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闻喜风水鼻祖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 今山西省闻喜县),东晋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郎。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注释 《山海经》、《尔雅》、《楚辞》、《方言》、《穆天子传》的学者。他生性喜好搜奇猎异,平生诸多成就,尤以堪舆学术著称。他曾利用北斗二十四星宿五行原理谋建温州城,成就了一段堪舆传奇佳话,被称为堪舆风水文化之鼻祖。

郭璞继承了《易经》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其著作《葬书》首次把阴阳五行学说和灾异说引入易占,为发展中国易象学作出了贡献,使占筮更加灵活多样,更能清楚地解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赢得众人的信任和以占卜为业者的青睐。郭璞的风水观点和堪舆思想,千百年来已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

郭璞堪舆文化实际上就是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其宗旨是审慎周密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郭璞的堪舆理念正确地运用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生老病死自然现象,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目前,郭璞堪舆文化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学祖师郭璞,对于术数学无所不精,尤其是对于风水学之精湛,在当时无人不知。在他没有出名之时,他的母亲去世了,郭璞选中一块很平常的地在那里安葬,这块地离水很近,时常会被大水淹没,当时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并建议他迁走,郭璞笑后谢之,并说你们看吧。说也奇怪,一年过去了,大水不旦没有涨上来,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之后,人们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由此名声大振,许多远方之人都慕名而来,请他前去相墓、葬坟。

当时的晋明帝是一个粗通风水之人,听说郭璞到处给人相墓,并非常应验,就微报私访,前去观察郭璞所葬之坟。一次,在一山角上,看见一个村夫,正在葬龙角,于是晋明帝就过去对村夫说:“为何你要埋葬龙角呢?按照当时的刑律,埋葬龙角是要满门抄斩的”,墓主回答说:“是郭璞先生告诉我的,他说在这里葬龙角,不出三年,当致天子”,晋明帝一听急说道:“葬此地会出天子”,并追问道:“你在此葬坟,就是为家中出一天子?”,村夫听后笑道:“不是我家会出天子,只不过是能让天子来这里问一问而已”。这正应了郭璞的断语与风水术水平之高精。晋明帝于是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郭璞这位高人。

再后来晋明帝见到郭璞后,增加了风水知识,就取消了这一条葬埋龙角,满门抄斩的刑律。

又一次,有一个官员叫张裕的曾祖父去世,请郭璞前去选地葬坟,郭璞几天奔波,选了两处佳穴,他对张裕说:“你的佳穴有两上问题,第一处葬后能活百岁,位至三司,但子孙不兴旺。第二处寿数要减去一半,官位止于卿校,但是却子孙后代世世显贵。不知你准备选择哪一处呢?”。张裕听后想也没有想,就直接选择了第二处,这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的。

郭璞祖师的风水事迹很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他的巨著《葬经》至今被风水师们奉为至宝。

《晋书·郭璞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惠怀之际,河东先扰。璞筮之,投策而叹曰:“嗟乎!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抵将军赵固,会固所乘良马死,固惜之,不接宾客。

璞至,门吏不为通。璞日:“吾能活马。”吏惊入白固。固趋出,曰:“君能活吾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打拍,当得一物,宜急持归。得此,马活矣。”固如其言,果得一物似猴,持归。此物见死马,便嘘吸其鼻。顷之马起,奋迅嘶鸣,食如常,不复见向物。固奇之,厚加资给。

王敦之谋逆也,温峤、庾亮使璞筮之,璞对不决。峤、亮复令占己之吉凶,璞日:“大吉。”峤等退,相谓曰:“璞对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敦将举兵,又使璞筮。璞曰:“无成。”敦固疑璞之劝峤、亮,又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时年四十九。及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节选自《晋书·郭璞传》 )

译文: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赋自中兴以来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有一个叫郭公的人,客居于河东,精通卜筮之术,郭璞跟从他学习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就是京房、管辂这样的人也比不上他。

惠帝、怀帝之际,河东之地首先出现了骚乱。郭璞卜了一卦,丢下书策长叹一声说:“哎呀,老百姓将要陷于异族统治之下了,故乡之地将要受到匈奴的蹂躏啊。”于是暗中联络了亲戚朋友数十家,准备迁移到东南去避难。他们到达将军赵固那里,正遇上赵固所乘的一匹好马死了,赵固非常痛惜,不愿接待宾客。郭璞来见他,守门人不让郭璞进去。郭璞对他说:“我能使马死而复生。”守门人很吃惊连忙告诉赵固。赵固马上出来见郭璞,对他说:“你能使我的马复活吗?”郭璞说:“需要健壮的汉子二三十人,每人手持一根长竿,往东走三十里,在山丘树林里有一个土地庙,使用长竿拍打,就会出来一物,要迅速捉住带回来。得到了这个东西,马就可以复活了。”

赵固照着他说的去办,果然捉住了一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便带了回来。这个像猴一样的小兽一见死马,便对着死马的鼻子呼吸,一会儿马就站了起来,昂头嘶呜,吃起料来和平常一样,可那个像猴~样的怪兽却不见了。赵固惊奇欣喜,送了许多钱财作为报答。

