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起点——“老师,我还有……”


生成的起点——“老师,我还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这个时候,往往有学生把小手高高地举起:“老师,我还有……”真实的教学情境就是这样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先知先觉”。面对教学中生成出的问题,我们怎么去把握呢?

在教学“过障碍”一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若干的垫子和小木桩,在规定的区域内,要求学生任意的选择四件器材来组成一个障碍,还要求有两种不同的过障碍的方法,目标是争取第一。

指令一发出,学生都忙开了,有的学生选择四个垫子,也有的学生选择四个木桩,也有的学生是木桩和垫子搭配选择。验证的最好办法是比一比,我问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样通过呢?”

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绕,也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跳,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跨等等。

“还有别的方法吗?”

“还有,还有,我还可以爬,还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像小鱼一样游。”

学生的方法真是多,想法也很奇特,我都有点措手不及了。我说:“那你们就采用其中的两种进行比赛吧。”

第一轮比赛终于结束,第一小组以略微的优势获胜。我问他们:“你们有什么诀窍?”

有的学生说:“我们觉得跑最快,所以我们用绕和跨。”

马上我听到了反对的声音:“我们也是绕和跨,怎么比他们跳还要慢啊?”

“是吗?”我说,“那我们听听第二名的意见?”

第二名的小组马上有人说:“我们采用跨和跳也很快的,只是我们有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他接力棒掉了。不然我们就是第一了。”

“还有,还有,我觉得跳也是挺快的,我们也是因为接力棒掉了才慢的。

“那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我说。

有的学生说:“老师教过的,接棒的时候手掌要竖起来,手指要分开。”

“是这样吗?”我故意把整个手五指分开。

“不是不是,手要张开,但是其他的四根手指要并拢的。”

“那你们做做看?”我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比赛,尽管结果还是有第一,二,三名的区别,但是学生的整体反应,速度,都比前一次快了很多。以至于最后一次,我要求器材不变,只要有障碍,目标还是第一时,有两个组都是一个障碍直接跳过去,因为他们明白过障碍是越简单越快的道理。

“还有什么问题吗?”比赛完以后,我又问了这个问题。

“还有,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两个人一起手拉手接力啊?”一个小女孩问。

“你的想法真是太棒了,大家表扬她。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吧。”

这次的比赛比前几次都要精彩,学生在跑的时候不仅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朋友,使得学生之间出现了少有的配合与默契,尤其是当男女同学手拉手一起跑的时候,组内的加油声更是响彻云霄。学生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为了小组的胜利,所有的人都奋勇向前。最后,我宣布所有的小组都是优胜组。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地照搬“预设”,而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这堂课上,我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生成,得到适性也富有个性、创造性地发展,并使原有预设得到检验和完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临场的智者,进行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能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新资源,把握动态生成的新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能力、智慧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