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武灵丛台“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典故


《丛台别》《二度梅》凄美的爱情故事

第一回   梅史两家指腹为婚,同窗同年共结莲理

唐朝;梅魁和史晓仁为同窗好友,大举之年,同举进士,同朝为官,二人相交甚厚!又同时结婚,梅史两夫人,为闺中密友!一日、两夫人相商曰:你我姐妹同时怀孕,乃天赐也,若生男儿,同结金兰,若生女儿,共结姐妹,若一儿一女,同结莲理!两夫人大快,梅史二人亦允。满十月,梅夫人产一子,名良玉,史夫人生一女,名贞娘,抓周日,两府并设宴款待宾客,酒席宴会上,梅史二人公告亲朋云:梅史两家今日定亲!十五年后的今天、请诸位亲朋来吃喜酒!今日请诸位高朋作证!随命先生写贴,下婚书,过礼!礼成,歌舞庆贺!日后两家往来更勤!良玉贞娘三、四岁,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玩耍要好!良玉四岁进学,习圣贤书,四书五经,至七岁,诗词歌赋,云诗答对,初露锋芒。梅魁为官十四年,清正廉洁,官位不升。

一日相爷卢杞,命梅魁来见,梅魁进见未带罕礼,卢杞不悦,怀恨在心,适时机、待报。且看卢杞奸相、怎样迫害忠良。

第二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遭受迫害满门抄斩

话说那日,卢杞奸相,对梅魁心有怀恨,待机报复,一日上朝,向皇上进馋言曰:知府梅魁,不出政绩,不能安抚一方,不思报效皇恩,对朝廷颇有微词!深怨圣上不予加官,现有罪证在此,请皇上龙阅!

皇上接证在手,大怒,下圣旨,满门诛之。梅家上下十几口人,尽诛之,幸好那日良玉与母亲回舅父家小住,良玉母子躲过一劫,良玉舅父携家眷,弃家而逃。至乡下,隐名埋姓过田园生活。梅夫人让良玉儿投奔岳父史家,梅夫人逃往娘家弟弟家。不知史丈人是否收留,且听下回分解。

这便是:时运来了推不走,祸事临头惊破天。

第三回  公子逃亡急奔岳丈  岳丈悔婚书童丧命

梅母命儿良玉投奔史岳丈家,儿听从母命,到史岳丈家躲避一时,只带书童一人,白天二人也不敢走路,满街贴的是逮捕公文,画影图形,生怕人见着报官,昼伏夜行,担惊受怕,忍饥挨饿,受冷挨冻,千难万险地来到岳丈居住的家门口,远远看见岳父家的府邸,朱红的大门,金漆的对联,里外站立许多的下人伙计。

良玉就要上前认亲,却被书童拦住,曰:公子不可冒失,江湖险恶,人心叵测,不可不防!请公子和我换过衣服,待我进去试探,看亲家变心否?如若不变心我来叫您,若亲家变心,我便出不来了,请公子在后门看等,我若活着还好,如活不成,请公子改名换姓隐藏起来。梅公子眼含热泪抱住书童痛哭云:自小你陪我读书,我上无兄、下无弟,玩在一起,吃住在一处,如同兄弟,今日让你替我、我不忍心!书童回道:公子不必伤心,书童乃是梅大人收留的无家孤儿,若不是梅大人、书童早已冻饿而死了,良玉含泪脱下衣服与书童换过。

书童进了史府,门子下人拦住,书童说:告诉你家老爷、就说梅府梅公子求见,我是你家小姐未过门的夫婿!门子说:公子少等,我报老爷去,一会门子出来说,老爷请公子后堂休息,史家的丫鬟婆子听说小姐的夫婿来了,都来偷看,丫鬟早已报小姐知道!

书童坐在后堂不见史老爷来,心想史老爷忙呀,两个时辰过去了,一会下人送茶来说:我家老爷让公子先用茶,一会就来见公子!下人退下,书童端茶吃下,一会腹痛难忍,不到半个时辰口鼻出血而亡,小姐正和母亲商量留下梅公子,谁知晴天霹雳、梅公子被父亲毒死。小姐痛哭,恨父亲无情,小姐想,一女不适二夫,梅公子死了,我如何能活?回秀楼随后一条白绫自尽。

良玉在外等了三个多时辰不见书童出来,心里焦急!绕到后花园门口想进去看看,谁成想还没进去,却从里面出来四五个家人,口里说着买个薄皮的棺材就行,那个家人说,小姐也死了,这会子上哪买上好的棺材去?

