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8个古村落


聊城关山村

在东阿东南隅有这么一个村子,至今仍保留着连片的石头房子,这也是聊城现存仅有的石头建筑古村落,这个村子就是关山村。古村落村东、村南两面皆被黄河环绕,历史上这里还被两座山夹在中间。就是玉皇顶、凤凰山,均为泰山余脉。而如今,耸立的山峰已经难寻。

关山石围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石头村落,相传万历皇帝随师于慎行路经与此,曾为建造石围搬过石头,并赐名关山,关山也就有了万历关山一说。

依山傍水是所有国人理想中的人居模式,聊城身为水城,小桥流水时常见,山却是没有一座。

其实在一马平川的聊城,历史上是有关山、鱼山、位山等泰山余脉的。在东阿东南隅的关山村,至今仍保留着连片的石头房子,这也是聊城现存仅有的石头建筑古村落。

东阿关山村古村落留存的百米长石围,见证兵荒马乱的年代,墙里墙外村民与匪徒的拉锯;北大门,上书“中和”两个大字。

拾级而上,胡同两侧是古朴的青石墙,石块一层压着一层,缝隙由小石片塞住,不用石灰水泥。大石块、小石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走进曲曲折折的胡同,几十座石头房子杂乱地分布其中,一户的院子往往与另一户的屋顶相齐,宛如进入一座石头迷宫。

胡同不是正南正北走向,而是曲里拐弯,宽窄不一,窄处只能容纳两三人并行。

石墙有半米多厚,只在内层涂抹一层泥巴,以挡风御寒,居住其中,冬天还是有些冷的。

关山石围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石头村落,相传万历皇帝随师于慎行路经与此,曾为建造石围搬过石头,并赐名关山,关山也就有了万历关山一说。

古村落村东、村南两面皆被黄河环绕,历史上这里还被两座山夹在中间。就是玉皇顶、凤凰山,均为泰山余脉。而如今,耸立的山峰已经难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为了生计,开山卖石,于是,山变成了平地甚至深深的坑。孤留于世作为见证的仅有聚集一起的30多处石头建筑民居。

斑驳的古围墙,见证了该村的百年沧桑。绽放的槐花又给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每逢夏日,北大门的门洞里都会聚集前来乘凉的老人们,手摇蒲扇,闲话家常。年轻人则大多离开了石头房。

据说夏日在此凉风习习,槐花飘香如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圣地。

聊城苫山村

苫山村位于东阿县刘集镇,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其东为大清河,西为京杭运河,鱼山(曹植墓所在地)、关山、子路山、玉皇山等山与苫山为唇齿。曾经出土过汉代古墓,并证实至少从汉代开始,苫山就有居民村落。苫山村南临黄河,地处偏僻,至今仍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遗迹。

明清时期,苫山村人才辈出,科甲相继,这在明代科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一门父子三进士”说的就是这里。明朝时东阿县曾一共出过17名进士,而村中三个名门望族就出了五名,著名的礼部尚书于慎行就是其中的代表。相传,于阁老的外祖母刘氏当时就在苫山村,由于家境贫寒,自小便跟从祖母生活,至今村东还保留有刘氏祠堂,院内古槐两棵,石碑一块,主要记述了当时刘氏祖人买地建祠的历史故事。

苫山村历史悠久,早先居民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便依山而居,渐渐形成苫山村。传说,苫山石佛寺院内有“部落井”,早在氏族社会已有原始人部落。考诸历史,春秋时苫山村为巂地。现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石佛寺,三关庙,刘氏祠堂,刘氏大院和李濠墓。

村中还保留有许多寺庙道观,佛教、道教、儒教在这里交流碰撞,融会贯通,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位于村西,始建于晋代的石佛寺,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原本香火旺盛的寺院早已不见踪影,现今唯有三间面临坍塌的“大雄宝殿”和残坏的石碑被保留了下来,碑文楷书阴刻清晰可见,仿佛也在向人们昭示着它往昔的辉煌。除了石佛寺,三官庙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坐北面南,砖石结构,灰色瓦片,抬梁式硬山建筑矗立村内。

村中从古至今保留有崇尚礼节,讲究仁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处祖上留下来的四合院内更是如此,虽然饭菜简单,但细心的照顾却让老人晚年备感温暖。

苫山村浓郁的书香氤氲着整个村子,村中倒塌的石碑、记录村史和家族迁徙的《苫山村志》、历史悠久的古巷,一切的一切无不透露着文化给这个古村赋予的特殊气质,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苫山村是中国古村的典型缩影。

