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赤湾天后宫“辞沙”祭祀习俗


赤湾天后宫位于深圳南头半岛的最南端,北靠大南山,面向珠江口与大海交汇处,毗邻香港、澳门。明代前期,明王朝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甚为密切,使节往来频繁,其中不少经广州由珠江口的虎门出洋。而赤湾因其地理位置和周围形势的独特而成为过往航船驶出外洋的重要锚地,出海前的祭祀仪式自然也就多在此举行,祭祀妈祖最隆重的仪式就是“辞沙”。

赤湾是一个天然避风港,东莞、广州、番禺等珠江三角洲的渔民,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海上作业危险大,出海前天后宫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赤湾不仅离广州近,还可以让当地官员补充一些“粮草”(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当时广东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外交往来的大通道的主角),历史上的赤湾可谓“舟船成市,车骑如海”,所有人多要到这里来拜祭天后娘娘。朝廷官员就在旧庙的东南方(即今赤湾天后宫)建起一定规模的天后庙,特别是郑和下西洋时到这里举行“辞沙”祭典,祈求天后娘娘保佑平安返航,更加带动了赤湾天后庙的人气。

“辞沙”祭祀延续五百年

早在500年前就有文字记载赤湾天后宫特有的祭祀妈祖习俗:《新建赤湾天后庙》记载:“凡使外国者,具太牢祭于海岸沙上,故谓‘辞沙’。太牢去肉留皮,以草实之,祭毕沉于海。永乐初,中贵张公源使弥罗国,先祭天妃,得吉兆,然后‘辞沙’。”

“辞沙”即辞别沙滩,投向茫茫大海。过去的“辞沙”祭妈祖活动,主要是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和出海前举行。“辞沙”前,做生意的人,事先在天后宫周围搭起商铺,销售香烛和食品。主持人将各绅士的捐赠登记、造册、入库。主祭人将“太牢”先抬于大殿祭妈祖,然后移至沙滩,舞狮、唱戏、武术表演、杂耍……近千艘在赤湾港停留的渔船爆竹齐鸣,彩旗招展,盛况空前。1950年赤湾天后宫开始拆除之后,这一传承数百年的“辞沙”祭妈祖习俗也终止了。

直到1995年,赤湾天后宫重建后,因填海的原因,祭祀活动虽不在沙滩而转移到宫庙里,但仍然沿袭数百年的习俗,保持原有的风貌。在活动开始前,先来近200人,在大殿和阅台上摆设水果、糕点、牛奶等供品,在油灯放置灯草和添油,同时在院内建筑物的屋檐下、厅堂等处寻找睡觉的地方。傍晚他们先是在山门平台上用竹片搭好人形架子,用纸糊一个4米高的巨型“鬼王”,右手执令箭,左手托“善恶分明”令牌,腰系大鼓,面目恐怖。同时还用纸糊一个“城隍”像。晚上,他们在大殿举行一个简单的祭拜仪式。

次日上午,大批信众来了,南巫来了,武术队、舞狮队也来了。大约8点,8位南巫身着道士长袍,敲锣击鼓,吹奏唢呐,诵经念文,大殿内外1000多信众叩首祭拜,祈祷天后娘娘保佑。祭拜结束后,则在大院广场观看舞狮表演和武术表演。第三天晚上,大家把4米高的“鬼王”抬到院内的广场燃烧,在燃烧前,争先恐后去撕腰上挂着的纸鼓,据说带上这纸片可祛邪。

瞬间,“鬼王”的鼓被大家“抢劫”一空。接着南巫点燃“鬼王”,嘴上喃喃念着咒语,大家把纸钱和大米撒向火海,此时,纸钱“鬼王”照天烧,整个大院火光冲天,亮如白昼。第四天,举行盛大祭拜仪式,大家给天后娘娘下跪,锣鼓唢呐声回荡在大殿。仪式结束后,一只“狮子”在震耳的锣鼓声中腾空而起,随即俯首用嘴轻轻舔着放在案台上的所有贡品,以示吉祥。

最后一个程序是,将用红纸抄写的所有参加祭祀活动人员的名单,放在用纸糊的“城隍”手上抱着,组织者在那里手舞足蹈,嘴上朗诵着一些吉利的话语。然后点燃“城隍”,连同大家的名字一起化为灰烬,表示飘渺的香烟,将把人们的芳名和愿望一起带给天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