良玉躲在树林里到天晚,只见四个下人抬着一口白茬薄皮棺材出来挖坑埋了。

良玉听到的、见到的、全是梅公子死了、小姐死了的话,等史家下人去了,良玉来到书童坟上,扣头痛哭,又想起书童的话,让我隐姓埋名不可暴露身份,赶快逃离他乡。。

这便是:小书童知恩仆替主,忘情谊丈人害女婿。

第四回  梅公子隐藏仁和寺陈尚书观花借花童

梅良玉知道,书童和小姐都是受自己牵连而死,又怕暴露身份,赶快逃离他乡去了。

这一日又饥又渴,走的都是人迹稀少的地方,来到一座山上,远远地看到一座寺院,坐落在半山腰,树木华茂,寺院洁静,寺院门上写着三个大字“仁和寺”,便进寺院讨口水喝,有小和尚接待,端给水喝,良玉谢过,良玉问小和尚主持可在,和尚答:在,良玉来见主持曰:吾要出家,也做和尚!主持见良玉年少,相貌清秀,俊朗。主持问:为何出家?良玉谎说:主人南迁,我与主人走散,家中也无父母,无落处,便想出家!主持看他年少,不予剃度,又问会何技能,答:侍花锄草,主持留下良玉。每日剪花浇水除草外,就陪主持下棋,晚间看书,主持疑曰:此书童喜书,看气质品性全然不象书童,倒象佳公子,每问不答,垂泪。

一日主持的好友陈尽忠,官居尚书,来访,陈尚书和主持对弈时云:我看你的花园花美,你好有闲情雅性,你倒会弄花养草呢!主持笑答:非老衲会伺弄,是花书童善锄。原来是一人家书童,因主人南迁与主人走散的,没去处就来我这落脚,陈尚书说:我家也有花园,有花不绽,就是不长,可否请主持借花童与我伺花?主持笑曰:送你花童。陈尚书高兴地问:花童、你叫什么名子,良玉答:王喜童。陈尚书带良玉回府。

这便是:因养花得遇陈尚书,陈尚书原是父好友。

第五回  梅开二度挚友欣慰  尚书赐女喜订良缘

陈尚书借花工喜童,带回府中,良玉自来到陈尚书府,晚睡早起勤于侍花,锄草剪花施肥浇水,管理的花园土地平整,乱草尽锄,不上三个月,把个花园管理的、枝繁叶茂,红肥绿瘦,红粉白绿,分外妖娆,清溢飘香,喜的个陈尚书时常来梅园赏玩,有时在梅园里看书或下棋,尚书有时也和良玉对弈谈天,良玉在陈尚书府暂时有了安身的地方,每天除了侍弄花草外,晚间就放心的看书作画,研究诗词文章。

且说:梅开正艳,郁香正浓时,天也有些寒冷,良玉正用锄头往梅树根部堆土,准备过冬。忽一日狂风大作,冰雪交加,梅花残落,呼吼风嚎地刮了半夜风雪,良玉哭扫落梅,口中念念有词:上苍绝吾耶,上苍绝吾耶,陈尚书度至梅园倾听之,问曰:为何哭泣?良玉答曰:梅落心痛,即哭。

尚书见梅落也心有不快,暗自思量我和梅年兄同举进士,梅年兄一家被奸相所害,不知可留下后人?如若无后岂不太惨,上苍不公啊!不由地落下俩行清泪,良玉慌忙跪下磕头,以为自己扰尚书歇息,连忙告罪,尚书曰:不与你事,吾的挚友梅魁,得罪相爷,招至祸殃,一家被满门抄斩,吾念梅年兄为人清正廉洁,所以心烦,随命家人设香案摆供品,为梅家祈祷!上苍保佑,不知梅家可留下一男半女否?若留有后人,上苍可让梅开二度!梅若不开,我愿出家为僧!

良玉退下,自去梅林内哭泣,陈尚书观良玉形迹可疑,不象花工,倒象公子、品佳质美,随叫花工来书房问话,问你到底是何人?但说无妨,良玉谎称王喜童是也。

异日天放晴朗,梅花怒放更浓,清香浓郁,良玉喜极而泣,挚梅报喜,口呼老爷!梅开二度也!陈尚书随良玉来到梅园观看,果然是梅开二度!又命下人设香案感谢上苍!梅家有后无殒!花童亦磕头祝天!陈尚书心明,此花工有来历,再问:良玉以实相告,曰:抄斩前那日我和母亲去舅父家小住,幸免于难,后逃至岳父家岳父悔婚,书童替我丧命,史小姐为我殉情,一一向尚书道来,陈尚书感念,父不如女念情,其情可叹!

且说尚书和夫人商量把女儿许配给良玉,夫人亦允,尚书把女儿陈杏元、儿子陈杏春叫来,互序长幼,良玉年长为兄。此后便以兄弟、兄妹相称。良玉和陈公子一起读书。陈尚书叫良玉到书房曰:老夫有意把女儿许配于你、你可愿意?良玉立即跪谢磕头!感激涕零!尚书曰:暂时兄妹相称,待日后成长成人老夫便给你们成婚!

