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婴儿的饮食习俗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一桩大喜事。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各种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比较差。为了帮助婴儿更好地适应环境,抵抗疾病的侵扰,长辈们对婴儿的饮食进行了精心照料,以帮助其健康成长。

旧时,婴儿出生后尚未进食前,民间俗信须先“开仁”,就是拿一个水桶(俗称“吊桶”),在里面各放一碗白饭和红糖,一株葱(寄予婴儿聪明伶俐之意),咸菜叶一瓣,先用白饭和红糖象征性地饲喂婴儿,再用咸菜叶替婴儿搅嘴。

母乳是喂养婴儿最宝贵的东西,在那物资贫乏、配方奶等乳制品较为匮乏的年代,潮汕人对母乳倍加珍惜。婴儿在第一次吃奶之前,母亲会用手指蘸一点云莲(川莲)粉末让婴儿吮吸,说是可以去掉婴儿体内的“胎毒”。母亲在喂养婴儿吃奶时,姿势有一定的讲究。母亲需要用一侧上臂托起婴儿的头颈,用手托住婴儿的屁股及腿。如果婴儿稍长大些,就可以把婴儿的屁股放在母亲的腿上,让他舒舒服服地躺在母亲的怀里,再用另一只手托住乳房,中指和食指分开挟住乳头,以免奶水流出过急呛着婴儿,也可防止乳房堵住婴儿的鼻孔,影响呼吸。

民间有俗谚云:“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饿和寒”,潮汕民间也认为,喂养新生儿以七分饱为宜,过饱容易导致婴儿呃逆吐奶。过去限于医药条件的恶劣,潮汕民间治疗呃逆有按揉涌泉穴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婴儿的头朝上,母亲抱住他的头,然后用大拇指以顺时针方向按揉涌泉穴,直至婴儿开始哭泣。潮汕民间治疗婴儿吐奶还有灌温开水的惯例,这主要是针对婴儿吃奶过程中吸入过量气体导致的消化不良。若是婴儿喝奶或喝水时被呛到,大人往往朝其“歇信”哈几口气就会好。

流涎液是婴儿哺乳初期常见的现象,若这种有助于消化的涎液流得过多,则不利于婴儿由乳汁为主向谷食为主转变时期的消化与吸收。为了消除流涎液的现象,潮汕一些地方有在婴儿满四个月时,向婴儿的姑母索讨一个“项贴”给他带上,寓意“姑(捞取的意思)干干”。在这天婴儿下床时,要牵蚊帐的边角为婴儿拭口,民间俗信这样婴儿就不会流涎了。

有些母亲奶水不足,只能依靠辅食来喂养婴儿,潮汕乡村有用米浆喂养婴儿的惯例。母亲用石磨将大米碾碎成粉状,将米粉晾晒干后倒入铁锅中翻炒,蒸发掉米粉中余下的水分,并将之盛入碗中。母亲喂养婴儿时只需取用适量,用开水调制到比母乳稍浓稠的糊状则可。如今,产妇若没有母乳给婴儿吃,则用奶粉喂养婴儿。

母亲为婴儿断奶,过去一般要到一周岁以上,而时间多在秋后或年底,人们认为,在这段时间为婴儿断奶不易生病。婴儿断奶时,应根据其生辰八字选择一个吉日,备供品孝敬公婆神,告知将在是日断奶,求其保佑婴儿断奶后饮食正常、健康成长。做母亲的以韭菜下饭,并服用山楂、麦芽汤促使“退奶”,同时在乳头上涂抹黄连水,促使婴儿改吃食物。

民间还有帮婴儿断奶的辅助手法:在断奶的前夜让婴儿一次性吃足母乳后睡觉,睡前用一种特制的药末兑茶籽油或人乳,涂抹在婴儿的双眉之上。当晚不得让婴儿看到或摸到母亲的乳房,人们认为这样做次日婴儿就会失去对母乳的兴趣。也有一些家庭在饭桌上将一个熟鸡蛋放在一碗米饭当中,鸡蛋两边隔放着一双筷子,俗信认为这样婴儿就容易忘掉吃奶,而改吃饭菜。

当婴儿可以咀嚼食物时,父母就会熬米浆或米粥,粥里加碎肉或蔬菜来喂他。过去许多乡村人在喂养婴儿食物时,习惯先由其嚼碎后再喂,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仅会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成人的咀嚼过程中大量流失,也容易把大人口腔内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婴儿,同时也不利于婴儿的咀嚼肌和下合颌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