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所以称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史书记载为汉文帝刘恒在周勃、陈平的帮助下,平定了诸吕之乱,平定之日是正月十五,为纪念平乱之功,朝廷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庆典,并把它定为元宵节。到了东汉明帝刘庄时,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他命令这天夜晚皇宫和寺庙都要点灯敬佛,士族庶民也要挂灯。再后来,道教徒又为元宵节增添了神话色彩,把正月十五说成是天官大帝的生日,天官大帝的职责是为人赐福,但他喜欢热闹,爱好娱乐,为了祈求天官多为人间赐福,于是人们在元宵节晚上耍灯彩、舞狮子、猜灯谜,以此取悦天官。后人把过元宵节称为闹元宵。

吉水人过元宵节的时间绝大多数是正月十五日。但是,黄桥、金滩镇有少数村庄是正月十三、十四或者十八日,金滩镇有不少村庄是过下元宵,时间为二月初一。这些地方过元宵节,犹如办喜事一般,大宴宾客,并以客多为荣。

正月十五日这天,吉水家家户户打麻糍,做米果,吃汤圆。麻糍、米果和汤圆均由糯米做成,中间带馅,馅有豆沙、芝麻、白糖等,吃起来甜滋滋的,外形是圆圆的,象征着合家团圆、凡事圆满,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望。

傍晚,每户人家都要搞散灯仪式,即由家庭主妇将点燃的小蜡烛摆放在房子四周、门窗两旁的地上,屋内屋外烛光闪闪,随风摇动,煞是壮观。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口地上倒一些谷糠,用稻草点燃成暗火,让烟四处飘散,以示驱邪。有的地方是由家庭主妇手擎稻草烟苞到处熏燃,且边熏边念:“天蓬蓬,地蓬蓬,正月十五燃蜒虫。”还有的地方则是孩童手拿棍棒去打果树,一边打一边念:“打打打,今年果子垂断杈;着着着,今年果子多又多。”

吉水人过元宵节,不论是在县城还是在乡下,最热闹的都是晚上观看灯彩。灯彩有几十种之多,除常见的龙灯、狮耙灯外,黄桥的风龙灯、盘谷的鳌鱼灯等也负有盛名。风龙灯起源于大诗人杨万里的家乡,由九节龙灯发展而来,达二三百节之多,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集体灯彩,它重在运用队形变换进行造型,通过上山下岭、转柱子、走田埂池塘边等步骤,表演巨龙漫步、卧龙戏珠、老龙盘柱、龙潜潭底、龙跃鱼门等造型。舞耍时,由全村青壮年每人撑一节,龙头、龙身和龙尾全部用蜡烛照明,在夜间浑然一体,辉煌耀目。此外,湴塘村还有烟花晚会,燃放的烟花有一二百箱之多。耍完灯彩后,由村内上年度有娶媳、生子、建房、升学等喜事的人家备好酒菜,全村成年男丁统一在祠堂里喝酒庆贺,热闹非凡。

在枫江、盘谷一带,挖拱桥、摇竹子是小孩过元宵节必玩的游戏。那天,孩子们早早吃过晚饭,扛着小锄头,跑步赶到村里的石拱桥边,在桥两旁的地上“叮咚叮咚”地挖起来,一边挖一边唱着父母教的歌谣:“挖拱桥啊挖拱桥,挖得肚里灯笼样”,以此祈求自己肚子里能像灯笼一样明亮,多装知识。刚挖完拱桥,孩子们便奔向村里的竹林,抢先占领那些长得又高又粗的竹子,用力地摇起来,口里唱着:“竹子爹啊竹子娘,你长节来我长长,长呀长得一样长。”其无穷乐趣难于言表。

“过桥打崽”是吉水人过元宵节的又一习俗,至今在不少村庄仍有流传。每逢正月十五日傍晚,久婚不孕或者新婚希望早日怀孕的妇女,都要去村子附近的长桥上穿过,并无条件地接受男童们用柳枝抽打,企望早日怀孕。守在桥头的男童,趁她们过桥时用柳枝朝她们身上抽去,一边抽打一边唱道:“打后脑,生得早”,“打下脚,生得多”,“打下肚,生一路”,等等。

”关于“过桥打崽”习俗,相传起源于“九子十知州”的盘谷镇富厦村。明代,该村李德裕老人的儿子孙子、侄子侄孙共有9人先后中举人、进士,并做了知州,唯独女婿王凤久考未中,当然也做不成知州。有一年元宵节下午,王凤问岳母:“为什么几个内兄弟都能中举人、进士,且做了知州,而我不能?”岳母说:“因为他们都是从我胯下过的,你却不是。要是你也从我胯下一过,就能向观音菩萨‘借子过桥’,科举高中。”女婿为难地说:“从您胯下过?那就难了。”岳母说:“这也不难,等下我站在村前桥上,你从桥下一过就行。”就这样,王凤后来果然科举中榜,官至蕲州知州。因为向观音菩萨“借子过桥”的缘故,后来发展为不孕妇女来过桥求子,期待长大后能中举做官。时间久了,不仅本村的不孕妇女来过桥求子,而且外村的不孕妇女也来过桥求子。

富厦村民怕外村人占了风水,又碍于“桥是众人过”的常理,所以教唆村里的男童用柳枝在桥头拦截抽打,以此吓退求子人。可是不孕妇女求子心切,顾不上被抽打,都勇敢地走上桥去,而且认为挨打越多生得越快。该做法一村传一村,一代传一代,于是吉水有“过桥打崽”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