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阁老(魏裔介)是何许人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已归隐故里柏乡的清初名臣魏裔介“家居十六年,躬课稼穑,循行阡陌,人不知其为故相也”(《清史稿》)。元旦这天,魏裔介撰书一副楹联,并贴在自家阁老府门楼上,联曰:“乌头宰相归林下,十有六年,常思乾乾翼翼;白发书生庆青春,七十一载,宁忘战战兢兢。”随后,他即罹患牙疾,于当年农历四月初九丑时,正襟危坐而逝。这位“两代帝王师、天下文官祖”就这样在柏乡故里,在燕赵大地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魏裔介在康熙三年(1664年)晋升为保和殿大学士,人们习惯称其为魏阁老。又因其入阁时年仅四十多岁,须发皆黑,故时人称其为“乌头宰相”。

魏裔介(1616年-1686年),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清初重臣,直隶(今河北)柏乡人。魏裔介出生于书香官宦世家,少年聪慧,十五岁考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魏裔介三十岁,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工部给事中、迁太常寺少卿,后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累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升太子太傅。

自明代就废除宰相和丞相的官制,改设殿阁大学士,清代沿袭明制,明清两代的大学士都相当于前朝的宰相和丞相,世人也常称为阁老。魏裔介在康熙三年(1664年)晋升为保和殿大学士,人们习惯地称其为魏阁老。又因其入阁时年仅四十多岁,须发皆黑,故时人称其为“乌头宰相”。

魏裔介故里——柏乡,位于冀南平原,属邢台市。无论地域面积还是人口总量,实属一个小县。魏裔介是有史以来出生在这块土地上官位最高、成就显赫的大人物。他从大清王朝初期开始,穿越时空三百多年,盛名不息。

魏裔介在朝25年,辅佐顺治、康熙二帝,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度过了大清开国后“南战北乱”的艰难时期,在清初的政事、国计民生、军事谋略、思想理论、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柏乡老城馆驿坑东行,穿过南北大街,柏乡县政府原驻地周边区域叫秀才营,这里是魏裔介的老家,其名字的由来与魏阁老有着密切的联系。秀才营里曾建有一座阁老府,是魏裔介辞官回到柏乡后的居住地,门口的门墩、上马石等一应俱全。据传,康熙皇帝南巡路经这里,特召魏裔介相见,并关心地询问归隐后的境况,魏裔介答道:“教子侄读书学习,以备国家选用。”皇上听后非常高兴地说:“经夫子所教的孩子都是小秀才。”皇帝金口玉言,从此,魏家的子孙不必经过考试即为秀才,魏公居住的地方便被称作秀才营。

据河北省社科院史学家、魏裔介第十二代嫡孙魏连科先生回忆,他小时候还看到过阁老府门前的上马石,现在阁老府已杳无踪迹,皆成农田。还有一座魏氏祠堂,年久失修,后来拆除了。

魏裔介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热爱家乡的崇高品质,自年少时便显现出来。

魏裔介自年少时,即有着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热爱家乡的崇高品质。明崇祯六年(1633年),他十七岁。当时,晚明社会处于崩溃边缘,有流寇作乱,攻打柏乡。知县懦弱胆怯,不敢抵抗,欲弃城而逃。魏裔介父子挺身而出,劝阻知县放弃逃跑念头,一起率城内军民奋起抵抗,最终将流寇挫败,城内百姓转危为安。

魏裔介入仕在清初,其时是一个特殊时期。明朝覆亡后,面对战乱刚过灾荒频发的现状,清朝的统治者需要出台有利的政策措施来稳定军心民意。在此背景下,魏裔介身为朝廷重臣,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内赞政典,外筹军务,皆中机要。清朝初建,各种朝章制度尚不完备,对此,魏裔介提出不少建议,完全关乎朝廷的典制。

魏裔介出身农家,入朝为官后非常关心民间疾苦。顺治十六年(1659年),他任太子太保总宪大夫时,一天行至北京南郊,见有数百黎民相聚痛哭,便上前详细询问其缘由。原来南郊打磨厂一带的土地、房屋被跑马圈地所占,并限期迁移他地,造成成千上万户人家无处安居。他安抚了百姓,并将此情急速奏明皇帝。奏议称,京郊是国家的根本,黎民是保国的力量,倘若圈占了他们的土地和房屋,使其无法生存,势必聚众闹事,京城难得安宁,国家存亡难保。皇帝阅奏后,便传旨“免圈京郊土地”。

