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淳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地处“吴头楚尾”的江苏高淳,历史悠久,人文渊薮,民殷物阜。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高淳深受吴风楚韵的文化滋养,勤劳智慧的高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民间特色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

“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高淳“四宝”可谓家喻户晓;“石臼与龙女”、“卞和与望玉山”、“伍子胥与浣纱女”、“崔致远与双女坟”等传说流传千载;朱元璋、邢鹤、魏良臣等名人故事风趣生动……这些雅俗共赏的民间故事充分体现了高淳民间文学的绚丽多彩。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星移斗转,物是人非。许多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随着时光的流失,渐渐地被人们淡忘,或濒临消失。而传承至今的高淳民间故事,却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作为民间文学的载体,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了。

近几年来,县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了大量高淳民间故事,其中,“卞和与望玉山”、“伍子胥与浣纱女”、“崔致远与双女坟”等故事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淳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民歌民舞异彩纷呈。其中,东坝大马灯名扬遐迩;桠溪跳五猖、固城武五猖、砖墙打罗汉、阳江打水浒由来已久;长乐杨家抬龙、砖墙康龙气势恢宏;沛桥踩高跷、桠溪狮子舞、漆桥荡旱船久兴不衰;高淳阳腔目连戏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民歌《五月栽秧》从高淳水乡传到欧洲维也那艺术殿堂;曲艺“颂春”走进千家万户。

每逢新春佳节,高淳城乡到处锣鼓阵阵,唢呐声声,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活动此起彼伏,处处充满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不仅春节如此,而且在平时各种庙会期间,同样会有地方性民间表演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高淳有各种马灯、龙灯、跳五猖、踩高跷、打罗汉、打水浒、荡旱船、出抬阁、狮子舞、龙吟车、挑花担、采菱舞、蚌精舞、花扇舞、赛龙舟、送春等近百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多样、文化层之丰富,普及之广泛,在全国实属罕见,成为江苏省民间文化艺术的“富矿区”。

走进这个“富矿区”,绚丽多姿的高淳民间文化艺术,令人目不暇接。

锦绣高淳是一块出产民歌的沃土。千百年来,流传在高淳民间的大量民歌,犹如烂漫的山花,姹紫嫣红,芳香袭人。

高淳民歌,形式多样,曲调丰富,内容广泛。在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历史传说歌等六类。劳动歌是反映本地区劳动生产的歌曲。耘田歌、栽秧歌、放牛歌等世代相传。例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扬名省内外的《五月栽秧》、《采红菱》,具有浓烈的水乡韵味。众所周知,1966年,14岁的邓丽君凭着一首《采红菱》的演唱,一炮走红,而日后成为华人乐坛的巨星。据有关专家认为,邓丽君演唱的这首《采红菱》就源于高淳民歌。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淳劳动歌中,劳动号子是高淳民歌的一大特色。如打夯号子、车水号子、龙船号子、号声嘹亮悠长,具有劳动节奏感。京剧曲牌中的“高拨子”,就是来源于高淳的划船号子。“高”是高淳的简称;“拨子”就是划船拨桨,拨击节奏中夹唱叙述,最早被徽剧采用,后被京剧大师周信芳引用到京剧中。周信芳大师演唱《徐策跑城》中的“高拨子”,就是典型代表。

一些优美的情歌则表达了青年男女诚挚的爱情,在高淳最早流行的民歌是南朝时期的《华山畿》,载入《吴歌》,经胡适先生、钱南扬教授等名家考证,《华山畿》源于高淳。

大量仪式歌如上梁歌、送房歌、哭嫁、洗衣歌等,充分反映了高淳传统的民风民俗。

高淳民歌在演唱形式上,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在广袤的田野里,劳动之余引吭高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村头稻场上,山歌阵阵,笑语声声,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高淳民歌不仅在吴歌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也对徽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已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高淳曲艺“送春”,也叫“唱春”、“颂春”, 起源于明代的“村田乐”,从明清以来,一直传承至今,成为高淳民间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每逢新春佳节,送春艺人走村串巷,开展送春活动。一般是两人搭档,一锣一鼓,一唱一和。送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见之歌”,见啥唱啥;另一种是“坐堂春”,演唱长篇叙事诗。送春是高淳人民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现已列为南京市非遗代表性保护名录。

