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北民间音乐


河北位于我过华北地区,该省地域辽阔,人民生活丰富多彩。但由于临近北京,导致民间音乐大量流失。现在河北的民间音乐只剩下“河北梆子”、“河北吹歌”等很少量的部分。

一、河北梆子

1790年,清政府明令禁止延长秦腔,许多在京秦腔艺人大都改唱昆腔与京腔。至清道光年间(1820—1850)终于形成了一种以秦腔为基础,用北京语音演唱,汲取京腔、昆腔音乐及表演艺术的新的声腔—河北梆子。清光绪年间(1875-1908),河北梆子几乎遍布全省农村、城镇,并与京剧相竞争,同时也吸收了京剧的打击乐、念白、和唱腔等。

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旋律刚健挺拔,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息。板式有:慢板(4/4,分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流水快板(跺板)、散板流水(紧拉慢唱)、尖板(散板)、哭板以及引板、收板等。乐器与秦腔相似,以板胡和梆子为主。

《贵妃醉酒》《蝴蝶杯》为河北梆子的代表性传统剧目。

二、河北吹歌

河北吹歌是流行在河北各地的民间吹打乐。所奏大部分是民间小调,戏曲曲牌或唱腔等。音乐简朴明朗,结构短小精悍,演奏者善用唢呐,笛子等模仿声乐唱腔,所以称吹歌。

根据艺人们传说,河北吹歌约有200年历史。其吹打班社组织(也称吹歌会)的成员,一部分是半农半艺的,农忙时种地做工,农闲时吹歌自娱,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时结社演奏;一部分来自僧人道家,多在祭祀,迎神、送殡等场合演奏。

河北吹歌的乐器组合有两类情况: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的,辅以丝弦,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铙、小拨、云锣、梆子等。二是以唢呐为主,辅以笙等,打击乐器同上。

河北吹歌中一定州子位村的吹歌会影响最大。《小放驴》是他们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乐曲通过管子与丝竹乐队的呼应对答,生动地表现了北方农村放驴时的诙谐情景和毛驴顽皮活泼的形象。

三、河北小调

除了梆子、吹歌外,河北还有部分小调广为流传。有《茉莉花》《放风筝》《小白菜》等等。其中《小白菜》更具代表性。

《小白菜》讲的是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农村幼女,在歌中诉说自己悲苦的遭遇。全曲只有12小节,手法简洁,乐句短小,旋律逐句下行,形象单纯,感情真切。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就是以此为素材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