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六月六晒龙袍与66岁吃块肉习俗


农历六月六,安阳东部有一种风俗叫“晒龙袍”,这种习俗由宋代沿袭至今。

啥是"晒龙袍"呢?六月六这天人们都要把衣服、书籍等拿出来晒一晒。据说 晒过的东西会整个夏天不生虫。每到这一天,不但民间老百姓将衣物搬出晾晒,就连寺庙中的和尚、道士、尼姑也要把道袍僧衣和经书搬出来晾晒。善男信女们便纷纷前去观看,也正为此,便在某些地方形成了庙会。

不仅如此,六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六月六这天,人们还有赏荷的习惯,十里八乡的男女会一起涌到有荷花盛开的地方,去观赏荷花的美姿.女青年会故意指示男友下水摘荷,并要赠送于己,以表示爱情。这些不仅在安阳东部,而且在整个华北也成为时尚,十分盛行。

勤劳善良的安阳人深谙世故,讲究情义和礼俗。农历六月六日,不仅是民间百姓将衣物搬出晾晒的好时节,安阳东部还有这样一种风俗,即这年六十六岁的老人,都喜好在这天过生日(因为在旧时,能活到六十六岁的老人不多),要在晒衣物这天好好地庆祝一番。故民间有“六十六,一块肉”的说法.六十六岁的老人吃这块肉时,要倒坐在门槛上吃,据说这样倒坐着吃了肉,还能再活六十六,意思是指望自己长命百岁。

豫北一带民间,在老母亲66岁生日那天,出嫁了的闺女要回娘家去给老娘拜寿,带去的礼物也是一块大肉,这块肉虽然很平常,却很有讲究,他必须是一刀割来的,不添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也不讨价还价,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群众一般都这样说“六十六,吃块肉”。

那为什么非要这样呢?这是啥说法呢?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姑娘叫秀姑,出嫁到很远的地方,她非常想念家乡,特别思念生她养她的老娘,可是路太远,结婚七八年了,没有机会回去探望。

这一天,她屈指计算了一下,老娘已经66岁高龄了,心想:老娘年纪大了,再不回去看看,恐怕这辈子就见不着娘的面了,就和公婆丈夫商量,要趁老人“六六”大顺之年,回去看望一下,以报答小时侯老娘一把屎一把尿哺育成人的大恩大德。

公婆和丈夫听了媳妇的话后,觉得有理,娘生儿女,纵然相隔千里,也有藕断丝连的感情,媳妇进家十几年,十分勤快贤惠,一次娘家都没回过,确也该回去看看老娘了。公婆问:“你给老娘带点啥礼物呢?”媳妇想了想说:“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我看还是偿还老娘一块肉,用这块肉报答老娘的生身哺养之恩吧”。

第二天,绣姑带着夫君去集上割肉。卖肉的听说他是要带回娘家的,就选择了一块肥瘦均匀的好肉,一刀割下来,说:“有多少算多少吧,去下来显得少,不好看。添点呢,又零碎,路上不好带.”她也不讨价还价,也没计较斤两,拿着肉就上路回家看老娘去了。

秀姑夫妇告别公婆,朝行夜宿,急急赶路,回到娘家那天,正是老娘66岁生日那天.街坊邻居看见她回来了,十几年没见面分外亲热,就问她:“你娘过生日,给你娘带啥好吃的来啦?”

“我带来了一块肉,这里还有我家公婆给娘的绸缎布匹”。

众人听后都说:“女儿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这么远还给老娘送肉过生日,作娘的真有福气,作闺女的孝顺诚心可见。

这件事被传开后,人人都夸闺女好,远村近邻出嫁的闺女也都想受到父母的爱戴,受大家的赞美,就都在老娘66岁生日那天,争相给老娘送块肉。从此以后,66岁吃块肉的民间习俗就这样沿袭至今,广大的城乡便做为孝敬父母的习俗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