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秧歌,是源于太谷,辐射周边10余县,综合民间小曲、杂说、歌舞、戏曲为一体的乡土小戏。最初是当地民间流行的词调俚曲等民歌小调,人们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伴随农事活动自由吟唱。受以太谷为轴心的区域内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方民歌曲调,统称“秧歌”或“秧歌调”。因其曲调优美,灵活自由;内容轻松明快,诙谐辛辣,易学易记,深受民众喜爱。
五代十国时期,这种“秧歌调”便开始盛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后唐庄宗李存勖便是一位秧歌迷,太谷民间流传有“庄王耍丑耍的好,正宫娘娘把头包。真龙天子唱秧歌,满朝文武把锣敲”的俗语。
宋元时期,地处中原与漠北交界的太谷一带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不断融合,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交流。特别是当地商人将草原游牧民族的《胡笳十八拍》等音乐曲调带回本地,与太谷民歌小调相糅合,丰富了秧歌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逐渐形成在民间节庆日或祭祀时且歌且舞的“闹秧歌”大型娱乐活动。
明代,“闹秧歌”活动愈加盛行,且分化为“过街秧歌”和“地秧歌”两种形式。每逢节庆,特别是元宵节,城乡主要街头诸如龙灯、狮子、竹马、旱船、高跷的表演队伍伴着吹唱一边行进,一边舞蹈,称“过街秧歌”或“踩街”。其唱词一般无故事情节,如:“男人种地女织布,和和气气闹家务,指望今年收成好,儿孙满堂全家福。”之类的即兴祝福语,句式多为十字或七字句。“地秧歌”则以说唱为主,加以舞蹈、技艺等动作,唱词中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多在节庆日或三官庙庙会中表演,故老百姓也称“闹三官”“大闹三官”。表演者唱见闻、数典故、叙景致、表古人,多反映民间现实生活故事。明代正统年间至明末,这种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被民众也称为“小曲曲”(又称“时曲”或“俗曲”)的传播已十分广泛。如:《编根罗》(夸耀长袍)《并蒂莲》《一块铜》《小尿床》《高老庄》《小二姐拜媒》《铜青蚂昨》等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新任太谷知县乔允升认为秧歌词句俚俗,有伤风化,上任不久便“严歌舞之禁,以防淫汰”(明·褚衭《乔侯德政碑》)。成为太谷秧歌发展历史上最早的官方禁演文献记载。
明末清初,随着太谷商帮商业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商业的兴盛,太谷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金融中心。每逢太谷标标期,外地客商云集太谷购货结算,各家商号则张灯结彩并以当地民间歌舞表演助兴,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秧歌”受到商家青睐。同时,“地秧歌”吸收借鉴安徽凤阳花鼓,湖南茉莉花、采茶以及小放牛等南方民间艺术精华,进一步丰富表现内容和形式,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故事的秧歌剧,开始向戏曲化方向发展。清代中叶,“地秧歌”登上舞台并随同商人的足迹广为传播,“太谷秧歌”作为地方剧种的名称开始正式出现。当时,太谷秧歌班社名为“自乐班”。如清道光十九年(1839),太谷韩村成立的“自乐班”在进行踩街活动的同时,也登台演出。表演的节目除秧歌戏外,还有小曲曲、歌舞小戏、杂说等。
清光绪初年,太谷乡村普遍成立了秧歌农余班——“窝儿班”,并以“交社社”的形式在周边地区活动。如南沙河社、贾家堡秧歌社及本村的“义和社”、大王堡村秧歌班、北六门村“田乐社”、小王堡村“三和社”、侯城村秧歌社、桃园堡村和北沙河村的“同乐社”、胡村的“乐堡社”等。每年冬闲,这些班社便组织排练。正月初一迎喜神,然后闹三官,再后就是两个月的“交社社”演出活动,范围涉及祁县、清徐、榆次、文水、交城、寿阳等县。同时,坡底村秧歌艺人借鉴晋剧武生的表演,创作了武秧歌并迅速在太谷传开。贾家堡秧歌艺人高保昌邀请晋剧名家“二蛮旦”用“落西调”演出《翠屏山》《吃瓜》《杀嫂》等剧目。在农余班的基础上,太谷秧歌的专业班社也开始出现并进行频繁的演出活动。如范村镇西仉村古戏台题壁有“光绪十年(1884),太谷德盛社在此一乐也”;又如在清徐县尧城村的舞台墙壁上记录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演出剧目“五月初七日,太谷德胜社,首日《吃油漠》《采茶》。午《换碗》《求妻》《哭五更》。晚《翠屏山》《火算命》《卖豆腐》”。
迨至民国初年,太谷县已有168个自然村成立了秧歌班社,占到自然村总数的50.4%。专业班社主要有风搅雪班、双梨园、荣盛园等。民国元年(1912),《登楼》《十家牌》《游神头》等剧目单行本由华美工厂铅印出版发行,广为传播。民国9年(1920),太谷县知事安恭己发布《禁止演秧歌》布告,认为“唱演秧歌,多系淫词俚曲,伤风败俗,莫此为甚”。又讲到“太谷秧歌素即驰名,现值春节甫过,深恐人民习沿旧惯,仍有唱演情事,合亟布告禁止”。不可否认,太谷秧歌有些剧目在表演中刻意渲染和表现低俗内容和动作,败坏了太谷秧歌的声誉,成为太谷秧歌发展中的一股暗流。但因大部分太谷秧歌剧目清新自然,源于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表达了普通劳动者的愿望、情感,故屡禁不衰。