这便是:因梅开二度认伯父,陈尚书念情订良缘。

第六回 兄妹分离丛台赠钗  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陈尚书把女儿陈杏元许配给梅良玉,良玉感激不尽,陈尚书吩咐老管家告诉下人们,以后见梅良玉叫公子,即日起是我家小姐的未婚夫,日后是陈家的乘龙快婿!老管家陈进去了,夫人让人给良玉换上公子服装,每日和陈公子一起读书,闲时也锄草浇水伺弄花草,转眼阴历八月十五快到,全家准备过节。

陈尚书每天忙于公务,朝廷总是战乱不停,边关告急文书一天几次来,大臣们上书对策。丞相卢杞上朝奏本曰: 圣上,依臣看边关不用派兵打仗,只要与番邦和亲就永无战乱之争!皇上一听,高兴地说:和亲倒好,就是得让公主去,现在哪有合适的公主呢 成年的都嫁了,小的还小,不行啊!

卢杞说:皇上现在有一个合适人选,陈尽忠陈尚书之女,陈杏元年方十四,容貌绝好,让陈尚书之女进宫、皇上认她为义女代公主和亲岂不更好?皇上一听高兴的说:朕准奏本!传旨!陈尚书还不知道呢,圣旨就到了,一家人惶恐,接圣旨起即日得进宫,女儿杏元哭哭啼啼,母女难分难舍的进宫了。良玉以表兄的身份送陈杏元去,好好的一家人就被卢杞给拆散。

这天是八月十三梅良玉和内弟陈杏春二人送杏元,一路上兄妹有说不完的话,杏元小姐托付梅良玉好好照看父母和兄弟,良玉一一应允,路上走了二三日,官军催的急,这天来到邯郸丛台,弟弟杏春说:梅兄和姐姐请上丛台,小弟在此把守!良玉和杏元小姐登上丛台来到了“据胜亭”兄妹抱头痛哭,分离即在,永无相见之日,好不伤感,哭的个昏天暗地,苍天落泪,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

良久杏元小姐从头上取下一支玉蟹金钗赠给梅良玉说:梅兄妹此去凶多吉少,你可好好保留此钗!见钗如见妹,良玉接钗在手,哭云:杏妹放心,人在钗在,钗丢人亡!随即提笔在“据胜亭”门上写下八个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此时番军催着快走,无可奈何兄妹就此别过。走下丛台番军接过抬杏元小姐的轿子一路往雁荡山行去。

杏元小姐行至雁荡山叫住抬轿之人说:停停轿,跟随小姐的丫鬟下人都停住了,小姐说:过了雁荡山就是番地,我要上山拜一拜我的家乡和父母!小姐上得山来,整理好衣服朝着南方拜了三拜,哭着说:父母啊!您们养女儿一场,女儿不能给您们尽孝!杏元此去永无相见爹娘了!随即一头跳下了雁荡山。

这便是:可恶的奸相害忠良,弱女子替国出战场。

第七回  贞洁烈女宁死不屈  跳崖穿越落入花园

陈杏元小姐来在雁荡山下、要上山拜一拜家乡和爹娘,上得山来,心里想此一去再无日月回我家园,登至山顶一个险崖处朝着南方的家乡拜三拜!拜毕,想此一去定被那番帮鞑子坏了我的清白,不如跳下此崖,一不负爹娘我,二不负我梅兄,三不负家乡,注意已定,拾掇好服装,收拾完毕,纵身一跃、忽忽悠悠、飘飘荡荡、便穿越了,似有一股强大的风把个小姐送到了一户大户人家的花园。你道这是那里,河北大名府,姓郑。

夜深人静,露湿风寒,好不凄凉,思之、哭之。杏元小姐这一穿越便穿越到一个大户官宦人家,老爷是当朝的御史大人,家里只有一女儿名叫云儿和母亲在家,那日晚上、云儿小姐和丫鬟在花园亭子里焚香祷告,祈求保佑父亲身体康泰、仕途平安顺利!丫鬟在一边听到有女子哭声,便惊怕起来,喊叫着说有鬼!小姐问在那里?丫鬟说在那一指,小姐果然看到黑忽忽的一个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一物,还在动!小姐吓的脸都变了色,急急的往回跑,进得屋来丫鬟老妈子好哄半天。

下人告诉了老夫人,   老夫人说:胡说,我家是善良人家!那来的鬼怪?带我看看去!下人丫鬟婆子一起去到后花园,夫人问:在那?丫鬟找不见,下人拿棍子乱打,杏元小姐喊,别打、我出来!果然从花丛里出来一个头带鸡翎,身穿番帮服装的女子,老夫人心里也害怕,问:你到底是人是鬼?杏元小姐说:夫人!小女子惊吓着您了,别怕,我是人!老夫人强定住心神!说:你即是人、站起来走走,杏元小姐果然走走,老夫人让灯照照看有人影没,一看有影,夫人放心了,问你怎么到我花园的?杏元小姐说:我是和番的女子,不想让那番人羞辱!所以跳崖,不知怎么就到了您家!