顺治十八年(1661年),魏裔介奏请皇帝要“省刑法,减赋税,培国本,恤民力”,奏称“天下初定,民之疮痍呻吟未息,犹如初飞之鸟不要拔其羽,初植之树不可摇其根”。顺治帝十分重视这项建议,旨准免农税五百万两。是年,顺治帝去世,魏裔介奉旨带领钦天监诸臣前往遵化,多次骑着马来往穿梭于马兰峪、狼儿窝、龙洞峪等处查勘地形,最终将世祖皇帝的陵寝地选定于此,这就是著名的清东陵。

历史上做过帝师的人本来就很少,何况他为两朝帝师。魏裔介的学识和胸怀可见非同一般。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从这层意义上说,魏裔介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值得研究和挖掘。

魏裔介一生经历了从明朝覆亡到清廷建立的时代变迁,为官几番起伏沉落,可谓饱经沧桑,尽尝甘苦。

魏裔介从顺治考取进士,历顺治、康熙二朝,在顺治朝,魏裔介在仕途上可谓顺风顺水,春风得意。进士及第后仅用十二年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年仅四十二岁。在提拔该职时,顺治皇帝特意单独召见他,作任前谈话:“此番擢用,出朕之意,非他人荐举,不可听人引诱,须力破党羽之习,以副眷注。”并赐御制画作一幅、马一匹,魏裔介感奋不已,矢志为公。顺治帝此番话表明他十分赏识魏裔介的才干和品行。魏裔介牢记此嘱,“侃侃立朝,不引援,不结党,退朝之后,闭门读书,门无私谒”。

但魏裔介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屡遭挫折,其中大的挫折有三次。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左都御史位上,因奏请“更定职官世袭制度”,触犯朝臣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顺治帝为了维护有功之臣的政治利益,也大为震怒,将魏裔介革职,戴罪留任。

顺治十七年(1660年),魏裔介弹劾刘正宗、成克巩“欺罔附会诸罪”,顺治极其恼怒,反责怪他举劾迟缓,于是将三人一起革职。第二年,康熙继位,又恢复原职左都御史。康熙二年(1663年)加太子太保,升吏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年),再升内秘书院大学士。

魏裔介仕清以来,多次担任科场之职。康熙九年(1670年)二月,他所主持的会试被誉为“文体一变”“得人最盛”。魏裔介也因此名盛一时。但是,时隔不久,这次会试却成了他再次遭参的引线。是年五月,御史李之芳首先举劾他在此次会试中派家人向被取为中上卷的二十四人通风报信。其次,弹劾他与鳌拜亲信班布尔善勾结专权害政,并有意违反朝廷制度,使其在朝亲属均得升转。而吏部都察院在“会勘”后也奏明,李之芳所参其亲属升转诸事“皆实”,其他则毫无实据。魏裔介因而免罪,不久,又将他补授为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魏裔介经过种种官场磨难,便萌生退居林下的念头。他抱定“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的宗旨,于次年正月二十八日上疏告病还乡。康熙并没有执意挽留,随即应允。是年,魏裔介仅五十六岁,离京时,朝廷内外同道、挚友及百姓为其送行饯别者达数百人。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初九,魏裔介病逝。时人曾说,自宋朝欧阳修以后,他是唯一的先为谏臣、后升宰相、历职长久并“展其嘉漠”之人。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将他同并称“二魏”的另一名臣魏象枢(山西蔚州人)作了比较,认为“其相业胜蔚州多矣”。

历史上做过帝师的人本来就很少,何况他为两朝帝师。魏裔介的学识和胸怀可见非同一般。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从这层意义上说,魏裔介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值得研究和挖掘。

魏裔介逝前,曾遗命家人将杨犹龙的《吊武侯诗》刻于自己的墓石之上,诗云:“定军山下路,丞相有孤坟。故国空流水,荒阡足暮云。君才自十倍,天意竟三分。行客年年过,莺啼不可闻。”该诗字里行间充满着莫名的无奈和悲凉,其实,这正是魏公久历仕途沉浮,最后终老故里的真实思想写照。

魏裔介死后,康熙皇帝派官员奉白银千两代御祭葬。他的家人想为其申请谥号,可康熙皇帝以其“为人强悍,居乡多事”为由,迟迟不给魏裔介赐封谥号。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冬,康熙帝玄烨巡幸陕西归途中,驻跸柏乡阁老府,“圣祖幸陕,驻跸太傅第,眷念旧臣”,此时魏裔介已离世十七载。

清雍正年间,魏裔介获准入贤良祠。清乾隆元年(1736年)遣官祭祀,直至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皇帝念及他为大清立下的功绩,追谥“文毅”,并“御制碑文表其墓”。

魏裔介有一句名言:欲当大事,须是笃实。想要做大事,必须踏实,只有踏实做事,才能做成大事。这是一种非常质朴、务实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深。

