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民间在武威民间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逊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段,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威攻鼓子以凉州四坝镇的“杨家会”最孚盛名。在历史上,四坝镇一带曾是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海子”遍布,水草丰美,引得游牧民族纷至沓来,“逐水草而居”。公元一世纪(汉朝初年),匈奴休屠王驻牧于此,他的王府就设在地处民勤、永昌、武威三县交界之处的三岔堡。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休屠王之后,建郡置县,三岔堡一带名为休屠县。历东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并入姑臧(属凉州区)。公元9-10世纪(唐后期),这里为吐蕃族所据。907~—1127年(五代北宋),又属党项族人领地。公元1271年~1368年(元时),由蒙古族和维吾尔族所控制。1644年(明朝)以后,随着“屯垦戍边”政策的实行,山西、陕西、安徽、江浙一带汉人源源不断迁居于此。所以,这里一直是多民族汇聚的地方。可以说,攻鼓子是西域乐舞和中原乐舞交融并蓄产生出来的独特的西部鼓舞艺术。
据史料记载,历来就有“锣鼓杂戏源于《秦王破阵乐》”之说,《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秦王破阵乐》”。《资治通鉴》载“李世民受危专征,民间遂有此曲”。史书记载《秦王破阵乐》有三变、十二阵、五十二遍,皆作出战攻阵之形。
关于攻鼓子的来历,在当地耆老中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 攻鼓子”为苗庄王所创,有一次他被敌人打败后,被围困在城堡里,孤立无援,形势十分危急。苗庄王情急生智,造直筒鼓内藏兵器,和部下乔装打扮成社火队走出城堡,乘敌人观看表演不备时,取出兵器攻打围敌,大获全胜。为了庆祝这次胜利,后裔们便将这种鼓舞称作“攻鼓子”以示纪念,寓甚攻敌不备之意。
“攻鼓子”不同于一般的“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除了鼓法不同,表演者装束也迥异,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美其名曰为“招子”,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鼓长约30厘米,直径20厘米,表演者用双木槐击鼓舞蹈。
表演时由大鼓作为打击乐伴奏,指挥节奏和速度。舞蹈队形变化复杂,场面调度多样,动作刚劲有力,在鼓舞中自成一体。“攻鼓子”讲究打鼓时要手到、眼到、神到,而且要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队形变化万千,气势恢宏;“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舞蹈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攻鼓子”表演的布阵,有“几何”、“拉花”、“拜坛”、“祭阵”、“连套”、“对攻”等十多个阵势。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曼剪,神情冷峻刚毅,步履沉稳矫健。尤其是“会攻子”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聚一地,同击一种节拍同奏一支曲,同列一个长阵同作一个势,阵容宏大,气势雄壮,撼人心魄,表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