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也是乡土文化的根。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祠堂的内涵在悄然改变,祠堂以其独特的存在演绎着现代文明。
看历史
80多个祠堂至今保存完整 大多有过落魄“身世”
在楚雄市东华镇,现存完整的祠堂有80多个,分布于11个村民委员会。
东华镇祠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要数朵基村委会木兰村的高氏祠堂,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高氏祠堂门外有一棵古老的黄连茶树,树龄甚至比祠堂历史还久,祠堂的围墙使用青石砌盖,斑迹驳驳,却透漏着古朴的气息,院落里有4棵古树在顽强生长。高氏祠堂从文革后废弃,年代久远已破旧不堪,但整体的结构还很完整,所有的建筑未经修缮,原模原样保存至今,目前还会有零散的族人来上香。
位于寺登村内的董氏宗祠是修缮最好、最具特色的祠堂之一。董氏宗祠始建于1754年,占地约1500平方米,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明朝建筑模式,初建成时外观雄伟、庄严典雅,飞檐斗拱、雕龙画凤,祠堂对面还建有古戏台。董氏宗祠曾是寺登村小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82年以前,曾作为该村学堂,后因年久失修,房屋多有倒塌,几近颓废。自2002年10月起,由董氏族人推举族中有名望的长者,遍踏州境,寻访董氏宗亲,董氏后人捐资6万对宗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翻修,2005年7月,该宗祠已基本恢复原貌。
从董氏祠堂的楹联“宦游南滇士诵文章民颂政 业落威楚翼燕子孙志谋承”可以推想当年该宗祠落成时的气派。修缮后的董氏宗祠,大门外观依然华丽多彩,房檐上的鸟兽虫鱼栩栩如生,如意、葫芦、祥云等线条丝丝分明,木雕、石雕、彩绘等工艺精湛,无论从工艺手法还是图案内容,无不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董氏宗祠对整个董姓家族来说,如一件华丽的古董艺术品般存在,很难想象它曾有过落寞的“身世”。
看变迁
岁月侵袭曾退出历史舞台 新时代祠堂获“重生”
东华镇的多家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被拆除或重建成学校、粮站等,还以祠堂的面貌保留下来的已很少。祠堂还存在的,祭拜先祖的习俗至今没变,新时代又赋予了祠堂新的生命力。
一些不同姓氏的大家族,会合建祭祀场所,例如,新柳村委会新街村就有一座武庙,2012年被公布为楚雄市文物保护单位,新街武庙又称关圣庙,始建于清朝,总占地面积615.48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门楼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巍峨。曾经是村民们祭祀的武庙如今演变成当地群众休闲、娱乐和组织文化活动的集中场所。
新街村的村民每年春节都会集中到武庙,精彩的演出会在古戏台上准时上演,正月十二大家会到武庙祈求平安,敬老节也会在此举办文娱活动,还是开办红白喜事的场所。武庙两侧的房子看上去还很新,已是现代建筑的模样。“2009年开始翻修,建成了现在的老年活动中心,我们这里成立了6支文艺队,吹拉弹唱样样精通,1个月左右就要组织一次活动,大家聚集在武庙打牌、唱歌、跳舞,好玩的咧!”武庙的管理者说。
看意义
祠堂传播和谐家风思想 是乡情所在
东华村委会小卜鲁村的李氏祠堂有200多年历史了,现如今有些破旧,但仍然整洁干净,原来为了保持祠堂的整洁和香火,专门设置有人来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和打扫上香。村民李德宪指着一句祠联“尊祖敬宗源和睦相处万事兴”说:“祠堂对于我们来说,是神圣和庄严的,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和睦友爱的家风作为族人的后辈应传承与保护,让古老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家族的人越走越远,外出创业、打工、学习,大家见面的机会只等逢年过节。小时候,不明白祠堂的意义是什么,长大了才明白一点,它不仅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兴盛,还是族人促进感情的纽带,每年清明、正月祭祀时,大家都汇聚到祠堂里非常热闹,还有婚丧寿喜大家聚在一起,邻里的感情也加深了。”村民李明海说。
“2012年董氏祠堂面临倾倒,后来族人大会讨论,一致同意修复大门,于是召集全体族人齐心协力,用了10个月的时间修复原貌。2015年后阴沟又淹水,族人们知道此消息后都自觉捐款修理。祠堂的存在可以团结众人的力量,它始终有一套隐形的章法约束着族人,我们后辈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祠堂。”董氏祠堂的族长董桂明说。
走过东华镇的一村又一村,那一个个或破败或华丽的祠堂立在每个村的中心,被村村户户簇拥着,它像一个老者守望着每个大家族,把大家的心一直紧紧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