自古以来,高淳就有一句“出门山歌进门戏”流行语,这是对高淳人爱唱歌爱看戏最形象的概括。戏台多、唱戏多是高淳的一大特色。高淳的古戏台遍布城乡,据不完全统计,直至1958年高淳尚有28处古戏台。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戏台中有4处系省级文保单位。其中固城刘家陇戏台始建于元代,东坝戏台、沧溪戏台规模之大、保存之好,堪称江苏古戏台之最。

近年来,高淳农村不少地方又建起了新戏台,其规模不亚于古戏台。如:古柏镇的江张村戏台、砖墙镇的茅城戏台。一些农民企业家慷慨解囊,捐资兴建戏台。不仅如此,每当新春佳节,一直到农历三月中旬,高淳农村普遍搭建草台,邀班唱戏,可谓此起彼伏。省内外的京剧、徽剧、越剧、锡剧、黄梅戏等各路专业剧团纷纷应邀而至,往往一唱就是三、五天。据近几年统计,每年春天,高淳农村要唱300多场戏。当地百姓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享受着丰盛的戏剧大餐。这种在其它地区不多见的场景,被新闻媒体称之为“高淳文化现象”。

所谓草台戏,就是在村头开阔地带临时 搭建的戏台上唱戏,等几天演出一结束,戏台就被随即拆掉。高淳人搭戏台很有技巧,也很讲究美观、实用。其中,薛城花台极具特色。薛城花台始兴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薛城花台是用木料搭建的临时戏台,占地约210平方米,台面宽13米,进深16米,台沿口围有半米多高的栏杆,悬挂各种戏剧人物彩图,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为浮雕金花盘绕;台顶是一幅幅彩画排吊;台口上方用纸扎镂空彩屏拼联,绘有“双龙戏珠”、“十二月花神”等图案,称“五彩架”。尤其有趣的是“五架彩”中间悬挂一块横匾,从不同角度去看,可反映出不同字样:从正面看为黄金色“玉堂春”,从右侧看是紫金色“玉楼春”,从左侧看则为银灰色“玉树春”。五架彩屏的上方是“五凤楼”,花团锦簇,金碧辉煌。在戏楼中间,用彩屏分隔前后台,有四个出进场的彩门,上书“出将”、“入相”字样。花台的台柱,为金龙装饰的四门八柱,柱子上均贴写对联。

每当三月十八日举办花台会,都要聘请剧团唱戏三天。一时观众云集。不仅本县群众前往观看,就连苏、锡、常及皖南都有人闻讯而来。当地村民家家接待亲友,处处充满喜庆气氛。如今,薛城花台会已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世世代代的高淳人为什么爱看戏呢?究其根源,因为高淳是中国传统戏曲发源地之一。长期流传在高淳的阳腔目连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高淳阳腔目连戏是高淳地区独特的古老剧种。据考起源于元代,县内始建于元延佑元年的刘家陇戏楼可作佐证。自明、清以来,它流行于高淳乡村和皖南宣城、当涂等地。

高淳阳腔目连戏又叫“太平戏”,由做法事发展成舞台演出,宗教色彩较浓。高淳自汉晋以来佛道盛行,道观庙宇遍布全境,尔后演唱目连戏的戏台也应运而生。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唱众和,锣鼓节音,不被管弦”。

高淳阳腔目连戏以目连救母为主线,其剧本源于明代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高淳艺人在流传中进行了增删,并融入高淳地方习俗、方言、风情。现存剧本有清末本地僧人超轮手抄本《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不仅具有宗教性,而且具有包容性和地方性。阳腔目连戏在演出过程中与地方习俗相结合,掺杂了各种祭祀仪式。在唱腔上,结合高淳“高腔”,并吸收了“道士腔”和宋元杂剧中的戏曲声腔,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阳腔”,曲牌达140多种。在音乐上,吸收了大量高淳民歌,说唱均采用高淳方言,并运用帮腔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高淳阳腔目连戏的角色行当为:生、旦、净、丑、末、外。此外,尚有武行,专演“武场”。武场吸收了民间武术杂技,难度很大。根据现有资料,按师承关系可排查五代,第一代艺人为清道光年间高淳人袁胜、明春等。