王敦将要叛乱,温峤、庾亮让郭璞占卜,郭璞回答说不能判定。温峤、庾亮又让为他们占凶吉,郭璞说:“大吉。”郭璞走后,和庾亮议论说:“郭璞说不明白,是他不敢明言,或许上天要夺王敦之魄。今天我们为国家办大事,郭璞说大吉,是说明举事必定会成功。”于是劝帝讨伐王敦。当初,郭璞常说:“杀我的人是山宗。”到这时果然有姓崇的在王敦面前说郭璞的坏话。王敦将要起兵,让郭璞占卜,郭璞回答:“不会成功。”王敦怀疑他曾劝告过温峤、庾亮,又听他报的凶卦,便对他说:“你再为我占一卦,看我寿命长短。”郭璞回答:“根据刚才的卦,你若是起兵,不久就有大祸,若是住在武昌,寿长不可限量。”王敦大怒道:“你的寿命你知道吗?”郭璞说:“我就会死在今天中午。”王敦恼怒,把他抓起来,命令押到南冈处死。郭璞这年四十九岁。到王敦乱平,追赠为弘农太守。

郭璞预测到自己将死于非命 郭璞被王敦杀死

司马绍、王敦大战在即,双方都忐忑不安,失眠焦虑,先后找到预测大师郭璞,希望他“剧透”结局。郭璞清晰地看到了未来,不幸的是,也看到了自己倒在血泊之中,可是却无力改变这悲惨的命运。

就在他倒下的那一刻,又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在流传。

郭璞被王敦杀死

郭璞到了建康,王导对他很赏识,招为幕僚。后来又被司马睿看中,任为著作佐郎。因为母亲去世,他辞官守孝。期满归来后,王敦听说他的才华,引为记室参军,相当于秘书之一。

温峤还在任王敦左司马的时候,庾亮曾代表朝廷到于湖慰问王敦,私下里密会温峤。两人又偷偷找到了郭璞,恳请大师稍开金口,预测一下王敦的生死。

郭璞沉默不语。温、庾二人头脑子转得快,赶紧绕道迂回,问:请大师算算我们的吉凶吧。

郭璞回答很干脆:“大吉”。温、庾出门后大喜,说:这是暗示王师必胜、王敦必败啊。

不料这次私会,被王敦一个手下看到了。他原来就忌恨郭璞,赶紧跑到王敦那里打小报告。

王敦开始没放在心上。此次到了大战前夕,王敦重病缠身,开始疑神疑鬼,突然想到了这件事。因为温峤刚刚潜逃,他一惊:郭璞和他俩是不是一伙的。

既然是个“神仙”,不妨也让他测一测。于是把郭璞喊了过来,要他算算自己的吉凶。

郭璞占卜之后,直截了当地说:无成。

王敦一看是个凶卦,大怒,说:你算算我能活多大?

郭璞答:如果你起兵向建康,不久就有大祸;如果退兵回武昌,寿命则长得不可预测。

他其实是劝王敦悬崖勒马,但王敦已失去了理智,冷冷地问:那你算算自己能活多久?

郭璞从容地说:我的命,就在今天正午。

王敦随即命令人把他逮捕,押到南岗处死。郭璞终年49岁。

预测到行刑的人和地点

关于他的死有一系列故事。郭璞在北方时,就说自己祸在江南,而且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是:杀我者山宗。在王敦面前打小报告的人恰好姓“崇”。

他被王敦手下带出后,问行刑的地点,得知是南岗。郭璞说:一定是在两棵柏树下面。

到了后,果然如此。郭璞又说:这树上还有一个大喜鹊窝。

行刑的人不信,抬头看根本就没有。郭璞说:你们到上面仔细看看。一个人爬上树,找了一会,在密集的树枝遮蔽下,确实有一个。

当年,郭璞刚到建康时,曾经路过越城(今在城南长干里)。碰到了一个人,郭璞喊出了他的姓名,还把一身衣裤送给了他。这人觉得很奇怪,根本不认识郭璞,推辞不收。郭璞说:你收下就是了,以后你会明白的。

这个刽子手,就是当年郭璞在越城碰到的人。

他救过的女子曾想救他

关于他的墓,也有一个传奇故事。

他到了建康后,寄宿在后湖(今玄武湖)畔的一个朋友家里。一年端午刚过,他到后湖边游玩。

这时,湖上划来了一条船,上面有几个采菱的女孩。突然船一歪,船头正在唱歌的女孩落入水中。郭璞顾不得脱衣服,跳进湖里把女孩救了上来。

这个女孩叫菱儿,不久,她的父母闻讯赶来,对郭璞千恩万谢,一定拉他到家里坐坐。郭璞拗不过,到了她家后,脱下了一身湿衣,换上了他家干净的粗布衣服。老人对他很敬重,留下了他的姓名、地址。

菱儿后来送他走,分手时,柔声对他说:先生珍重。

第三天,老人和菱儿带着郭璞换下的那身衣服来找他,但郭璞已经离开了。

10多年后,郭璞任王敦幕僚,经常出入王府。总觉得有个中年女佣经常注意自己,一直没有细细询问,两人也没有机会说过话。

这次,郭璞被王敦召见,正在等待时,那中年妇女端茶走到跟前,说:郭参军不记得我了吗?

郭璞看了一下,确实想不起来。女子刚想说什么,王敦进来了,她来不及开口,只好说:先生珍重。就转身退了出去。

这个女仆就是菱儿,她预感到王敦动了杀机,但又无法相救。得到郭璞死的消息,她伤心痛哭。

后来晋明帝得知郭璞被害的经过,想为郭璞建坟立碑,但尸首已经找不到了。菱儿献出保存了十几年的郭璞衣服,明帝命人把这身衣服葬在玄武湖畔。命名为“郭璞墩”(墩是土堆的意思)。这便是郭璞衣冠冢的来历。

如今在玄武湖的环洲,有郭璞纪念馆,旁边一座亭子,上面有块石头写着“郭璞仙墩”。不远处,还有一座郭璞的塑像。这些都是后人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