夫人说:到屋里说话,来到屋里夫人一看杏元长的十分美丽!随叫丫鬟婆子打水给小姐沐浴!更衣以毕,云儿小姐也来看,安排客房住下,几日后夫人和杏元熟悉了,夫人问杏元可回家?杏元说:从此便无家了,又哭,夫人说:老身只有一个女儿,平日里只嫌人少,你若愿意就认我为义母如何?当即杏元认老夫人为义母!

此后杏元是姐姐、云儿是妹妹,老夫人高兴的又多了个女儿!杏元每日和夫人、云儿妹妹说话,有时想起爹娘和良玉也是伤心落泪。

这便是:烈女子宁跳崖,也不与番和亲!

第八回  八府巡安爱惜才俊  相思成疾望钗落泪

这日夫人和杏元闲聊,说:你是谁家女子?为什么叫你去和番?杏元说:我乃是陈尚书之女,只因边关告急,和番可以停战,卢杞上奏皇上,便让我代替公主和亲,走到雁门关只听到番兵乱叫,入侵我华夏,番人无信誉,我才跳崖免受其辱!夫人听了心中大悦,我儿做的对!以后这就是你的家!等你义父回来让他也高兴!老身平空又多了个女儿,是天赐我也!

良玉自从别了杏元、一路上悲悲切切,神思恍惚,良玉杏春兄弟二人正骑马着往南走,准备回家,从北边冲来许多百姓,有哭的,有叫的,良玉下马问一老者,老人家为何跑?老人家说:公子不知北方鞑子冲进关了,要打仗了。良玉心想杏妹刚出关,番军就冲进关了,我惜杏妹性命不保,边走边想心中悲痛,不觉来到邯郸城外的滏阳河边,回头再找杏春却不见了,心里着急,往回找也不见,心里更是慌乱,眼看日落西沉还是找不到人。

想想自己回到陈尚书家怎么交待,怎么对的起杏元贤妻,不如死了吧!弃马走到河边一头栽进河里。此时过来一首大官船,船头上正站着一位官爷在看河边两岸的风景呢,谁知就在此时有人喊,有人落水了!官爷急命人打捞,良玉被官爷的人打捞上来,一会就醒过来,官爷问良玉为何落水?良玉只哭不说,官爷命人给良玉换衣服又让吃饭,这时天已黑尽,官爷坐下和良玉叙话,良玉方开口说话。

各位看官你道这位官爷是谁?要说是无巧不成书呢!他便是河北大名府人氏郑忠明老爷,官居御史大人!此次领了圣旨!做了八府巡案,巡察各地民情冤案的!良玉不敢说真话,只说是弟弟走失,不敢回家,御史大人让良玉在船上多住几天,这天御史的文书病了,无人能写快报,良玉说我试试看能写吗!洗笔、研墨、铺紙,御史大人口述,良玉落笔生花,不到半个时辰一篇锦绣文章完成!御史大人一看卷面干静,柳体蝇头小字劲到利落!心之喜爱,由衷喜爱此才俊!不几日御史大人要还朝了,不能带着良玉进京,让下人送良玉回河北大名府家中等侯。良玉到大名府叩见老夫人,老夫人喜孜孜的看着良玉,好一个俊朗的才子!

安排好客房让良玉住下,良玉在官船上没时间看杏元妹给的金钗玉蟹,现在到了御史大人家闲下来就好好看

此金钗,金钗制作的非常精致、巧妙,一只由翡翠玉石精雕细琢的小螃蟹镶嵌在金钗上!良玉看钗思人!越看越想 ,不由地落泪,每天思念、日久忧伤成疾,病病歪歪的每日茶饭不思,一天把金钗放在书中,出去小解回来不见了金钗,看好象有人翻动了书,良玉发急对下人说:小哥哥把钗拿来!不然我告诉你家主人,下人说:公子我不曾见什么钗!告诉主母我还是没拿!主人家的哪个物件不值钱?却看上公子的钗了?良玉无奈因是在御史家不见了金钗,又不好嚷出来,从此就一病不起,昏昏沉沉的。

第九回  良玉思妹头北脚南   杏元念兄头南脚北

良玉在御史大人家住下,御史大人让良玉在家等他,良玉在御史家有了闲时间看书,又想道我和杏元妹匆匆分离,分别时送给我的金钗也顾不上好好看看。

现在拿出来细看,谁知就被别人偷了,当初我和杏元妹妹分别时说过,人在钗在,钗丢人亡,看来我是不能活了,每日胡思乱想的茶饭不进,照顾良玉的书童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来看良玉,让良玉好好养病!老夫人让下人请名医给良玉看病。