魏裔介作为一代名臣,政治功绩自不必言,可其文学成就却好像被耀眼的政治光环所遮蔽,其实不然。魏裔介在清初文坛上是一位十分活跃的重要人物,他天性好学,至老不倦,一生著述很多,而多数则完成于退居林下,回归故里的最后十六年里。

他曾担任《清世祖实录》总裁官,因其功劳被加授太子太傅。他崇尚程朱理学,作品涵盖文学、史学、理学、道统诸类,且触类旁通,相合相融。他的诗学以陶渊明为宗,文赋则推崇韩愈等人。著有《屿舫集》《昆林小品》《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希贤录》《易经大全纂要》《四书大全纂要》《四书精义汇解》《四书朱子全义》《孝经注义》《重刊千禄字书》及《兼济堂文集》等40多部。其史学代表著作《鉴语经世编》论断了上下数千年的“成败得失”,主张读书必读史,但不必“随古人论断为是非”,而应验古知今,以求济世。

《兼济堂文集》作品内容广泛,数量众多。其中奏疏“内赞政典、外筹军务”、关乎国家大体,序文尽显才学,一目了然。与魏象枢、孙奇逢等人的论学书札相比则流露出他的学术思想和交际理念。尺牍和传,都是魏裔介为其友人及各界人士所写传文,名儒大士的言谈举止、风度气韵、品格情操跃然纸上。墓志铭字里行间,充满凄婉哀伤情绪。碑文、祭文,多奠挚友,痛惜而慨叹人生。另收入论、记、说、跋、辨、启、策问、檄文、志、赋等两卷,内容细微、翔实。该文集是研究魏裔介学术思想的重要典籍。

魏裔介去世二十年后,其少子魏荔彤任福建漳州知府,聘请当地学者詹明章为其父著述编一选本《兼济堂文集》(1711年龙江书院刊本)。2007年,曾参与校点《二十四史》的魏连科先生点校出版了《兼济堂文集》(中华书局上、下卷)。

魏裔介在著书立说之余,身着布衣,到田间地头劳作,在阡陌沟垄上漫步穿行,乡亲们经常见到他,却不知道他原来做过阁老。《清史稿》载:“家居十六年,躬课稼穑,循行阡陌,人不知其为故相也。”这充分体现出他耕读传家的理念和朴实低调的处世思想。

魏裔介有一句名言:欲当大事,须是笃实。想要做大事,必须踏实,只有踏实做事,才能做成大事。这是一种非常质朴、务实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深。柏乡、宁晋等地民间流传俗语:宁晋猴,柏乡牛。这并不是一句贬义的话,相反是褒义。“猴”并不代表刁钻奸猾,而是聪明、智慧。“牛”也不代表牛气、傲慢,而是朴实、肯干。这种淳朴民风的形成也恰恰跟魏裔介的思想暗相契合。

由魏裔介辈上溯,其魏氏世族代代崇尚读书问学,以科举入仕。自明朝正德年间,上祖魏寿因通晓经学被授以山东汶上县训导,到魏裔介四世祖魏谦吉、魏谦光之辈,家族勃兴,人丁繁盛,才俊辈出。明朝嘉靖年间魏谦吉中进士,魏裔介祖父魏纯粹,明万历时任知县,后升为山西道监察御史。父亲魏柏祥,明天启元年(1621年)考授县令。

魏氏家族先后走出了十二位文进士,一位武进士,举人十几位,贡生、秀才不胜枚举。他们中既有朝廷一品大员,又有地方政要。

岁月更替,时代变迁。自魏裔介诞辰400年以来,魏氏宗亲、后裔也延续了足有十多代,魏氏家族本来就是望族,在经过多代分支、迁徙过程中,虽生活地点不同,但仍为柏乡祖籍,依旧认祖归宗,寻根于魏公,如今魏氏家族依然保持着荣盛局面。

魏连科先生存有一套康熙年间刊刻的《柏乡魏氏传家录》复印本(共分四卷),这部四卷本传家录虽不太厚,却让人从中窥见当年魏氏家族兴盛的秘密。此《传家录》乃魏裔介之子魏勷在他去世后“熏沐敬辑”并刊刻,囊括家书之用,总录家风之教诲,传于后裔,以教后世。

2016年8月23日,由省社科院、省历史学会主办,柏乡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纪念魏裔介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魏裔介纪念馆、魏裔介墓园、魏裔介公园都是柏乡县积极谋划的历史文化产业和旅游项目。“东汉摇篮、名相故里、牡丹之乡”已成为柏乡县的三大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