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1942年建县,县名承袭自2000年前汉髙祖所分封之射阳侯国和曾经传承600年的古射阳县。
据历史考证,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祖刘邦分封王侯,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的功臣项伯被封为射阳侯,赐姓刘,即刘缠。国都设今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镇(一说在今淮安即楚州城西)。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刘缠寿终正寝。他的儿子刘睢“有罪,不得代”侯,国除。射阳侯国存在10年。
在射阳湖畔,也曾经有过射阳县。《汉书》卷28应劭注曰:“在射水之阳。”此为“射阳”、“射水”之名首次见之于史志。见之于古籍记载:唐杜佑《通典》卷181云:“山阳,汉射阳县地,晋立山阳郡。或云汉吴王濞反于广陵,山阳王率众拒之,因以山阳为名。”臧励和等人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淮安县”条云:“汉射阳县,三国时废,晋复置,东晋改曰山阳县(注:此处应为分射阳境地置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仍为山阳,明、清俱为江苏淮安府治。淮安府废府,改县为淮安,属江苏淮扬道。”新版《辞海》“淮安”条亦云:“汉置射阳县,东晋改山阳县(注:此处应为分射阳境地置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复名山阳县,1914年又改淮安县。”
而古射阳县始建于公元前177年(汉武帝元狩六年),隶属于临淮郡。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省临淮郡,射阳县划属徐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复立,东晋分射阳境地置山阳县。刘宋时山阳与射阳并存。南齐时射阳名存实亡。后射阳被废,山阳兼有其境。古射阳县先后存在约600年左右。
1942年4月21日,射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县名承袭古射阳。
历史沿革
射阳是名副其实的沧桑见证者,脚下全部土地都是从大海中“生长”岀来,滩涂,就是一部记录沧海变桑田的“无字天书”。
唐朝以前,射阳区域还是茫茫沧海。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夺泗入淮”后,带来大量泥沙,在海区淤积,海岸不断向东推移。射阳县境大部分为明代以后逐步成陆,明弘治七年(1494年)时,盐城距海已达15公里;清咸丰五年(1885)黄河北徙时,盐城距海已达75公里。黄河北徙后,泥沙来源大减,但县境北部,因黄河三角洲的泥沙被波浪、海流侵蚀而南下,射阳东沙港以南海域继续沉积而使海岸线继续东移。
随着土地不断东移,人口从四面八方汇聚来此,不断东迁。早在元末明初,就有上游移民迁入,从事盐业、渔业生产。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将苏州阊门一带十万居民赶到淮南充作煎丁(盐丁),其中一部分被分配到射阳县境,县域西部的四明、海河、新坍、盘湾等地是移民立灶煎盐之地。清康熙年间,安徽徽州盐商宋勉旃,从皖南、淮南、昆山、泰州、兴化等地招收一批移民在今射阳的长荡、盘湾、兴桥、大兴、洋马等地占地煎盐。清末民初,清末状元、民族资本家、南通人张謇与人提倡废灶兴垦,将海门、启东、崇明等地棉农迁入县境沿海镇(区)定居。
明清时期,境内均为煎盐地,分属庙湾、新兴、伍佑三大盐场,隶属两淮盐运使淮安分司。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隶泰州分司,但版图属县。明清年间,今射阳河以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属山阳县;今射阳河以南,新洋港以北地区,属盐城县。清雍正九年(1731),阜宁建县后,潮通港(约为今黄沙港)以北地区,为阜宁县所辖;潮通港以南地区,归盐城县所辖,均属淮安府统管。1916年至1932年,先隶属于淮扬道,后隶属于民国江苏省政府;1933年,隶属江苏省行政督察区第七区专员分署;1936年,隶属于江苏省第六行政区。1942年4月,射阳建政后,相继隶属于盐阜区行政公署、盐阜分区专员公署、苏皖边区第五和第十一分区;1949年3月,隶属于苏北盐城地区专员公署、江苏盐城专员公署;1950年8月初,隶属于盐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隶属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盐城专员公署;1968年4月,成立射阳县革命委员会,隶属于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0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有体制,隶属于盐城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隶属于盐城市人民政府。