暂且不提,且说良玉的金钗是谁拿走的呢?一天云儿小姐的小丫鬟听良玉的书童说:老爷带回来的那位公子每天不知为什么哭,丫鬟说:你再送茶让我去送!我看看那个公子是怎样的,第二天丫鬟果然给良玉送茶来了,可巧良玉不在屋里,丫鬟就翻看良玉的书,一看书里有一支金钗、就拿了走。

丫鬟向小姐云儿说:老爷从任上带回一位公子,那个公子每天拿着这支钗看了哭,我看也不是什么好人!一个男人拿女子的钗看还哭,是不是那个相好的给的!云儿小姐大声喝到:贱婢大胆!谁让你到男人房里去了?仔细夫人打折你的腿!丫鬟说:小姐息怒,我也没看到那个公子,只把这个拿来给小姐看看!云儿小姐接过钗看,让丫鬟送还回去,丫鬟说:公子现在在屋,我怎么进去,改天还他吧!小姐也没说什么,就放在梳妆盒里,也没当回事。

可巧杏元这天起的早,梳洗完就来云儿小姐房里,看见妹妹还未梳头就说:妹妹今天姐姐给你梳头好吗?云儿说:姐姐可梳妆过了?就请姐姐给我梳头,打开梳妆盒让杏元梳头,杏元看到梳妆盒里有一支金钗,拿起看,一看是自己送给良玉的金钗,就问:妹妹,妹妹这支钗是买的?云儿说:不是,是父亲任上压书带回来的,杏元也无心给妹妹梳头了,回房就想:梅兄可能不在人世了,当初我二人分手时曾有过誓言,梅兄说过,“人在钗在,钗丢人亡”现如今分明是梅兄不在人世了,倒在床上就哭,从此也不思茶饭,每天回忆和梅兄分别时的情景,又想起当时和梅兄对诗的伤心诗来,

杏元送良玉诗

夫妻南北隔天遥,

愿你蟾宫着锦貂。

阳隔姻缘华夏界,

双双难得渡兰桥。

良玉和杏元诗

马上驼鞍路途遥,

永辞中土胡服貂。

界河相隔情难叙,

怎得双双渡鹊桥。

不上三四日杏元就不行了,丫鬟赶快告诉老夫人说:大小姐不知为什么,好几天不好好吃饭了,请夫人看看吧!夫人来到杏元房里一看,可不得了了,几天的时间人瘦得变了样,夫人心痛的问:儿呀!哪儿不好?告诉为娘!为娘让人给请个好大夫来看看!杏元哭着说:母亲!您也不用请大夫,女儿的病是看不好的,现在只有一件事烦请母亲大人做主。老夫人问:我儿何出此言?杏元说:我在家时、父亲曾经把我许配个一位公子,因和番不曾与公子完婚,当初我和公子有誓言,看来我活不成了,请母亲为我备一口棺材,要头朝南脚朝北放正,请母亲切切记住。夫人哭说:这个依你,我儿好好养着,夫人哭着出了杏元房来,心里悲痛,我好好的一个女儿呀!

刚出得杏元房、就见书童急急的跑来告诉老夫人说:主母!不好了,前面的公子快不行了,主母可看看?老夫人赶快来到良玉的房间,一见良玉已是奄奄一息了,老夫人问良玉曰:公子,你有什么话说给老身听?良玉声音低低得说:麻烦老夫人,我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我与一位小姐已订亲了,而今我活不成了,请烦老夫人给我买口棺材,别的都不要紧,只是埋我时一定要头北脚南放正!请老夫人切记!

老夫人出得房来心想,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一个头南一个头北的?心里正乱着、云小姐儿的丫鬟进来了,说:老主母您让人买棺材了?老夫人自言自语说:这两个人是什么病呢?丫鬟问夫人:老夫人就把二人的话说了一遍,丫鬟是个聪明人。转身出去到云儿小姐姐房里来,与云儿小姐说:小姐我可惹祸了,那日拿那公子的钗,不想竟惹出两条人命来。云儿小姐让丫鬟说分明,丫鬟如此这般、这般的一说,云儿小姐也就明白了,马上来到姐姐的房间,见姐姐就把良玉的事说了,杏元小姐听完妹妹的话、马上要水喝!丫鬟赶快让人送饭!杏元叫过妹妹耳语了一会,妹妹笑着离开了房间。

晚上掌灯时,云儿和丫鬟来到良玉房叫良玉,良玉说丫鬟:请姐姐不要进来,丫鬟口中念念有词曰:夫妻南北隔天遥,愿你蟾宫着锦貂。阳隔姻缘华夏界,丫鬟还没说完转身就走,良玉就已大喊姐姐回转来!丫鬟吹熄了灯,云儿小姐才进来,说:公子可是梅公子?公子可有什么诗?良玉随即口出一诗曰:马上驼鞍路途遥,永辞中土胡服貂。界河相隔情难叙,怎得双双渡鹊桥。诗毕,云儿小姐曰:公子不可轻生!我姐姐便是陈杏元也,姐姐今在我府!请公子快快好起来,等着和姐姐相见!良玉闻听此言,比任何良药都灵!马上要吃饭,沐浴更衣,待明日和杏元相见。

