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华元坑村 中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梅州五华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

五华县,旧名长乐县,广东省梅州市辖县,中央苏区县,是梅州的“西大门”,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

清末时,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西方传教士纷纷到中国来传教。然而,当他们进一步进军内陆时,却遭到了大多数当地民众的抵制与反抗,甚至被当地政府进行驱逐。

客家人片区则有例外,五华县便是其中之一。当时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治下的大田樟村,除了受到1852年从香港返乡的受洗基督徒——张复兴的影响,更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的客家人,保留了最原始的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即作为典型的多神论者,在信仰里多了一种“宽容”的精神,为接受基督教的传播与办学打开了一扇门。

因此,由大田樟村向外扩张的基督教势力,使得五华县成为了基督教巴色差会,进入广东内陆粤东北山区传教办学的第一站。

外国传教士来此布道,建教堂,办学校——中书馆,传播近现代西方文化,同时把在欧洲刚刚兴起的足球运动带到中国。不知不觉间,足球运动从元坑(又作源坑)的中书馆,这片中国南方的穷乡僻壤散播四方。

据《五华县志》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长布镇元坑教会创办了元坑中书院。并在其院内设置了长50米,宽32米的足球场,在球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踢足球。

经资深媒体人、广州日报体育新闻中心主任陈伟胜长期研究考证称,在《五华县志》上关于足球办学的记载,是目前中国史志上记载最早的足球教学记录。这使得五华县一举成为了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五华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足球之乡”、“文化之乡”而著称。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人迹可寻,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置县至清,先后考中进士25名,举人203人,国药名医曾月根,画家魏岸觉,文学家林枫,历史学家陈槃,教育家何朝栋等等,都是五华名人的杰出代表。

身为“足球之乡”,令五华县声名大噪的,则是世界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人,从1922年被吸收为香港南华体育会足球运动员开始,其先后参加过远东运动会、全国运动会、奥运会、抗日战争义赛等赛事。他在各类比赛中共破门1000多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章近百枚,奖杯120多个。

1928年,李惠堂出访菲律宾参加足球赛取得大胜,被誉为“亚洲球王”。至1948年宣布挂靴退役,李惠堂在足球赛事中共踢进了1860个球,享誉全球。

1965年,李惠堂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是至今为止国际足联任职级别最高的中国人。1976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李惠堂用双脚谱写了一个个足球传奇,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是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9月,五华县被国家体委誉为“足球之乡”。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可见在当时,李惠堂之受欢迎,堪比梅兰芳。

李惠堂的足球技术非常全面,且各项动作娴熟,控球能力强,左右脚功夫过硬。他的盘、带、抢、传、射门、挑球过头等技巧都很出色,尤其擅长远射。

他的好朋友汪清澄透露称:“他最得意的绝招是卧射,那是他自己发明的。李惠堂为了摆脱人盯人的防守,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假装摔倒,然后在摔倒的刹那出脚射门,这一招屡试不爽。”

五华县的“足球小子”除球王李惠堂外,还有谢育新、伍文兵、郭亿军、张小文、池明华、王惠良、李玉展等等,都打响了五华县“足球之乡”的名号。

巴色会

1815年,一群基督徒在德、法、瑞交界的瑞士北部城市巴色城(巴塞尔)成立了一个传道会,因巴色会城是全球七大教区之一,从而起名为巴色差会。它不是一间教会,而是一个国际性的超宗派的机构,最初由改革宗和信义宗组成。

1846年,差会派遣宣教士韩山明、黎力基来华,创立了中国内地、香港及北婆罗洲等地的教会。1847年,韩山明牧师及黎力基牧师来到中国广东客家地区传教,巴色差会确定了客家地区为传播重点对象,在华人信徒的协助下,长乐县(今五华县)属的樟村成为巴色会一个重要的传教基地,并于1858年成立教会。

从此,巴色会便将广东的工作分成两区:一是南区,以香港、李朗为中心;一是北区,以樟村及元坑(1866年建立教堂)为中心,各自向外扩展。至1900年为止,巴色会共建立了13个传教根据地(或称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