经历过煮海煎盐、废灶兴垦、渔农共兴、工业起跑,射阳这座城市也由一个农村小集镇,发展成为黄海明珠不夜城。
射阳地处苏中,一条黄沙河,横穿境内,将全县划分为南北两片,不仅形成两种不同的方言体系,也形成了南北两边不同的乡风。射阳还有许多从海门启东迁移来的海门人,他们始终保持着家乡的吴语方言和习俗。小城虽小,却兼容各方文化,久而久之,形成小镇独有的韵味。细细品味,别有特色。
射阳春节习俗
忙年
蒸包子、粘糕,炸肉圆
忙碌辛苦一年的农民,为了庆祝一年以来的丰硕成果,也为了让自己好好享受一下,自进入农历腊月就开始忙年了。
所谓忙年,其实就是提前准备粮食、熟食、肉制品、蔬菜、糖果之类。
首先是粮食的准备,要机好足够的米面。糯米面是用来做汤圆、蒸粘糕的,小麦面则是用来蒸包子的。包子的馅多种多样,有甜的,有咸的。甜的以芝麻与豆沙为主,咸的有麻菜、萝卜,现在有条件的人家,还准备了肉馅。
进入腊月二十左右人们就开始杀猪,宰羊,蒸馒头,加工主菜肉圆,又称团子(有的地方称狮子头)。加工肉圆的时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一家人围着大油锅,看着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的肉圆,口水直流,正在炸肉圆的主妇就会特意压扁一两只肉圆,充分炸熟,盛起来,慰劳一下流着口水的孩子。
小三十的晚上,人们开始炒瓜子、花生,自制炒米糖、花生糖。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围着灶台,姐姐早早地开始烧起火来,母亲从远处找来河沙,先放铁锅里炒,等沙子炒热乎了,将已经晒干的瓜子倒入快炒。说起来,这可是一个技术活,火不能太大,炒的速度也有讲究,稍不留神,就会炒糊。这可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备的瓜子,一旦炒糊了,若是有一个嘴巴里说点不好听的,会在年初一就开始影响你的好心情,所以,每一家的主妇们在这一天都会使出自己的全部本事。
终于,一切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等着欢度春节,等候在外打工的家人返乡共度团圆节。
腊八粥
每年的腊月初八,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津津有味地品尝,这在射阳是极重要的事。因为腊八粥中的食材极其丰富,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这种食材的大汇总,寓意着向天地、神灵、祖先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庆贺今年的丰收,并祷祝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煮腊八粥很有讲究,过去农村一般用花生米、黄豆、红豆、糯米、野荠菜作原料,加上葱、生姜、盐、味精作佐料煮成,味道香,微咸,粘稠爽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也有用绿豆、小豆、葡萄干、蜂蜜等煮成甜味的。说实在的,其他不论,单就腊八粥的食材繁多,营养丰富,就值得我们好好喝上一大碗。
腊月初八,喝完了香浓可口的腊八粥,年关就即将来临了。
扫尘
为了干干净净欢欢喜喜过春节,也为了展现出一片新气象,苏北农村有扫尘的习俗。意思是扫去陈年的尘埃,去除污浊晦气,给来年带来好运气。
人们一般选择在农历大寒节气后开始扫尘。俗话说,进入大寒节气,做事百无禁忌。
扫尘一般选择晴好天气,将家具、衣服、被褥搬到室外,用高粱扫帚或鸡毛毯将屋里面天花上、墙壁上的尘土扫干净,然后放点草在屋中间地上,点上一把火燃烧干草。此做法一是预示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是火和烟向上一冲,可以使屋面尘土落到地面,从科学来讲,其实也算是一种消毒方式罢了。
送灶神
每年腊月二十四夜晚,在射阳有送灶神的习俗。
送灶神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五点钟后。送灶前先要在筷笼子里面放足筷子,一是因为灶神爷是按每双筷子数上报每户人口的,筷子多,说明人丁兴旺;二是祈求灶神爷按人口数放足粮草,保证来年农田五谷丰盛,人们穿吃有余。