这便是:夫妻南北悲离别,兄妹对诗庆团聚。

这便是:御史大人爱才俊,良玉挚钗念娇妻。

第十回  兄妹重逢否极泰来  夫妻团聚义父主婚

良玉听云儿小姐说杏元在御史大人府上,而且做了御史大人的义女,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就象是打了鸡血,兴奋的就要沐浴更衣,恨不得马上见到杏元!在云儿小姐的劝说下、才想起这些日子自己已经是瘦弱如柴了。

云儿小姐回房安歇不表。第二天云儿小姐早早起来梳洗完毕,来给母亲请安,老夫人正愁眉不展、暗自流泪呢,云儿小姐姐问母亲为何烦恼,老夫人便把大小姐和那个公子生病的事情全告诉了女儿,云儿一听笑着说:母亲您请不必烦恼,我姐姐和那个公子的病都已经好了!云儿小姐便把良玉和杏元的事全告诉了母亲,老夫人听完女儿的话,念了几百声的阿弥陀佛!赶快让下人买上好的伙食、尽心尽力的调养大小姐和公子的身体!

几天后良玉和杏元的身体都恢复了健康。良玉和杏元在老夫人的安排下两人相见了,喜悦的心情自不必说,各自诉说了别后的情况,良玉又说道弟弟杏春走失,又哭了一回,杏元也哭,老夫人劝慰了半天!道:等老爷回来让人找找就是了。这真是兄妹重逢,否极泰来!这天有跟随老爷的人回来了,告诉老夫人说:老爷说:让家里准备准备,老爷回来是给小姐订婚的!老夫人问:老爷把小姐许配给谁家了?下人说:就是老爷送回来的那个公子呀,夫人放心了。

自此后、每天云儿小姐都来和姐姐玩耍,拿姐姐打趣!姐妹俩的感情比以前更好!这日老夫人来看望大小姐,杏元身体已经恢复的大好,杏元重重地给老夫人叩了头!感谢老夫人怜惜女儿!老夫人笑着看杏元,越看越爱!便说:梅公子找到了,我儿可放心了吧!只是梅公子不是你自己的、还得给老身做一半儿子的职责呢!杏元笑着回道:母亲说的是!那是自然的!

且说御史大人这日回家,带回来许多的绫罗绸缎和生活用品,又从江南请来的裁缝给女儿做嫁衣,等家人都安顿好东西,方回房休息。

老夫人见老爷高兴,就叫丫鬟请小姐来见父亲!云儿小姐见了父亲问好!笑着给父亲请了安!退在一旁,老夫人让丫鬟请大小姐,老爷说:夫人说笑了,我和你只有一个女儿哪来的大小姐?夫人只笑也不答话,让丫鬟只管请来!云儿小姐调皮地笑笑和丫鬟一起去请姐姐,到姐姐房里告诉姐姐父亲回来了!请姐姐见父亲去,杏元高兴的马上就走!妹妹说:姐姐你等等,姐姐何不还穿上和番时的衣服去见爹爹!让爹爹也笑一笑你!杏元果真就穿着和番的衣服去见老爷。

杏元来到老爷夫人房里,夫人说:我儿这就是你的爹爹!杏元深深地下拜,樱桃小口轻起,甜甜地叫了声爹爹在上,不孝女儿杏元给爹爹请安!随即叩头!御史大人惊道:怎是一个番邦女子?还口口声声叫老夫爹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夫人和小姐都笑!杏元此时脸红心慌,不知如何是好!妹妹过来拉起姐姐,笑着说:爹爹不要怪姐姐,我姐姐胆小,随后云儿带姐姐退下。夫人便把事情的经过全告诉了老爷。老爷大喜道!老夫年老又得一佳女儿!天赐我也!

夫人说:还有好事呢!老爷问:又有何事?夫人道:老爷您送回来的公子是何人?老爷回道是陈尚书之子呀!

夫人说:错,那是陈尚书的女婿、梅良玉是也!惊得个老爷张着口,半天说不出话来!

看官您道为何?梅良玉的名字人尽皆知呀!夫人又说:如今梅公子在我府上日久,老爷也离不开他,何不招他为婿,梅公子和大小姐结婚后一定要回家的,您我夫妻只有一女,若把女儿嫁出去,您我晚年膝下无子,岂不凄凉?让两个女儿同嫁一夫岂不更好?梅公子和大小姐也不会离开我们!老爷意下如何?老爷听完夫人的语言思量再三,好吧!就依夫人的主意!夫人道:那就请老爷请个先生看个吉日吧!

