝弦五重奏的首创者——丝弦五重奏是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教授为首创建的民族室内乐新型的演奏形式,由二胡、扬琴、阮(或柳琴)、琵琶、筝五件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组成。胡登跳1986年创作的《跃龙》是这一形式中较突出的一首,同年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首演。
 
308、二胡与单簧管的首次同台竞技——2003年9月25日,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和青年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在成都市艺术中心举行“2003年故乡行?二胡与单簧管对话交响协奏音乐会”上,将二胡和单簧管两种中西乐器结合搬上舞台,这在中国属于首次。马晓晖改编了二胡曲《赛马》,将单簧管的特色与之融合,使新编的《草原赛马》别有风味。
(四)教育、教材、著作、曲集
 
309、中国近代第一所设有二胡专业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1922年10月,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成立,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一面整理中国民族音乐,琵琶、月琴、二胡等民乐器均开设过专业的本科与师范课程。音乐传习所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对外叫“Conservatory Music of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音乐院。刘天华被聘为该所的国乐教师,第一次把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纳入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并通过改进,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教学化。这是民乐真正纳入高等教育的开始。
 
310、最早成立民族器乐系的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该院于1956年率先成立民族音乐系,并设有二胡专业。
 
311、第一所二胡专修学校——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授权并支持创办的“王雪峰二胡学校” 2006年4月22日在北京成立。该校名誉校长由宋飞和北京参奥特殊艺术学院院长朱华担任,赵寒阳、李宾任艺术顾问,王雪峰为校长。
 
312、第一套系统的二胡初级教材——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创作的47首二胡练习曲,它标志着二胡走上了专业教学的道路。
 
313、第一本《京胡教材》——蒋莘编著,2006年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京胡教材》。该书是当今同类书唯一称谓《京胡教材》的专业书,并弥补了戏曲院校在教学上有史以来无京胡专业教材的空白。
 
314、最早涉及二胡演奏中艺术表现问题的专著——1982年由宋国生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胡演奏艺术》。
 
315、最早从生理解剖与运动力学原理分析二胡基本理论的著作——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赵砚臣的《二胡基础训练》和宋国生的《二胡演奏艺术》。特别是《二胡演奏艺术》运用有关生理心理物理知识,科学地总结了二胡演奏技法原理和艺术表现规律,被专家誉为“最完全的二胡演奏理论”专著。
 
316、出版二胡教材和专著最多的作者——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寒阳。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赵寒阳已编著出版了《二胡基础练习三百首》、《儿童学二胡电视教程》、《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二胡基础教程》、《二胡中级教程》、《二胡高级教程》、《全国二胡考级曲目示范与讲解》、《通向二胡演奏家之路》、《二胡演艺知识500问》等二胡教材和专著近40部,发表《少儿二胡教学法初探》、《二胡演奏艺术的三要素》、《音乐表演中的气功机制》、《关于二胡教学科学化的思考》、《论二胡演奏的乐感》等学术论文70余篇,演奏录制了大量的音像制品,还创作出版了自传体小说《二胡情缘》。他的一些著作弥补了国内教育教材的空白,为二胡教学和普及中国传统音乐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317、二胡历史上著书年龄最小的作者——卜晓妹。她1991年至2004年先后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及研究生部,已著有《二胡基础教程》、《跟苗苗姐姐学二胡》(三册)、《少儿二胡入门基础教材》等著作达100万字左右。
 
318、二胡定把贯通教学法的首创人——本世纪初由陈兴华提出,简称“定把贯通法”。其基本内容是:使左手不作移动地稳定在一个把位上,专门练习这一个把位,熟练之后,把所练过的把位相互连贯起来。“在进入换把时,强调对所换到把位进行定把练习作为换把前的准备练习,即定把先行。在定把练习之后再进行所练过把位的贯通练习……”该方法可使二胡换把技术的难度降低,更易教易学。
 
319、培养盲人音乐家的开创者——刘北茂。1955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刘北茂被借调到中国盲人训练班,培育了被称为当代“阿炳”的新中国第一代盲人二胡演奏家甘柏林,成功开创了我国培养盲人音乐家的先河。
 
320、最早收有二胡曲的乐谱——周少梅编于1927年12月的《乐乐集》。其中汇编了1923至1927年五个年头的部分曲谱(共89首),分别注明了重奏、合奏、曲牌、梆予、唱段、唱句、二胡曲等字样,版心落款为“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