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 读
教 育 部 基 础 教 育 司 组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
季 浏 主编
作者:谭华 潘绍伟 耿培新 腾之敬 许世岩 胡增荦 汪晓赞(排名不分先后)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加快课程改革,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王湛,2001年)。因此,在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被列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体育课程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已经经历了七次改革,每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在最近一次体育课程改革中,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课程模式,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创造了一些重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教改经验,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促进学生健康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适应性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体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不能很好完成,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育水平的提高。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 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当然应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从理论上讲,似乎谁都没有异议。但在实践中这却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动技能技术却成了课程的唯一目标,无论是教师教、学生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技术都是唯一的内容。学生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中,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标,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意志的发展……,都不是体育学习的目标。然而,恰好在这些方面,体育课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许多独特作用。不对现行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就不能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教育作用,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也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据调查,1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体能指标,如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均有所下降,学生的肺活量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下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但体育课程学习不受多数学生欢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只有改革现行体育课程不关注学生情意表现和社会适应的弊端,才能让体育课成为老师乐于教、学生高兴学的课,才能让体育学习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青少年天性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体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责无旁贷的。但在部分体育教师看来,减负和素质教育=增加音体美课时,体育课自身并不存在减负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因为体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一方面,现行体育课同样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同样需要减负,这包括适当减少学习内容和适当降低难度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现行体育课程是建立在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基础上的,知识和技能传习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特征,学习经验、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改变等在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却在现行体育课程中都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现行体育课程并不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要求我们对现行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满足教育发展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是: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
这次体育课程改革是在过去7次课程改革、特别是在最近一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次的课程改革与过去的课程改革相比,其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课程结构的重新建构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造成现有体育课程观念滞后的主要症结。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课程结构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设计课程结构的时候,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对各阶段体育课程学习的要求,以及全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考虑到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与体育课程现代化的要求,课程标准采用了不同于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结构体系。
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结构体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以功能为纲的结构体系
现代体育课程的结构实际上是由裴斯塔洛齐(1746-1827)奠基的,他是第一个用要素的观点去分析人体运动的教育家。在他的和谐发展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分为体育与劳动、道德教育和重视知识积累的智育三类,体育的任务是要把所有潜藏在人身上的天赋的生理力量全部发展出来;没有各种体力的发展,劳动的教育、劳动的习惯、技能的培养训练就谈不到。裴斯塔洛齐认为人体运动的基本要素是关节活动,因而主张按照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的教学顺序。百多年来,体育课程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或以身体活动特征、或以运动项目作为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依据。
这种课程结构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但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当体育课程越来越被作为知识体系进行传授的时候,这种课程结构使原有体育课程的一些弊端表现得更加充分。不冲破这种课程结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就很难真正得到体现。因此,课程标准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体育课程结构,采用了按体育的功能划分学习领域的结构体系,以促使各方面更加注意充分发挥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
(2)课程结构的适应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很大。因此,课程在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实际上只是确立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确定了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具体采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和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则各地、各校有充分的开发空间。这就使课程结构具有了最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需要。
(3)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设计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达成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主要途径。从纵向角度看,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越到高年级,学校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余地也越大。这就让学校和学生都参加到了课程建设中来,从而摆脱了过去那种完全盲目、被动的局面,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总的原则是:在小学阶段,让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让学生学习一些体育活动内容;在初中阶段,适当收缩学习内容,在每类运动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一、两项运动技能作为学习内容,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在高中阶段,学生则可以在学校选定的范围内,重点学习一、两项运动技能,以发展熟练运用该项运动技能的能力。高中学生在必修课时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殊需要,选修其他一些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这样,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参预了课程内容的建设,它将使体育课程更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都从体育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科中心课程体系的特色之一是封闭式的课程管理,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学习化社会中,这种状况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部份对此作了充分的说明。在内容标准各水平目标部份,也有相应的要求。
2. 教学理念与策略的变化
伴随着学科中心体育课程理念而来的,必然是以支配式为主的教学策略。在学科中心的体育课程中,学生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是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因此,唯有体育专家和教师才能决定他们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体育既然是一门学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就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运动技术)自然应该是“科学”的(即以优秀运动员的技术为标准的),教师和教材也必然居于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评价时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无效的唯一指标。
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第一,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想学”、“愿学”的心理动机基础上的。第二,学生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第三,教师是否掌握了让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技能。第四,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随着教育和教育理论的转变,支配式为主的教学策略正在被综合式的教学策略转变。顾泠沅教授认为:近年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老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要点是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觉取向,其要点是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这种趋势同样表现在各国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在我国近20年学校体育改革中,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策略的同时,进行了快乐体育、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改革试验,就反映了由支配式为主教学策略向综合式为主教学策略转变的趋势。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就表明了对支配式教学策略向综合式教学策略变化这种趋势的肯定和倡导。
3. 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因而课程评价关注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它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的评价。传统的评价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基础上:学生的学习结果应符合正态分布,即只有少数学生是学习优秀和学习很差的,多数人只能获得不高的成绩。这样,评价就变成了一种对学生的变相甄别,只有少数体育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学习成功的乐趣,多数人只能成为失败者。联系到我国16岁以上的居民中有66.74%不参加、不喜欢任何体育活动的现象,这与我们传统体育课程评价的理论假设十分吻合,这的确是非常发人深省的。
过去的体育课程评价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人的运动能力与其遗传素质有极大的相关性,而体育课程评价仅仅用统一的运动成绩指标来衡量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既不考虑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健康状况的改变情况,也不考虑学生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意表现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不但是非常片面的,而且无视学生体育学习经验的获得。换言之,原有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评价的是学生的遗传素质,而不是他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东西。这样一种评价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它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竞技化倾向。
因此,课程标准要求把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环节,它“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钟启泉、崔允Huo,张华,2001年)。它提倡注重质性取向、有利于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又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或对学校、地区的课程评价,课程标准都主张建立以利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有利于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评价体系。
三、 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体育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前提。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转换:在新课程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深厚教育素养和现代教育观念、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和如何运用体育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家。从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到教学评价完善等方面,新课程都给体育教师们留下了创新的广阔空间。体育教师将伴随体育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可以预期,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体育教师将更加自信、自主,将焕发出更大的创造性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将为我国的教育和民族的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欢乐。
本课程标准解读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家组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全书由季浏统稿。我们期望本书能对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也期望本书能成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参考书籍,因为未来的体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与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高等学校体育院系紧密相关。然而,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加之编写本书的时间仓促,本书肯定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我们将正视所有读者所提出的各自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对本书进行修订,并逐步加以完善。
最后,我们对在本书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到的一些资料的专家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