如今,高淳阳腔目连戏正濒临失传之危。高淳县委、县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抢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化部门安排专项经费,组织专人开展对阳腔目连戏老艺人调查、资料征集工作,并对传承人采取保护措施。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现已恢复部分阳腔目连戏的演出,使中断六十年的阳腔目连戏重新搬上舞台,高淳阳腔目连戏现已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民间舞蹈在高淳民间文艺活动中占重要位置,且源远流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武兼备。高淳舞蹈大体可分为祭祀性舞蹈、娱乐性舞蹈以及武术性亚舞蹈。

祭祀性舞蹈在每年各镇较大的地方性庙会期间活动。桠溪镇祠山庙会有“跳五猖”;东坝镇端午节有“跳杨泗”、“跳鬼司”;圩区有“菩萨踏水”、“魁星点元”;古柏镇有“斗八怪’等。最为著名的跳五猖源于西周的宫廷傩舞,它是以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和道士、和尚为角色的祭祀性舞蹈。五方神分为五色红、黄、蓝、白、黑,各戴不同颜色的假面具,身穿不同颜色的戏剧袍,手擎刀枪剑戟。和尚,遭士也用假面具和穿僧道袍服。尤其是和尚的假面具,眯眼嬉笑,类似罗汉,引人发噱。舞蹈时和尚手摇大纸扇,在众神中穿插逗逐,风趣诙谐,非常喜人。舞蹈结构合理,有“邀请舞”、“朝礼舞”、“独舞”、“双人舞”、“群舞”等等。舞蹈伴奏乐器为打击乐和唢呐。舞蹈内容为和尚、道士邀请五方神,替地方驱邪消灾,祈祷四季平安,五谷丰登。跳五猖是桠溪镇保存的最古老的独有舞蹈形式。早在1985年就编入《中国舞蹈集成》(江苏卷)。

近年来,在县文广局和当地镇政府的指导下,跳五猖已建立了专门的演出队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现已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娱乐性舞蹈在每年春节期间和其它重大节日期间活动。有龙灯、大马灯、中马灯、小马灯、踩高跷、狮子舞、蚌仙舞、荡湖船、打莲湘等。在这些活动中,东坝的大马灯和淳溪镇长乐的抬龙以其规模宏大、形式独特而著称。

东坝大马灯起源于唐,盛行于宋,历千余年而不衰。东坝大马灯用竹制“马架”,外表用绒布制成“马皮”,并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形神兼备。大马灯一般由七匹“马”组成,表演时模仿真马动作奔跃,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小演员飞身跃马出征,在鼓点的指挥下,配以民间器乐,马队交替布阵,最后按“天下太平”四字笔画走阵收场,整个场面非常壮观。

东坝大马灯的表演人员都是东坝村村民,老少三代同台表演,世代相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它在内容上体现了高淳人民崇尚忠义的传统道德和对天下太平和谐社会的向往,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风情密切相关。同时,东坝大马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93年 ,在沈阳第三届国际秧歌节比赛中,一举夺得最高奖——金玫瑰奖; 1994年,晋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兰杯”“春节联欢晚会颁奖晚会”现场直播演出;1995年,为出席在宁召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区)经验交流会的代表们进行表演,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民革中央主席张怀西和各省、市领导给予很高的评价。2000年,参加在宁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节; 2004年参加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近几年,东坝大马灯应邀赴上海、广州、大连等地表演,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2008年,东坝大马灯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淳县的龙舞品种很多,计有抬龙、康龙、板龙、双龙、单龙等。其中,淳溪镇长乐杨家抬龙规模巨大,颇为壮观。

