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到底有多少关帝庙


北京城中最多的庙宇要数关帝庙了,估计有100多座,如果加上各郊区、县的关帝庙,估计接近200座。

关帝庙中祭祀的关帝即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此人从三国到唐朝名声并不显赫,到了宋朝才声名大震。宋哲宗时被封为“显烈王”,宋徽宗时封为“义勇武安王”。到了元代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更被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老北京“九门十个庙,一庙无神道”

清朝的统治者虽然是满族人,同样将关羽奉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北京城内外大修关帝庙。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的翁城内都有一座关帝庙。在正阳门翁城内还多了一座观音大士庙,在九座关帝庙中有八座庙内塑有红脸长髯身着绿袍的关羽的塑像,只有东直门的关帝庙中没有塑像,只有一块神牌。于是就留下了“九门十个庙,一庙无神道”的俗谚。

把关帝庙修在翁城内,显然是借助于关圣帝君伏魔降妖的法力,让他来把守北京的城门。然而1860年的英法联军、1900年的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城,关圣帝君都没有显灵。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庙因修建地铁而拆除。

北京的关帝庙有许多别名

由于北京城里的关帝庙太多,为了互相区别,人们给各处的关帝庙起了许多别名,像乾隆年间有25座关帝庙称为“伏魔庙”,是因为关羽有“伏魔大帝”的头衔。西四北大街上的双关帝庙内关羽、岳飞合祀,因为据民间传说,岳飞是忠义神武的关羽转世,所以二人合称“双关帝”,从祀者既有关平、周仓,也有张保、王横。西单安福胡同内有一座关帝庙,由于是坐南朝北的(一般应为坐北朝南),所以被称为倒座关帝庙。该庙现已无存。

在地安门西边有一座白马关帝庙,据说是因为“明英宗梦见帝乘白马,故名”。自民国逐渐衰败,现今已失原貌。无独有偶,正阳门翁城西侧的关帝庙当年香火最盛,据说明成祖亲征漠北时,在大军前沙蒙雾霭中有一神为前驱,“其中袍刀杖,貌色髯影,显然关公也,独所跨马白。”明成祖回京后下令在正阳门关帝庙内配祀白马。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坐骑是大名鼎鼎的赤兔马,而不是白马,难道关圣帝君在阴间换马了不成?

红庙白庙都是关帝庙

北京城里有多座红庙、白庙,其实都是关帝庙。红庙的围墙为红色,白庙的围墙为白色,故名。北京城内还有几处高庙也是关帝庙,因地势高而得名。

三义庙其实也是关帝庙

北京城内外还有许多座三义庙,合祀刘备、关羽、张飞。在天坛东边有一座五虎庙,合祀蜀国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此外还有多座七圣庙,都是以关羽为主,配祀者各有不同,有的庙里配祀赵公元帅、土地爷、天仙圣母、二郎神、财神、火神,有的庙里配祀龙王、药王、土地、财神、雷神、青苗神,总之是要凑够七位神灵。鼓楼西边有武庙,合祀24位武将。

长得像关羽也立关帝庙

北京城还有几座姚彬关帝庙。据说姚彬原是黄巾军将领,相貌酷似关羽,由于其母生病想吃马肉,姚彬就设法盗取赤兔马,事败被擒。关羽得知姚彬是为尽孝而盗马,就将姚彬放了。这个故事本身不可信,也不见于《三国演义》,关帝庙中却将此事做成塑像,其中关羽怒视姚彬,姚彬袒衣赤足,被绑于柱上,还有侍将七人及赤兔马在旁,十分生动形象。可惜这组塑像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付之一炬了。

宣武门外有一座关帝庙,庙顶有两只铁鹳,能随风旋转,驱赶鸟雀,因此得名“铁老鹳庙”,所在的胡同也因此得名。西城太平桥有座关帝庙俗名“鸭子庙”,原因不详。由于关羽的地位异常显赫,连佛道两教也争相把关羽拉进门内,像雍和宫的西跨院内就有一座关帝殿,殿中供奉着关羽铜铸坐像。

紫禁城中的关帝庙

此外像紫禁城内的宝善门、思善门、乾清门、仁德门、平台西室也都有关圣帝君之像,就是在皇家园林圆明园中,也有几座关帝庙。

关帝庙遍布全国全世界

关帝庙不仅在北京供过于求,而且遍布全国各地,远到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小到穷乡僻壤,无不建有关帝庙。随着华侨在海外生根,关帝庙也随之在南洋、欧美各地落户。因此可称为关帝庙现象。历史上的关羽,并不是一个武功十分显赫的将领,但是通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武圣人,封王封侯犹显不足,直到封其为帝,尊其为神,连孔圣人都望尘莫及。关圣帝君的职能也不仅仅保佑江山社稷,而且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职能,简直成了万能之神。然而实际效果又怎样呢?恐怕连基本职能也没有完成。那位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的宋徽宗,后来是被金军抓去当了俘虏,死在异国他乡。那位最早封关羽为帝的万历皇帝,明朝的江山归根结底是在他的手中断送的。清代的历史更可以证明,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抵挡不住洋枪洋炮和洋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