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运动如今已在我国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健身运动中得到了收益。体育运动在改善人民健身状况中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人们在认识上有时还有一些偏差。
一是急于求成。参加了一段时间和一定量的健身活动或体育运动后,便希望在自己身上能明显看到体质改善(或病情减轻)的效果。而当自感这方面的效果不能如愿时,便信心不足,继而对健身和体育活动的功效抱“将信将疑”的态度,甚至动摇自己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的决心。
二是认为“健身功能”。当听到、看到各种宣传介绍后,似有“茅塞顿开”之感,觉得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防止疾病,推迟衰老过程各方面有如此全面的效果和作用,那么它对各种身体不适的现象也一定适合,因此锻炼可以“多多益善”。对健身、体育运动抱有过高的“希望值”。
这两种认识各有其片面性。
虽然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防病健身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这终究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持续进行的动态过程。在这过程中,体内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潜移默化的转变。前苏联学者对50位40—59岁经壹 个体育锻炼的人进行肺活量测量,发现72%的人肺活量增加了300毫升。坚持长跑锻炼的老年人,其肺活量完全可保持在中年人的水平上,甚至高于中年人的水平。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循环和运动医学研究所霍尔曙教授和他的助手采用现代医学的各种手段,对一大批55—70岁的男子进行试验,这些人虽然健康,但近20年来没有从事过体育锻炼或重体力劳动。当他们每周坚持进行耐力锻炼3—5次,每次1小时,坚持10—12年以后,再对他们进行检查,发现他们的心脏、循环、肺脏以及肌肉等方面的机能指标比不锻炼的人的指标平均年轻20年。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资料和现实生活中的健身经验证明:一个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到来,必须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进行身体锻炼,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也越好。仅仅想依靠短短几天、几周乃至几个月的体育活动就想收到有如“立竿见影”那样“理想”的效果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因此而动摇自己的信心,中断已经开始的身体锻炼,或者时练时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更可惜了。因为,前面已经说过,机体各器官系统能的改善是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如果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前一段时间锻炼所打下的基础受到干扰,以后再要恢复到原来已达到的水平就需费更多的时间,中断锻炼的时间越长,需花费的时间越多,岂不有“前功尽弃”之嫌吗?
至于那种认为体育运动、健身也一定适用于各种身体不适现象的“锻炼多多益善”的认识,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
医学家们在得出体育运动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诊断之后,接着又发现,运动量太大反而会降低人的抗能能力,尤其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他们在对2300名参加1990年洛杉矶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统计调查后,发现在准备比赛期间每周跑60英里(95公里)以上的运动员比每周跑20英里(32公里)的运动员,患感冒的人次多一倍。医学家的推论是,每个人对体育运动的承受力不一样,但都有一个最佳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后,身体就会多少受到损害。对有训练基础的运动员尚且是这样,对身体训练基础较之运动员更差些的一般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可见,体育运动后的效果,还必须以身体的具体情况为前提,绝不是锻炼时间越多越好,锻炼量越大越好。
在进行体育过程中,必须按照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自己的身体条件、体质情况出发,不同年龄、不同的体质基础,不同的训练基础,应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多大的量和强度,都应因人而异,要“适度”,绝不能盲目地为追求训练、健身的“全面效果”而强求自己练得多、练得累。特别是,当自己身体感到不适时,切忌仍然盲目地想通过锻炼来解决,必须及时求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