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溪地区的民族节日甚多,风情各异,其中牛王节、乞巧节、腊梅节、月半节等是较有车溪特色的节日。
1、牛王节
车溪人信奉牛王,对牛也特别爱护。相传从前在四月初八这一天,有一头牛用它尖锐的双角和强壮的身体,营救了车溪人的先祖,于是大家尊它为牛之王,从此不用它耕地,将它饲养起来,后来这牛老死了,变成了一颗名星,即“丑宿星君”。这样,它就成了车溪人心中的牛王神。
车溪后代,每当清明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将牛栏整修一新,或打扫干净,并设台祭祀,有的用五色糯米饭来喂牛,有的用煮熟的黄豆喂牛,有的用玉米糊糊喂牛,有的用生鸡蛋和酒喂牛。总之,这一天要给牛以好的吃,不派它耕作,让它好好休息一天。有可能的话,这一天还要请道士敲打念唱,上“牛王表”,表中有“青城化身,为牛之主宰,傅山得道,牛王丑宿星君”。
人们磕头跑拜,祭祀牛王,有的还在牛角上搭红,给牛洗澡。有的长者则给小孩唱牛歌听,如“世人听我说根由,兽中归苦是耕牛,春夏秋冬出卖力,四时耕种求全收……奉劝世人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这就是“牛王节”。在车溪,如果耕牛死了,牛肉不能吃,实行土葬,并要请道士做法事,上“傅山得道明王大帝”,以乞求让牛魂无阻,顺利到“丑宿星君”那儿去。如此为牛超度,叫做“起草场”。
2、土地会
“生凭地养,死凭土葬”,这是流传于车溪沿岸的两句俗语。它告诉人们,人一生一工恼不开土地。昔日人们认为经管土地的是“土地神”,并相传二月初二为土地生日,又叫“社日”。以往车溪人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切腊肉丁子,掺进糯米和蒿菜,做成饭祭祀“社神”,名为“社饭”。一面以此祭祀,祈求“保一方清泰,佑五丰登”,一面相互赠送,所谓“人和生财”。这天所有人不锄地,不耕田,以免冒犯土地神,还请道士设“天台”,打“土地醮”,即做土地会。祭祀土地神时唱土地赞子:
土发黄金宝,地生白玉珍。
栽培通仙道,未来早知道。
仰启祠堂土地神,山堂端庆王夫人。
说得大地随风转,访善察恶奏天庭。
混沌初开不计年,鸿蒙未判我居先。
南山采药无松柏,北海取水又无泉。
生我之时无月亮,我生之后有山川。
皇上问我多少岁,先有吾神后有天。
车溪沿岸的老百姓,在二月初二这天,男男女女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三三两两去参加土地会,上功德,访亲友,相互祝愿丰收。人们还以这天是晴是雨来预测气候的变化和作物的收成。车溪地带有谚语说“二月初二晴,树叶子发两层”,“土地佬流汗,一升荞麦收一石”,“土地佬的伞,荞麦一个光杆”。
3、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又叫少女节,女儿节等。这个节日源于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神话故事。这天,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有的还穿七孔针比赛,先穿完的,称为得仙女的指点,聪明、灵巧。为什么又叫少女节呢?是因为车溪的少女在这天举行“慕仙盛会”,有的捣凤仙花染指甲,有的用绸带或布带缠腰,把腰缠得细细的,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观众的人称赞:“这不是七仙女下凡了吗?”
4、腊梅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为腊梅节。节日这天,车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登上峡谷两岸的高坡赏梅,赏梅的时候要对歌,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你唱我答,这山歌罢那山歌又起,清丽的山歌飘荡在峡谷中,久经不息。歌词多是借咏梅赞来表达年轻人之间的爱慕之情。赏梅结束后,车溪人回到家里,取出新采集的腊梅花,泡上一壶浓香的腊梅花茶,全家人都喝上一杯。据说,全年都不生病。这天,车溪人还要吃“腊八粥”,不过车溪的“腊八粥”跟其他地方有点不同,加进了腊梅花。这样的腊八粥清香无比,使人垂涎欲滴。
5、月半节
车溪人崇拜祖先,俱事鬼神。传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日,老少亡人的灵魂都要先后归来探望亲人。因此,车溪过月半节十分隆重,以往还胜过春节。俗话说:“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其仪式从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十五结束。七月初一各庙里开始撞钟,以示召唤亡人和孤魂野鬼,七月初五备酒醴,烧香纸,迎接亡人。七月初七,放河灯,各家各户以纸篾扎彩灯,灯底都涂上桐油,以便水上漂流。首户还要扎三个大灯,称“头灯一把火,二灯一重庙,三灯莲花闹”晚上人们聚集溪河边,一齐将彩灯放到水中,顺江漂流,锣鼓喧天,灯火通明。沿河两岸观灯者不计其数,同时请道士在河边做法事,“放施食”。各家各户做鬼粑粑抛于江中,以祭祀历代车溪河中淹死之鬼。七月初十迎接老亡人。过月半节都要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备酒席,烧香纸共祭祖宗,一齐送走新老亡人。以月半期间,孩子不能剃头,怕被亡人认错带走了。青虫飞进室内,不能惊动它,说这是亲人的魂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