送灶时要用芦柴蔑子编织一个灶马,灶马头上昂,尾下摆。送灶时点燃香烛,烧好一碗圆子茶(汤圆),虔诚地摆放在灶头,用五张黄元纸,上面放上灶马和剥下来的旧灶神像,再抓上一点米、盐、茶叶,这是让灶神爷骑马上西天沿途食用的,然后用火点起黄元纸,放在锅塘中燃烧,再燃放鞭炮,以示欢送。最后对着灶神三拜九叩,祈求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年保平安”,保佑人们过上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除夕敬神
除夕清晨,人们有敬神的习俗。过去人们都抬着或手提着猪头三牲到土地庙前敬神,现在没有了土地庙,很多人就在家门前敬神。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首先将熟猪头摆在案上放到院中敬天神,燃放鞭炮,行三拜九叩礼。敬完了,父亲用刀划一个财神口子,这是让天神割一块先走。然后再端到主屋神龛敬一敬家神,敬一敬灶神,以此感谢各路神仙在一年给予的帮助和赐福,同时祈求保佑来年有一个好年景,家人平安无事,财源广进,福寿康宁。
贴春联
为避邪祁福,人们要在除夕上午贴春联。中国贴春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过去春联是手写,现在有油印的春联。除夕上午人们在主屋(堂屋)、厨房、房门上都要贴上对联、横批、门楣(又称挂落、小喜纸)。每个地方的对联内容不一,当然寓意更不相同,譬如,牛屋、猪舍上要贴上“牛头兴旺”,“猪头兴旺”;小缸上贴上“福水长流”的独联;灶神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加工粮食的磨盘上贴上“五谷丰盛,川流不息”……总而言之,不同地方,不同情形,就贴上不同的对联。
祭祖先
人们在欢度春节的时候,总不忘死去的祖先。每年除夕,射阳地区的人都要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除夕中午在主屋摆上一桌饭菜,斟上美酒,烧纸化钱,祈祷上人,寄托哀思。下午还要提上整件的纸,到祖宗坟茔地焚烧,名曰“送压岁钱”。这么做一是怀念、悼念先人,教育儿孙孝敬长辈。二是托庇祖先,保佑家人平安无事,一年内心想事成,财源广进。
接灶神
腊月二十四送走了灶神,在除夕,我们当然得把灶神接回来。
虽说灶神像在除夕上午已贴好,但在下午五点以后,人们还得举行接灶神仪式。
接灶神前,人们将一碗烧好的汤圆茶,恭恭敬敬地摆在灶神像前,然后点烛烧香,燃放鞭炮、花炮,三拜九叩,祈求明天开始的新的一年,岁岁平安,万事如意。接完灶神后人们边喝守岁酒,边观看中央台春节晚会。
压岁钱
全国各地都有压岁钱,射阳地区也不例外,不过,小有区别的是,一般在年前,成家了的小辈挨户给长辈送压岁钱,年初一的时候,一般是长辈给未成家的小辈发压岁钱。但不管哪一种,都是寓意压住一岁,来年平安无事,幸福安康。在年初一的这一天,小孩们可开心啦,穿上漂亮的新衣,期待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包。
敬菩萨
春节这天最讲究,正月初一的早上,父亲母亲早早起床,洗手洗脸烧茶敬菩萨,有圆子茶,有果子茶,首先点烛烧香,然后在室外摆一个茶碗,主屋(堂屋)神龛下摆一个茶碗,灶神下摆一个茶碗,然后开始燃放最大的爆竹,父亲在室外、主神龛下、灶神下行三拜九叩大礼。大人早就叮嘱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敬过菩萨后,才能开口说话。所以,尽管外面鞭炮阵阵,但孩子总是憋着一口气,不敢吱声,直到父亲敬过菩萨后,才敢开口。当然,开始说话前,还必须先吃一口妈妈前一天放在床头的糕与糖,寓意着来年甜甜蜜蜜、节节高升。
拜年
春节期间有拜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是新的一年的真正开始,大家走亲访友,互相祝贺。
正月十五炸蚂虫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闹花灯只是城里公子哥们、公主小姐的热闹事儿,与农村百姓无关。当然,农村也有独特的花灯“闹”法,射阳就有“正月十五炸蚂虫”的风俗。
“正月十五炸蚂虫”是孩童们的最爱。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皎洁的月光下,在农家田头会燃起点点火把,由少而多,渐渐汇成长龙。据说,过去蝗虫成灾,蚂蚱就是蝗虫中的一种,常常使农田颗粒无收,农民们对此欲哭无泪,只能想出这一办法,在正月十五麦苗即将起身之际,用火烧、用诅咒来消灭蝗虫,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炸蚂虫”的风俗。
这天晚上,孩童们举着火把,围绕着自家田头奔跑,边跑边唱着“儿歌”:“炸蚂虫,炸蚂虫,你家田里有虫,我家田里没虫;你家田里歉收,我家田里粮丰……”孩童们并不知“炸蚂虫”的内涵,只是热闹而已。这种褒贬分明的儿歌,很快引起相邻田块儿童的争执,于是,便由唱变成了喊,又由喊变成了骂,双方骂得不可开交,但绝不会动手打架。因为,老人们说,双方骂得越凶,消灭蚂蚱的效果会越好。因此,这种骂是出自对蚂蚱的痛恨,对庄稼的爱惜!第二天,骂战的双方又和好如初。
