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子郑板桥的60大寿对联,韵味十足


郑板桥是清代的大才子,是“扬州八怪”之一,书画和诗文,都是响当当的水平,是读书人很崇敬的一位人物。他在60岁大寿时撰写一副对联,很长,但仔细研究,对人启示不凡:

郑板桥的楹联功夫非常高,写的对联都是精品,被很多人高价邀请写对联。但是如果郑板桥看不惯那个人,就算是再多的钱,他也不会给人家对联墨宝。

郑板桥有一首诗,借用了茶壶的形象,讽刺那些眼高于顶、各种和别人闹矛盾的小人:“嘴尖肚大柄儿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可以说非常贴切。

在郑板桥六十岁的时候,他给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闻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枚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首对联真的意韵十足,非常经典,含有郑板桥六十年的生命感悟,就像是一个智者在跟大家阐述他的人生经验。

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通俗易懂,一点不深奥,但内涵丰富深刻。

上联“三余”,就是说口袋里有点余钱,坛子里有余酒,缸里有余粮。如今的退休老人,丰厚的退休金,还是足有“三余”了,不说“小康”,也将趋近了。但郑板桥“三余”之后还要“取数页赏心旧纸”,作画,吟诗,“兴要阔”,高兴时豁达,“皮要顽”,老人有顽童心态,“五官灵动”耳聪目明,活到六十岁还如少年。

这里包含了老人生活态度,除应有一定物质水平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宽阔,有所追求,有所爱好,一切听其自然,活得潇洒,活得自在,活得欢快。

下联“三俗”,超凡未必,但“脱俗”必需,不要烦恼,不要世俗,还是一个生活怡然自乐之心态,“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无一定陈格,听其自然,随心所欲,力求“一日清闲似两日”,这种心态多难得呀,活一天比人家活两天还舒坦,还自如,还开心。这么一算,60大寿不是已达120岁高龄乎?

一副寿联,看出了郑板桥的胸襟和气度,也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郑板桥不愧是大才子,这样的一副对联,真的让人拍案称奇啊。

郑板桥一生家境贫困,但他生活态度一直豁达乐观,超凡脱俗,淡泊名利。此对联虽长,却有丰厚哲理耐人寻思,实乃修性养生之作也。愿吾辈老人努力领悟并付之于行,至要。

郑板桥在清代为官,活到72岁,在那个医疗事业很差的年代,能有“古稀”之龄,当属长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