夫人和云儿小姐商量,母亲想让你和姐姐同嫁梅公子,你看可好?梅公子的根基和人品我们也看到、知道的,才华文章写的好!你爹爹深爱梅公子的才华!你和姐姐相处的又好!也不算委屈了你!云儿红着脸说:儿听父母的安排就是了!云儿赶快找姐姐商量,说了父母意思,杏元小姐高兴的说:前日妹妹还拿为姐的打趣,看你以后还说不说为姐?姐妹说笑了一会。

时光容易,老爷请了个先生给良玉和杏元云儿看了良辰吉日准备完婚。老爷让良玉到书房说话,良玉来到书房见到老爷,良玉跪下叩头谢老爷的救命之恩!又谢老爷知遇之恩!老爷伸手扶起良玉,让坐。老爷问:贤侄身体可恢复好了?良玉答道:全仗老伯母大人照看!已大好了!老爷又说:贤侄瞒的老夫紧呀!你是梅良玉为何不早告诉老夫?良玉道:请老爷体谅,良玉有苦衷,不可实说!

老爷又道:今天有一事和你商量,不知你意下如何?良玉道:老爷请讲:但说无妨,老爷说:你和陈尚书之女的事我已知道了,老夫有一请求,老夫的女儿云儿今年也满十五岁了,老夫意欲将小女与你成婚,你可愿意?良玉道:我和杏元小姐已订婚!曾经有过誓言,她不另嫁,我不她娶!老爷道:今杏元是我长女,你是我婿,我再把小女嫁你也不算你违背誓言呀!良玉听此言语沉思良久说:老爷请等我和杏元小姐商量再定如何?老爷点点头!说:我大女儿已经愿意了!你就应允了吧!良玉曰:请老爷作主!

择日;御史老爷宴请宾朋好友来,为两个女儿完婚!婚礼上热闹非凡!一边一个美娇娇,中间是个郎才貌!

这便是:姐妹花同嫁一才俊,古今佳话当美流传!

第十一回   奸相败露真相大白  平反昭雪安抚冤魂

梅良玉和陈尚书之女杏元、还有郑御史之女云儿,在御史大人的主持下,花开并蒂,喜结连理!他们三人互敬互爱,杏元是姐姐总是让着妹妹,让良玉多到妹妹房里去,云儿人小心好,心想姐姐和梅公子两人相爱已久,我不能让姐姐再伤心,每次良玉来到她房里她总是说:相公请先到姐姐房里走走,今天我不舒服,改天请相公再来!良玉又回到杏元房里。老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心想我才不管你们的事呢!只要你们谁有了孙孙我就高兴!这日御史大人要回任上,御史临走叫过良玉说:你今为我婿,不可无功名,你改我姓,今年秋天大举,你可进科考,老夫已经给你办好手续,你在家好好进学,不可荒废日月,切记!良玉一一应允,道:岳父请放心吧!

这日;御史上朝时向皇上奏本曰:吾皇万岁!今有我朝出一奇案,奏请皇上龙阅,皇上曰:准奏,太监接过奏则呈现给皇上。皇上曰:有本奏本,无本退朝!大臣们退出大殿,三三两两的边走边议论,我朝出了什么奇闻异事?卢杞一看大家在一起议论,心怀鬼胎以为大家在议论他呢。心想你们再议论我就奏本,上书皇上!让你们家破人亡!这天、皇上无重大事情,便想起郑御史的奏本来,拿过看看,这一看就看出个天大的冤案来。

皇上马上宣郑忠明进见,郑御史见到皇上,三跪九叩的行完了大礼,皇上问:郑爱卿你上奏的奏则里说的可都是真的?御史说:回皇上,事情是千真万确,皇上近来可看到陈尚书了?皇上曰:他不是在家养病吗?御史大人道:皇上有所不知,陈尽忠尚书被下了大狱了。

皇上问:为何下狱?卢丞相把陈尚书下的大狱,据臣了解陈尚书没犯罪呀!还有梅魁梅知府一家人,可惜呀!全家十几口死的冤啊。

郑御史把卢杞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向皇上说了!皇上说:郑爱卿你说朕是个昏君吗?御史大人赶快说:吾皇万岁!皇上不是昏君!是那卢杞瞒骗皇上,卢杞有欺君之罪呀!御史大人又道:皇上呀!老百姓知道的是卢杞奸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上昏庸呢!

请皇上赶快为冤屈之人平反昭雪,以抚慰被冤之人和死去的亡灵!国家的社稷江山为重呀!安定团结要紧,和谐、文明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呀!皇上!御史说完给皇上叩了响头!御史哭着说:老百姓不容易呀!皇上!

