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文庙位于县城西南隅文化区东段,今城关二中院内,是过去县学所在地。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志记载,襄城文庙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规模难以稽考。金初遭兵火之后,几乎成为废墟。明洪武二年(1369年)扩建重修后,于文庙中设立县学,逐步成为名闻中原的一处儒学名校。时院落五进,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左右对称。中路建筑有:中门(石坊)、泮池、大成门、先师殿、敬一亭、明伦堂、教谕宅;右路主要建筑有:学儒门、启圣门、东庑、礼门、奎壁、克已斋、训导宅、井房;左路主要建筑有:射圃门、墨香亭、西庑、凉亭、义门、复礼斋、训导宅、宰牲堂。同时,新凿外泮池,弥补了原有之不足。
至嘉靖十四年(1535年),知县王德纯(湖广罗田人)于文庙设立新街,择每月二、四、七、九日起集成市,一方面,使儒学理念熏染市井百姓,一方面调剂繁荣县城贸易。万历十三 年(1585年)知县王承统(山西蒲州人)在离任前于外泮池之南建“聚奎壁”(俗称琉璃影壁)。
为倡导文风,明天启四年(1622年),当地又于文庙东侧百米处建文昌阁一座。文昌星为天上星官名,又名文曲星,是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其建成凸现出襄城人企盼士子金榜高中、领先神州的美好愿望。阁高约15米,方阔约7米,共有3层,每层立明柱4根,高大雄伟,古朴典雅。第一层,红石砌成,开设四门,分别通向阁东、阁西、阁南、阁北四街。阁顶为穹庐形,外为四坡挑角,角系铜制铃铎。内悬彩绘木雕飞龙一架,摇头摆尾,怒目伸爪,是稀有珍品。阁下东北角水井一眼,平时临井探望,可见井中有龙戏水。汲水时,桶及波面,龙匿井里,桶启波平,飞龙重现。无名工匠依据弓杯蛇影原理创建的奇观使人赞叹不已。
清初,由于襄城文庙在社会上享有的威望,加之一批民间贤达和地方官的极力荐复,又得到快速发展。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知县杜溥修大成殿。并对所存殿堂进行取舍改建,与全国文庙建筑布局、名称、格调、内涵相贴近,使文庙得以修葺与扩建,形成东西宽118米,南北长192米,占地面积22656平方米的宏大规模。当时,又于聚奎壁前,修杏坛一座与“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大牌楼及棂星门和“杏林春色”、“桂苑秋香”二座石坊,并于明伦堂后建成藏置儒家经典史籍的尊经阁、祭祀莅襄名臣与本邑鸿儒的名宦祠、乡贤祠。重要的是在大成殿后东北隅,建正殿三楹,内供奉孔门孔子以上的五代世祖。整个文庙,殿阁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建筑重檐飞甍,规模宏阔,民族传统文化十分浓厚。
泮池是文庙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学生员读书诵诗的上好去处。襄城文庙泮池呈月牙形,俗称月牙池。其不但体现孔子当年在泮水读书,勉励后人勤奋读书之意,还蕴含鼓励襄城学子跳跃龙门,月中折桂的浓浓深情。台湾女作家郭晋秀于20世纪90年代在其文章《月牙池畔》中回忆当年在襄城县学读书生活说:“月牙池,呈半月形的池塘,有石栏相围,在文庙大成殿的对面。”“月牙池有水,水畔有柳,绕池有石栏,那景色很美,那校园好宽广”。认为月牙池是她“心中永远拥有一片纯真超俗的去处”。
随着时代的风吹雨打,文庙石坊、碑刻、廊庑,前后月牙池及大部分殿阁亭堂已废,现仅存大成殿、聚奎壁两大建筑。
大成殿修建在一座高1.5米、长19.6米、宽15.4米的砖石基座上,显得神圣肃穆,成了文庙的代替符号。殿面宽5间17.8米,进深3间12.45米,前墙中有4柱4窗。歇山顶式的屋顶上,9脊8坡,瑞兽分列,上覆琉璃瓦,金碧辉煌,耀眼生辉。
殿前台上有松柏三棵,大都在10米以上,树冠丛拔阴浓,新枝簇簇,葱郁如盖,给文庙增添了浓厚的感染力。殿中孔子与儒学四圣: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过圣子思、亚圣孟子的塑像已不存,但到此殿者,无不肃然起敬,一种“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的情感随之而生。
聚奎壁之顶为挑山式,上覆琉璃瓦,壁高9.5米、长24.45米、厚1.63米。全壁由三组彩色砖雕组成,主体画面长13.25米,为“四龙戏二珠”,东西两侧分别为“麒麟望月”和“双凤朝阳”图,下饰云雷纹,花草鸟兽图案。整个图面色彩协调,气势雄伟,雕琢细腻,刀法遒劲,云海翻浪,蟠龙腾空,麟舞凤翔,跃然壁上,实为古建筑中浮雕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