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海潭门古镇


潭门镇,位于海南的东部,是海南的英雄地,也被称为“千年渔港”,潭门人也是唯一一个连续开发三沙和保卫黄岩岛多年的特殊群体,有销售全国最后被禁止出售的“砗磲”也是出自此地。

潭门镇拥有着多彩的历史,从宋元年间开始,潭门镇壮年男子就会随着浩浩荡荡的渔船驶向无边的大海,“望星象,记海路,斗海浪,躲风暴,这些本领一代代传承下来并记在一本册子里,取名为“更路簿”,此册被当地人称为先人的智慧。

在海南,称得上千年渔港的并不算多,但潭门渔港绝对算是一个。早在宋代时这里已经有人在此以打渔为生,到明代时这里已然成为一个出远洋打鱼的港口。在琼海、文昌、万宁一带流传甚广的《更路簿》便是一个佐证。当年的潭门人口口相传,画纸为图,在这小小的《更路簿》上就明确地记载了中国南海的中沙、西沙、东沙、南沙等等各个群岛岛礁的礁名、准确位置、航向、距离以及岛礁的特征,成为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渔民们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斗风暴、驾木船、闯大海,不知经过了多少辈人的努力,潭门的渔民一直在开发与维护着南海,经营着“三沙”。

在被海风浓浓侵染的千年小镇上,船舵、救生圈、船桨、铁锚,还有老旧的小木帆船与船舷栏杆,一起勾勒出渔乡最古朴的人文风情,描绘出最浓郁的南海渔家风情。

在潭门,请老船长“讲古”;在渔民家做客,来海边赶海拾贝,到小店寻找各式深海珍宝。所有的一切,都静静沉浸在潭门的海风里,等待寻宝者的惊艳一霎。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翻开发黄的小册子,眼前突现海水茫茫,耳边骤响涛声阵阵。小小《更路簿》,把浩瀚的南海装进了一本本册子里,把潭门厚重的历史浓缩在一页页薄薄的纸张上。

潭门,历经千年的渔业小镇,它的渔民就这样世世代代犁波耕海,以大浪船下过的豪情,以拓荒者的气概,绕过暗礁,战胜急流,行船千里石塘,扬帆万里长堤。他们到三沙的珊瑚礁中潜水作业,捕捞生活在珊瑚礁中的海珍品。每年冬季11月—12月,东北风起,潭门渔民们便驾船南下,去往南海作业,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西南风起,渔船就会满载而归。

行走在潭门镇,街边茶店里,往往能看到在南海渔船上漂了近两三个月的船老大们,悠哉地一边喝茶,一边和熟络的人们分享着南海里的那些故事。如今,故事里有了新内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了潭门渔民的船,寄以“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的深深嘱托。小镇的华丽转身,自此开始。

道路从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变成平坦畅通的柏油路、水电从时断时续到供应无阻,走在镇墟,触目所及,都是海的元素。船木色的路灯杆,就像一根根桅杆,在瞭望着大海;船舵、救生圈、船桨、铁锚、贝壳、龙虾、水鸟……街边小楼房的墙面上,挂着一个个富有渔家风味的物件;老旧的小木帆船、船舷栏杆、铁链、船篷……楼顶上总能发现这些小惊喜。街上车来车往,传统与现代竟是如此融洽。好一个渔家风情!

潭门,这个自古就以渔业闻名的滨海边陲,正在成为旅游目的地。

碧海银滩,水清沙白,渔港内渔船一溜儿排开,颇为壮观……这里的每一丝风都带着大海的韵律、渔家的味道,人们可以观赏海捞瓷、“更路簿”等文化遗存,可以品尝来自祖国南海的肥美海鲜。在小镇游玩,能够触摸和感受到的不只是海产品,更有蔚蓝的南海文化。

千年古韵、渔家风情、海洋气息,揉进了新业态,融合了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潭门以更饱满的热情,续写南海渔耕、爱国守海的故事。

想要体验潮涨潮落、赶海拾贝?琼海市潭门镇不可错过。

潭门湾延绵8公里,从海岸线伸至海里3公里纵深均为礁盘地质结构,构架起近20平方公里开阔而平缓的浅滩,受天体引力作用和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潮汐变化规律和世界少有的优质赶海场所。据了解,潭门湾潮汐为典型的全日潮,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之后的两三天内,各有一次潮差最大的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而退得最低。高潮期,渔民赶海可围网“打八袋”“钢铁压网” “塞龙头”“潜水探宝”,低潮期潮水退得最远,有3公里长,人们便可徒步“涉水刮螺”“赤脚拾贝”,不管哪种都收获颇丰。

对于游客来说,最佳赶海时间为农历4月到8月份的每月初一、十五及之后3天的下午时分。那时,早上还碧波万顷的潭门湾,到了下午,夕阳溢出余辉,潮水慢慢退去,露出开阔而平缓的浅滩。人们卷起裤腿,走在滩涂上就能发现惊喜:这时候小虾小鱼小螃蟹还有蛤蜊,都藏在这滩涂和礁石中,要靠火眼金睛和眼疾手快来获得丰富的收获。

在潭门,来海边赶海拾贝,请老船长“讲古”,在渔民家做客……湿咸的海风,整齐的渔船,这里的每一丝风都带着大海的韵律、渔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