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桥船帮风俗


碧溪河,源出广德县境内腰山,流经郎溪县姚村、十字、毕桥等乡镇,注入南漪湖,水运直达长江,堪称黄金水道。自古以来,本县山区及广德县部分的山货,聚集毕桥镇何畔,水运到芜湖、南京等地,于是就吸引了大批外地船发纷纷来毕桥安家落户。

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毕桥已拥有30多条300多吨位的两支船队。其中来自江北约20条船、200多吨位,清一色条驳船;来自湖北的约10多条船、100多吨位,是杂名船,如乌江、网船等。

船民刚来时由于单航常遭到湖匪抢劫,加之本地人有些欺生,单干揽业务有些不便,于是就自动组织起来。由皖北人组成的叫江北帮,由湖北人组成的叫湖北帮,这就是毕桥船帮船规、船俗。

几个规定

一、插草为标,规定码头归属

船民停靠码头,不是分配。不是抓阄,而是本人在河边插草,谁插在先,码头就归谁。这种办法既简单又方便,同时又避免了船民为码头而发生的纠纷。

二、开航和停航规定

黎明开航,入夜停航。理由是:黎明出航天越来越亮,喻示前途光明,如果夜晚开航,喑喻前程黑暗。

三、行船及让道规定

为了防止行船时与船发生碰撞,造成事故,行船和让道有严格规定:行船一律右行,让道顺序是小船在先,大船在后;重船在先,轻船在后;上水船在先,下水船在后;客船在先,主船在后。

因为毕桥船队严格遵守规定,故时至今日未发生碰船事故。

四、停船靠帮规定

常言道:长江无风三尺浪,长江有风浪更高。为了防止江浪小船、重船冲沉、冲翻,船进港后停港靠帮(即:用绳将船栓在一起)也有规定,小船在里、大船在外,重船在里、轻船在外。

五、新船下水或新年第一次开航,船民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具体做法是:船主清早到船头烧香、烧纸、放炮、宰杀公鸡,将血滴入盛有清水的三个碗内,再将带血的鸡毛粘在船头两边,以求神灵保佑,行船平安,生意兴隆。

六、为了驱鬼、镇邪,过年时每条船上的大桅、小桅及将军柱(即拴锚的木柱)上,都要贴上相应的红条幅。

大桅上贴的是:大将军八面威风。

小桅上贴的是:二将军坐守乾坤。

将军柱上贴的是:二将军船头听令。意曰主人叫它干啥,它就干啥。

七、为了祝愿月月如意、岁岁平安,逢年过节都要举行大型活动。

端午节:划龙舟,由击鼓人唱一些吉利话。如:小小龙舟两头翘,家家户户财神到。又如:锣鼓一打咚咚锵,安全行船第一桩等。

过年,湖北帮玩龙灯;江北帮玩蚌壳灯。为了助兴热闹,除了锣鼓外,还有胡琴、笛子、敲碟(用两根铁丝敲打碟子),唱一些民间小调。如:孟姜子、十二月花名、手扶栏杆、十条毛巾等。

几不淮

一、不准女人跨、坐船头,免却晦气;

二、不准坐跳板头,以免阻档了船主前程;

三、不准将两腿拖在船帮外,以免生意不顺利,行船不安全;

四、不准一人同时将两腿跨在两个船帮,认为此举止轻浮、不稳重,船极易出事;

五、不准吃粉丝。郎溪俗话“窝粉丝”,是指胡搅蛮缠、分账不匀;

六、不准讲不吉利的话,比如扬帆,不讲扬帆(因如翻船的翻同音),应讲扯篷跑风;添饭、装饭,不讲盛饭(因如“沉”、“翻”近音),起锚,不讲拔锚(同“拔毛”同音)。

上述船规船俗,违者,轻则教育;重者,披红、放炮,向船主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