聊城鲁庄村

在阳谷县石佛镇,有一座独具特色的村庄,名叫鲁庄村。之所以称其特色村,是因为这里至今留存两千年历史的古法造纸术。相传,东汉宦官蔡伦被贬后曾留居今阳谷鲁庄村,他的古法造纸术也得以在此世代相传。

据《汉书》记载,东汉元兴元年(105年),宦官蔡伦被贬至谷城(今阳谷城),在此传授造纸技术,后人称其纸为“蔡侯纸”、“谷纸”。在鲁庄村,有一口蔡伦井,至今保存完好。相传,这是蔡伦为方便取水造纸专门挖的一口井。鲁庄造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紧靠聊阳路,鲁庄村西头,两通石碑有详细的碑文记载,一块是“造纸祖师蔡伦纪念碑”,另一块是鲁庄张氏祖先碑。

在聊城市的阳谷县,有一个这样的小村庄,还沿用着近两千年的蔡伦造纸文明,村民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这就是鲁庄村。鲁庄村曾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鼻祖蔡伦生活过的地方,蔡伦向村民传授造纸技术,后人称其纸为“蔡侯纸”“谷纸”。村民尊奉蔡伦为祖师,沿用蔡伦的传统工艺造纸,村中还完整地保存着当时蔡伦为造纸而开凿的“蔡伦井”,当年轧纸所用的石碾也见证着这个村庄的沧桑变化。

鲁庄村,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文化沉淀的村庄,也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逐渐显现自己的文化魅力。

聊城迷魂阵村

“迷魂阵”村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北6公里处。是一对奇特的小村庄。南村叫大迷魂阵,北村叫小迷魂阵。大迷魂阵村小,而小迷魂阵村大。迷魂阵村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被称为中国军事文化的“活化石”。

相传,这个村子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智擒庞涓的古战场。那时,孙膑和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研习兵法。后来,齐魏相争时,孙膑在阳谷的地面上摆出了迷魂阵,困住了庞涓的大军,还故意在阵的西南方开了个小口,放走庞涓。庞涓逃出后,以为自己脱险了,没想到却进到孙膑的另一个迷魂阵里。最后,在马陵道口,庞涓兵败自杀,孙膑从此名扬天下。后来,人们就在这个地方按孙膑布兵的格局建房子,迷魂阵村由此诞生。

聊城七一村

阳谷七级镇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明清时期,是一个商贾云集的集贸重镇,因古运河码头曾建有七级台阶,故而得名。老七级镇原为大镇,后分为七一村、七二村和七三村,现在的七一村所处位置便是老七级镇的镇中心。现存的完整明清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七一村,至今仍有一条保存完整的古街。

在一块石碑上,对七级运河古街有详细的记载,它始建于明代,与七级码头相连,街面为石板路,东西街长220米,南北长300米,宽4至6米,明清两代重要的商业街区,现保存明清、民国及文革时期建筑22处。

聊城海会寺村

海会寺位于山东阳谷城,修建于康熙年间,是元代礼部尚书的故址。整个建筑糅合了清代典型的庙宇和会馆的风格,是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聊城北马陵村

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魏将庞涓讨伐韩国,韩国向邻邦齐国求救。齐国国君任命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孙膑用“减灶”之计诱引魏国太子申和庞涓等人进入地势复杂、易攻难守的马陵道,被埋伏在马陵道之中的孙膑兵士,万弩齐发,大败魏军,太子申被掳获,庞涓自杀。

马陵分为南、北马陵两个自然村。马陵纪念馆、碧霞祠等位于北马陵村。北马陵村目前也被山东省住建厅评为了“省级传统村落”。据说是在先秦时期,在村里居住的以姓马居多,加之当时地形多以土丘、沟壑为主,后遂取名马陵。

聊城魏庄村

魏庄村,位于距东阿县城3公里处的姜楼镇,前街街中央矗立着两座巍峨壮观、造型精美的仿木结构的石牌坊,这就是建于清代的节孝坊和孝子坊,两坊相距16米,全部用上等的青石料雕琢、筑砌而成,是难得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节孝坊,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为魏庄村一位雷姓的寡妇所立。该坊面阔7.2米,建筑结构2层3间4柱,顶为歇山式,顶有石垄,脊两边有龙吻,正脊柱有葫芦状石雕,楼角原有小狮子脊兽,沿下雕有椽、垂柱和斗拱等仿木构件。

孝子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为孝子魏惠饶而建,旧《东阿县志·古迹志》有载:"在魏庄,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为孝子魏惠饶建"。该坊面阔6.8米,高6.6米,建筑结构为3间4柱,柱顶端有一石狮,为蹲式。

魏庄石牌坊是清康乾盛世的产物,是存世不可多得的石砌建筑物,其建造目的主要是颂扬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和孝悌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清代前期的石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