长乐杨氏为北宋靖康年间南迁移民,与“杨家将”有缘,具有爱国忧民的传统思想。传说南宋末年,杨氏世祖杨迁一倡导兴龙,带头募捐钱粮设龙灯会,并由巧匠杨义泰构设制作红、黄、青、白、黑五龙。杨家抬龙,原称板龙,其龙头、龙身、龙尾下均有木板托置竹扎布蒙龙身。木体分块连成24节,每节长约2米。龙头高达3米,全龙配齐,每条长约60米。每节龙身有6到8人更替抬舞。盘舞及仪仗、吹打乐队等均得千人左右,具有“势大、形美、声茂、律严”的特色。

杨家抬龙造型极为讲究,以三色龙分:黄龙头饰二冠,鼻形印信式。各龙头头部均用优美绸绫缝糊,且工艺精细。龙头头冠正面及侧面分别有扎塑戏曲人物,龙角亦装配别致,彩球、彩带披挂形成舞盘时间的飘拂流动线条。三龙整体龙头均有主体色调中的变化,极不类同。龙头成为极具观赏性的精美工艺巨制。舞龙者的装束亦考究协调,随龙三色分别着装,头扎英雄巾及鱼鳞裹腿,绣花布轻便鞋。

抬龙表演时,铳炮轰鸣,锣鼓、喇叭齐鸣,长者提灯笼领头,壮年持红绸珠、执缆把(竹片火把),红、白、黄三龙依次缓行。至舞盘场地,随着吹打乐器的音响、节奏变化,黄龙进行“打饼”(即“堆稻饼”之意,中途高潮出现),同时红、白二龙一左一右作圆圈快速穿游于黄龙四周。顿时全场全场表演达到高潮。

长乐杨家抬龙已有近800年历史,享有“龙重之冠”的美称。由于耗资麋费,至清咸丰年间减青、黑二龙,保存红、白、黄三龙。

改革开放后,长乐杨家抬龙从保守禁锢中走了出来,走进县城、省城,走上荧屏,重放异彩。现已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武术性亚舞蹈,主要有“打罗汉”、“打水浒”、“抛叉”、“打盾牌”等形式。这些形式宗于少林、武当。相传系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永丰圩筑成后,由山东移民传入。原是训练拳术、棍棒、刀枪等武术,后来逐步编成集体武打套路,且夹以杂耍,每逢冬闲和春节进行舞玩。改革开放以来,这类舞蹈活动广泛开展,由此高淳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砖墙打罗汉始兴于宋,盛行于明清,民国至今,以砖墙镇洪户村为代表,在高淳县圩乡绵延不绝。有单打、对打、群打等表演形式,其中以一“嘻嘴罗汉”多次出场穿插,插科打诨,主要以少林拳之一罗汉拳贯穿始终。表演“八字阵”、“一字阵”、“白手破枪”、“六路枪”等武打项目,以堆叠部分为高潮,场面壮观。2008年以来,砖墙打罗汉曾赴南京、上海参加国际性表演,载誉而归。现已列为南京市非遗保护名录。

流行在阳江镇丹湖一带的民间舞蹈打水浒,自南宋以来,世代相传,至今已有800年历史。

打水浒又叫梁山战鼓,即以水泊梁山英雄为题材的武术表演。或单人,或群体,或徒手,或使用刀,枪,剑,棍,进行武术表演。并根据水浒传的内容,编排武松上山,孙二娘开店、阮小二摆渡等戏剧性武打场面。每逢重大节日,便开打助兴,和叠罗汉等民间杂技配套表演,深受群众喜爱。由于使用真刀真枪,场面极为惊险壮观。在锣鼓的指挥下,各路英雄纷纷上阵,大显身手,表演出一套套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刀光剑影,异彩纷呈,令人惊叹不已。近年来,在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武功技艺进一步提高,多次赴省市参加表演,现已列为南京市非遗保护名录。

综上所述,高淳不愧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精神支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功在当今,利在后世。高淳人民有信心,发掘、整理民间传统文化,将民间文艺表演艺术加以策划和整合,形成整体综合优势,如组建高淳马灯表演队、龙灯表演队、高淳民歌合唱团等,使高淳民间表演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同时,将民间文艺表演与文化旅游、重大节庆相结合,让高淳民间艺术深厚的人文底蕴、鲜明的吴风楚韵特征,展现于时代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