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标准在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摘 要】: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程理念,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完成教师角色转换等等问题,小学体育教师是否关注这些问题并付诸实践,成为能否成功地完成课程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理念;改革;角色转换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体育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提出了挑战。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完成角色转换等等,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体育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与现行课程比较,新课程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外,明确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育课程目标和功能上的地位。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知识体系中的事实、概念、法则、理论,还要关注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形成与技巧掌握的步骤,练习方式与技术;同时,通过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密切结合,奠定学生信念、世界观、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观念及规范基础。
体育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了课程“难、繁、偏、旧”的状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跟踪和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成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可能,有计划地将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引入体育课程。
体育新课程九年一贯设置课程,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通读学科课程标准,了解教学活动的基础,同时把握后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九年一贯考虑,加强沟通;另一方面,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体育课程要精选终身学习和锻炼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适应新课程综合性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对体育学科以外的知识和经验给予充分的关注,既关注科学,又关注人文;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既关注自己,又关注社会。体育应加强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沟通和交流,汲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成果,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综合程度。
二、准确把握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新的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既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获得一时半会的运动成绩,也不能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或社会适应。要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生存”的基本生活技能。
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虽然我们高喊学校体育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但是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和渗透到实践中,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以至于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真正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很少。现在社会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退休以后的老人,由于在家无事可做,为了消除孤独、与人交往、延年益寿,而坚持体育锻炼;另一类是身患疾病或体质虚弱者,为了增强体能、提高免疫力、恢复健康,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归根结底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人本主义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由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根本转变。过去我们的体育教学完全照搬了竞技体育的一整套体系,完全用训练运动员的模式去实施体育教学,导致教学内容的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教学过程成了教师的“一言堂”,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尽管学生在体育课中或多或少地学到了一些运动技能,但是这些运动技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学生是否乐意接受?我们的教师却很少考虑。满足于烦琐的教学内容,填鸭子式的教学方式,完全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发展实际。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应当成为教师的座右铭。对体育教师而言,教师的职业关注不应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不是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直接指向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合格公民应当具备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格自尊。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提出的教学要求、采用的评价方法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宜,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学习目标,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不同的学生能够平等受益。
三、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与原来大纲所规定的运动项目的教学有了本质的区别,继续沿袭过去传授运动技术的教学方法势必无法达成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和五个学习领域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第一、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以往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把体育学习只理解为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关于“主导论和主体论”之间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强调主导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体现;如果强调主体论,课堂的教学秩序将被打乱;而课堂秩序混乱恰恰是教师的大忌,这涉及到教师的权威和组织能力,如果教师没有能力控制好课堂秩序,他将无法在学校立足。权衡利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非常正常了。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主体,学生的主体表现为发展性,其主次关系是不同的,教师的引导性主体最终还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性主体。如果课堂秩序乱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就不应该本末倒置。毕竟教育学生不同于“生产机器零件”,一种规格,一个尺寸。尤其是体育教学,更是要造就活生生的人,是培养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就像学生打篮球一样,有的喜欢肩上投篮,有的喜欢胸前投篮,有的喜欢勾手投篮,还有的喜欢扣篮,只要能发现了奥秘,培养兴趣,锻炼身体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否则,只强调规范的投篮动作,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篮球场就无精彩和乐趣可言。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通过自学、自练、自检、自我调控,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的重要目的不是交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创造性来源于何处?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来源于教学环境的宽松、师生的平等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民主气氛等。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2002年9月,在深圳举办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经验交流会上,一位体育教师的“棒操”课受到各方好评,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把体操棒摆成不同的图案(有国旗、五角星、火车道、花朵、老师的名字等)进行练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爱国热情和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圆满完成了体育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克服了过去那种我教你练、我讲你听、我做你看的被动教学模式。
第三、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公平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竞争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是能否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针对性地强化这种竞争与合作意识,将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要克服“应试教育”中那种狭隘的、自私的的竞争观。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应当贯穿于教学始终。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不仅仅是战胜对手,主要是战胜自我,包括克服自身的惰性,强化自己的毅力,形成克服困难的决心等。体育教学中许多内容离开合作是无法完成的。如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各种球类运动的技、战术配合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有助于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既是学生六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生存能力的体现。一个不会合作的人,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将是有限的。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妥善处理体育教学与运动技术的关系。
我们要克服过于注重运动技术的倾向,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运动技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但是要清楚运动技术本身并不具有教育性,但是将它选作教材内容,则可赋予教育性的意义和内涵。学习运动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把它作为主要目的,离开课程的综合目标,单纯追求运动技术,就会产生偏颇。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没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就不可能增进学生健康。如果一节体育课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运动技术,就失去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体育教师要做到“四还”:一是还时间,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活动;二是还主动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是还器械,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器械的利用率;四是还评议权,发挥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主体意识。
四、教师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完成角色转变
新课程的改革,归根结底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将不再被教材和大纲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为教师的发展留有无限的空间。我们在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学生多样化需求等方面挑战的同时,还要面临角色转变的挑战,以适应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摆脱“师道尊严”的影响,确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营造宽松的环境。其次,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中走出,完成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的全面的转变。新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强调与学生的合作、与同行的合作、与社会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等,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从应试教育重结果,素质教育重过程这个角度看,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必须提倡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善于引导、善于创新、善于评价、善于反思、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将在新课程实施中经历全新的体验,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并接受新的信息,努力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