皇上看到郑御史情真意切的直柬和奏本,知道了卢杞一直以来欺骗自己。身为皇上的自己是多么的无能,一直被卢杞玩弄于股掌之上,想到此、皇上恼火!一道圣旨拿下卢杞!满门抄斩!财产充公!

皇上又下圣旨:恢复陈尽忠原职,依然为尚书!追认梅魁为忠烈,安抚其家人良玉舅父,官复原职,诏告天下!有冤诉冤,有苦诉苦。良玉舅父刘义汉官做到五品道台,为官清正廉洁!

这便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第十二回   杏春遇渔女为渔夫  郎舅双双金榜题名

这一日,有一位打渔小伙闯进良玉舅父衙门击鼓鸣冤,良玉舅父一拍惊堂木喊:升堂!打渔小伙和一帮人拥进大堂,跪了一地,都说自己有理。道台大人一拍惊堂木喝道:休要喧哗一个一个的讲,谁是原告?打渔小伙回道:大人!小人我便是原告,衙役喊:威武 ! !!就要打二十板杀威棒,小伙吓的直哭。

旁边的被告高兴的说:让你告官,该打!就在被告幸灾乐祸时,坐在上边的道台大人发话了,大人曰:不要打原告!打被告!打四十大板!被告说:老爷为何不打他?先打我?大人说:你再胡说还要加打!来人拖出去打!大人问:小伙,你为什么告状?小伙答:我本不是渔家出身,只是前年我和姐夫梅良玉两人走散,误走渔家,遇到渔家母女俩收留我。

后来岳母给我们完婚,我是入赘的女婿,所以她们本族的人欺负我夫妻和我岳母,所以起了之争。大人问:你是谁家的公子?小伙答道:父亲原来是尚书,姓陈、叫尽忠,大人道:即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为何不回自己家?小伙道:当初我背运时、是岳母、母女两收留了我,现在我不能离开她们!大人听完小伙的陈诉,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大人一拍惊堂木说:今天案子就审到这里,明天再升堂!下得堂来、进了房来让家人请老姐姐叙话。

看官您道为何大人不审案子了,说来也巧,这道台大人是梅良玉的娘舅!大人审了一半案子就退堂是有原因的。请出老姐姐、便把堂上的事情告诉了姐姐,姐姐一听良玉没在岳父史晓仁家,怎么会在陈尚书家呢?良玉母亲哭着说,弟弟呀!明天你再审案可让为姐我在后边听听。

第二天大人升堂,大人说带原告,原告上堂跪下,口称:老爷我实在无罪!请老爷做主!大人道:看你也是念书之人!为小事起之争,拖后至堂、打四十大板!衙役上来拖起小伙就往后堂去了!小伙来到后堂,早有下人给预备下茶点。请公子用茶!一位老夫人说着便出来了,这位夫人便是良玉的母亲!良玉母亲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可认识梅良玉?小伙说:我叫陈杏春!梅良玉那是我的亲姐夫!

夫人上来抱住小伙就哭!小伙问:伯母您是梅良玉的何人?良玉母亲说:我是良玉的母亲!小伙也哭着说:您就是亲娘呀?我姐夫现在不知道在哪呢。姐姐也和番了,这时道台大人都已听明白了,进来坐下说:贤侄你别走了!把你媳妇和岳母接来!同住!今年秋天进举,你在家好好学习功课!到时好考个功名,也不枉为你父亲的名声!从此杏春便在道台府住下,每天学习功课,道台大人又给请了名师教导!渔家母女每天吃喝不愁,人也勤奋,和良玉母亲很是投缘!

话说这年科举,各地的才子都进京赶考!良玉也进京赶考,连考三天,良玉的岳父御史大人每天派人接送良玉!回到御史府良玉还是看书!御史大人问良玉有几分把握,良玉说:爹爹休要担心!孩儿自有分寸!三场考罢该到看榜时,良玉取甲级第一名!良玉取头名状元!!!榜眼是陈杏春!!!皇上御笔亲点!骑马夸官!披红挂彩游街!扑琼林宴!宴会上良玉见到杏春,兄弟两人相见悲喜交加!良玉告诉杏春,他的姐姐就在邯郸大名府住着!杏春也告诉良玉自己就和老亲娘一起住着!良玉知道了母亲安好!心里很是高兴!

异日御史大人把老夫人和两个女儿杏元云儿都带到任上来了!陈尚书知道了儿子金榜题名得中榜眼!大庆三天!陈尚书和郑御史还有良玉的舅父刘义汉共同商量,在邯郸大名府建造一座大庄园,几家人生活在一起!

杏元那日从邯郸大名府赶来,回家见到了分别三年的母亲,自然是母女相见各外亲!几家的母亲见面又是说不尽的亲热!热闹了一月有余,庄园建造好了,各自又要搬家就要住在一起了!

这便是:否极泰来共甘甜,欢欢喜喜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