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历史文化之根在同安,同安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美誉。同安人文景区,首推孔庙,作为厦门唯一孔庙,是古同安(包括今厦门各区、金门、角美等地)的标志。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受邀解读孔庙的两岸渊源和文化脉络,再现同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两岸缘深
金门人始建并修缮同安孔庙,台南孔庙首建者是同安人
现存同安孔庙建筑,清乾隆年间拓建之规制,修旧如旧,最近两次维修在1988年和2009年。颜立水说,从石雕部件、木雕制作,砖瓦用料到屋顶剪粘装饰,孔庙都保留了清代闽南古建筑特色,戟门面临东溪,与古城墙相依而立,墙下有青云路,前廊置立四根蟠龙石柱,大门高4.4米,比泉州府庙大门还高。大成殿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建筑,8根圆形石柱支撑物架,石柱柱斗造型奇特,其底部为方形,中部八角,每面镌“壺”门等浮雕,上部为瓜瓣圆锥形,这种柱斗系五代孔庙始建遗留的原件,其造型在全省绝无仅有。
同安孔庙与金门渊源深厚。颜立水说,孔庙既是纪念孔子的地方,明代以后也是县学(儒学)教习场所,故称文庙,古代金门学子拜孔子、读书,也要到同安孔庙来。同安在西晋太康三年设县,县治所在地须建文武二庙,五代首任邑令、金门阳翟人陈洪济始建同安孔庙。
同安孔庙几经兴废,几多修缮。清康熙年间,金门人许盛捐3800金修孔庙明伦堂,祖籍金门的颜孔辅同样捐资维修孔庙。
直到1988年,时任同安县文化局长的颜立水主持修缮孔庙,这是1949年以来首次大规模维修,而颜立水祖籍也是金门。
事实上,同安孔庙与台南孔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颜立水说,台南孔庙首建者陈永华是同安人,他从小跟随父亲在同安孔庙读书识字,熟悉儒学规制和孔庙建筑,长大后,陈永华随郑成功赴台,在他的建议下,为振兴台湾教育,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台南孔庙落成,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有“全台首学”之称。之后,陈永华还专门派人到同安请老师赴台教学,传播儒家文化,两地渊源可见一斑。
文物之盛
“同安兵马俑”跨越千年历史展现“同安精神”
孔庙室外陈列区蔚为壮观,历代雕像和历代碑刻共500多件,被誉为“同安兵马俑”。
20多年前,这些石质文物由颜立水等人普查文物时发现并征集而来,文物种类多,有文武翁仲、镇桥石将军、乾隆御赐“萱寿延祺”圣匾,马、虎、狮、麒麟等石像生,官府告示碑、乡规民约碑、先民生产工具等,文物时间跨度近1000年历史,从宋元佑年间(1086年),一直到解放初期,历代都有文物。
文物价值可圈可点。颜立水举例,9件粗朴的石狮和石将军,由西安桥溪底出土,是900年前北宋闽南石雕的代表作;魏王赵匡美玄孙赵叔霦墓前一对石将军则迄今近900年历史;10匹花岗石马,饱满流畅,是明代林应翔、洪朝选等官员墓前石马;4尊2米高文武翁仲,比寻常人还高,还有一对石马、石羊和石虎,这是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墓前一组完整的石像生。
从1982年到1993年,11年间,在颜立水的主持下,这些散落同安、翔安两区七零八落的文物得以征集保护。1983年,颜立水等人到五显洪厝普查文物,听闻村中有明代官员林应翔石马墓,一查看墓地泥土,果然一只马脚浅浅露出。不过两匹石马甚大,最后动用部队官兵和军用卡车参与,终将石马征集。这也是目前孔庙内最高大的石马。
在漳泉古驿道小盈岭上的同民安关隘,是郑成功大败清军将领的古战场遗址,关隘门额上嵌有朱熹手书“同民安”石匾。1992年,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颜立水请人凿刻仿制石匾,将镌刻朱熹的真迹“同民安”石匾替换下来保存。如今,这些展现同安精神和同安历史的石质文物,默立在孔庙内,讲述着风雨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