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太谷秧歌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在加入文场和丝弦伴奏的同时,反映妇女解放,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秧歌剧目也不断增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敌占区的太谷秧歌艺人多遭残害而流散,演出活动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同时,许多秧歌艺人在南山根据地为抗日军民演出、传授太谷秧歌。民国29年(1940),庞村著名秧歌艺人庞贵小(贵儿旦)在根据地演出,在南山口被日军抓捕,押往西副井村逼唱三天后惨遭杀害。水秀村秧歌艺人郭三蛮(九曲生),在太谷沦陷后,奔赴抗日根据地并落户枫子岭村,常年传授秧歌艺术。民国32年(1943),日军包围枫子岭村,郭奋不顾身背着身负重伤的马定夫转移。抗战期间,晋绥边区“七月剧社”“唐风剧社”“人民剧社”等革命文艺团体采用太谷秧歌的形式和曲调编演了许多新秧歌、新歌剧。如采用《缝小衫》编演了《木兰从军》,用《借衣》曲调编演出《抗日新民歌》,以及《闹对了》《刘巧儿》《以毒攻毒》《两亲家》等剧目,鼓舞革命斗志,宣传抗日救国。著名剧作家林杉、孙谦编写了《交城山》《骂汉奸》等20余部太谷秧歌剧目,使太谷秧歌曲调在根据地广泛传唱并走向全国。这一时期,用太谷秧歌曲调演唱的歌曲有《歌唱左权将军》《亲人八路军》《歌唱马政委》等。
民国35年(1946)1月13日,中共太谷县委、县民主政府召开了太谷县历史上的第一次文艺座谈会,对当时流行的太谷秧歌剧目进行了摸底和讨论,确定了改革旧秧歌的初步方案;同月29日,民主政府召集小店、常瑞、小白、范坪、范村、西里等村的秧歌老艺人举行了第二次小型文艺座谈会,审定了一批秧歌剧目,宣布了10个禁唱剧目,同时老艺人和学校教师编排出一批反映减租减息、生产互助、拥军优抗等内容的秧歌剧本,在庆祝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演出,有力配合了全县开展“实现国内和平,反对内战”的政治宣传活动。同年,《抗战日报》第四版发表由张朋明、阎斌奎采用太谷秧歌曲调填词的《新苦伶仃》歌词25节;《大众日报》发表张鲁山用太谷秧歌《割莜麦》曲调填词的小演唱《掏谷种歌》歌词10节;作曲家马可、瞿维采用太谷秧歌《拣麦根》曲调,创作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和喜儿的对唱,唱红了全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谷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愈加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北京军区文工团用太谷秧歌《洗衣记》曲调演唱的《在村外小河旁》,流行朝鲜并传播到世界各地。1952年11月,榆次专署文教局根据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精神,成立秧歌研究改革社,组织太谷、文水、交城、祁县四县的名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整理改编了《新打花鼓》《缉草帽》《五秃嫂逃婚》《下山》《三十劝劝》等一批传统太谷秧歌剧目,移植上演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剧目,在声腔、音乐方面,加强了节奏性,丰富了锣鼓点(这次研改还将太谷秧歌改称“祁太秧歌”,但人们仍习惯称“太谷秧歌”)。同时,中央民族乐团、海政歌舞团、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及作曲家瞿希贤等就太谷秧歌曲调先后在太谷县采风记谱。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用太谷秧歌《苦伶仃》《大挑菜》等曲调演唱的《妇女自由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博得盛誉。1956年,中央实验歌剧院杜宇等在太谷、祁县记录太谷秧歌曲谱百余首。同年,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歌剧《小二黑结婚》,该剧音乐运用了太谷秧歌的曲调,展现了山西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1958年,海政歌舞团将《看秧歌》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同年,沈阳音乐学院师生在太谷县采风,记录整理了王效端等秧歌艺人演唱的秧歌曲调。1962年,著名太谷秧歌艺人王效端应邀在山西大学艺术系讲授秧歌表演艺术。1970年,《看秧歌》被选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太空播放曲目向全球播出。1978年,山西大学艺术系阎定文将10多年记录的200余首太谷秧歌曲调油印成册,作为大学民歌教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谷秧歌大小剧团、班社、票社纷纷成立,演出活动不断。太谷秧歌剧团、太谷秧歌协会实验剧团、太谷永红秧歌剧团、太谷建桃秧歌剧团、太谷艺术团等专业剧团常年活跃于太原、晋中、吕梁等邻近十几个县市。1982年,太谷秧歌以祁太秧歌词条分别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从此,太谷秧歌亦以祁太秧歌或晋中秧歌的名称出现于各个媒体和演出场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太谷秧歌的演出市场趋于萎缩,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文艺工作者致力于太谷秧歌的传承保护、宣传推介,并对太谷秧歌进行改革和创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1988年,太谷县秧歌协会成立,邀请各级电视台先后对60余个剧目进行录像拍摄,制成录像带发行。1990年夏,籍红玉、刘双寿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太谷秧歌,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刚刚从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岗位退下来的李德生评价:“太谷秧歌很有潜力,很有前途”。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鼓励:“要把你们的太谷秧歌推广到全国去。”
1991年,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鲍元恺创作《炎黄风情》管弦乐曲,其中太谷秧歌《看秧歌》为其中之一。1996年,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全省首届太谷秧歌电视大赛,进一步扩大了太谷秧歌的影响。2000年,太谷秧歌剧团赴台湾参加两岸小戏大展暨学术会,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瞩目,获得演出纪念金牌。2001年,北京交响乐团赴德演出,《看秧歌》被鲍元恺改编成交响曲,纳入民谣主曲之中。2003年2月,晋中市太谷秧歌艺术促进会成立,程锡景任会长,吸收晋中秧歌艺人及各界人士对太谷秧歌剧目和音乐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探索太谷秧歌的发展道路。随之,《太谷秧歌》编辑委员会成立。同年,县政府决定每年拨款15万元,资助太谷秧歌剧团。2004年6月,韩富科主编的《太谷秧歌剧本集》(6册)、《太谷秧歌音乐集》(2册)脱稿,共收录太谷秧歌剧目210个,曲调近400个;9月,太谷秧歌剧团参加在榆次老城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刘双寿、李艳萍演出的《卖高底》,白美云、杨明红演出的《游铁道》受到观众热捧,获得银奖。2006年,《太谷秧歌剧本集》和《太谷秧歌音乐集》付印,并精选40个剧目交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太谷秧歌(祁太秧歌)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7年3月2日—5日,作曲家鲍元恺在太谷对太谷秧歌进行全面深入的观摩研究;6月,孙贵明、籍红玉主演的《偷南瓜》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珍稀剧种展演,获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奖;9月,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化艺术中心以及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北洸乡政府联合举办“中远威杯”太谷秧歌大赛。同年,作曲家朱培宾将《看秧歌》改编成钢琴曲。2008年6月7日,太谷秧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一批著名太谷秧歌艺术家陆续入选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2月6日,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应邀在太谷观摩太谷秧歌演出。
2009年9月21日—26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分六期播出《逛太谷·看秧歌》节目,全面展示原生态太谷秧歌的艺术魅力,介绍太谷秧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10月16日,太谷秧歌《卖高底》在“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上演出,再次唱响首都音乐殿堂。2010年3月2日,中国(晋中)社火节——十台大戏闹新春太谷秧歌专场晚会在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连演两场,场场爆满;10月19日,“首届晋中区域文化高端论坛”在晋中学院隆重举行,其主题确定为“太谷秧歌”,并召开了太谷秧歌专题研讨会。在开幕式上,晋中学院聘请中国传媒大学何晓兵为客座教授,聘请太谷秧歌传承人孙贵明、杨承迁为特聘教授。
2010年12月3日晚,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化厅主办,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太谷县委、太谷县人民政府承办,由王西麟创作,谭利华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山西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和太谷秧歌剧团联袂演出的《太谷秧歌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首演,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12月5日—7日,太谷秧歌剧团分别在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演出了三场传统太谷秧歌《骂鸡》《割田》《接亲家》《偷南瓜》《卖高底》《卖元宵》《看秧歌》等剧目选段。2012年,太谷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与山西汇众动漫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太谷秧歌动漫电影《孟母三迁》,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山西电视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