端午赠送虎头鞋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基本有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以上各说,各本其源。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已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除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外,射阳本地还有个特别习俗,就是给孩子穿一双虎头鞋。老人们相信,绣着虎头的布鞋,有壮胆、辟邪功能,蕴含着祝愿孩子长命百岁的美好寓意。在我们的记忆中,进入农历四月,母亲们都忙着做虎头鞋,一做就是一二十双,自己的年幼子女每人一双是必备的,还有作为礼物赠送左邻右舍和亲友家的小孩。于是,端午节一到,大凡有小孩的人家,都会收到馈赠的各式各样虎头,少则三五双,多则数十双。母亲们会把收到的虎头鞋挂在孩子睡觉的铺上方,那五彩玲珑、各具风格的虎头鞋,就像举办一个虎头鞋展览会。所以,母亲们做虎头鞋都很用功,生怕挂在孩子铺上的虎头鞋不如别人家的做得好。
要真正做好一双地道的虎头鞋,除了用棉布打袼褙、做鞋底、缝鞋帮之外,关键在于鞋脸的造型设计和各种彩线的搭配,这就全看母亲的巧思了。
射阳中秋节习俗
射阳民间一直把中秋节叫做“八月半”,就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这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刻”。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月夕、月节,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过去,庆中秋必备的物品是月饼,同时还要准备鸡、鹅、鸭等家禽,菱、藕、花生等时果。此日,早上多吃圆子或饼,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俗称“粘烧饼”)或藕饼。
在中秋节举行的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感很强的活动。
一是“追节”。追节,是民间专门用来传递结婚信息的一个礼仪。青年男女双方确定下了恋爱关系后,男方父母觉得孩子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并准备在下一年的中秋节前办婚事时,就让儿子带上礼物,去女方家“追节”。一般要有糕、粽、团、圆、藕、肉、鱼等八样礼,至关重要的是鸭子,鸭子谐音“压子”,预示婚后小夫妻生儿子。若女方父母承允了,则全部收下礼物,如不承允或因其它原因不能肯定回复时,亲家们又是面对面的不好直接回,就适当的退回一点粽子,使双方不至于面子上过不去。
追节,在乡间虽是一个民间习俗,但也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相互尊重。它可以使女方及父母有一个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追节习俗在外地,有选择“重阳节”或其他节日的,但射阳人多选择在中秋,因为这一天是“团圆节”。
二是“敬月光”。置方桌于室外,摆果蔬于盘盒。主要供品为自家所产之菱、藕、花生、芋头、黄豆、南瓜等土特产,加上特制的大月饼,就是自家用小麦面涨的饼,家里锅多大,饼就做多大。供桌上除摆菱、藕、梨、月饼外,还有一只精心制作的小白兔。家长们会很虔诚地点上三炷香,再向月亮作揖礼拜。小白兔一般都是家庭手工用面捏制,将一砣白面搓成椭圆形,然后捏出一只圆脑袋,用剪子剪出两只精巧的小耳朵和一条小尾巴,再在脑袋上嵌入两颗红小豆作为眼睛,放在笼中蒸熟,活灵活现的一只小白兔就成功了。做小白兔时,孩子们可开心了,尽管父母们舍不得浪费了白面,但还是会满足孩子们的好奇,让他们亲手参与制作。最有趣的是八月十六,敬过月光之后,小白兔就成了孩子们的专属品,他们会拿出来相比,看谁家的小白兔最美。直到干裂成碎片,也舍不得放入口中吃了。这大概也是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更有孩子们对小白兔和美丽嫦娥寄托的童真。
“敬月光”大概有两层含义,第一,感谢今年“月光菩萨”保佑农家五谷丰登,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汉传佛教中,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月光菩萨为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又,月光菩萨与秘密曼陀罗中表如来化他之德,表示迁变众生苦厄,使为利益安乐者也。
三是赏月。赏月同“敬月光”堪称异曲同工。只是仪式蕴涵的意义不太一样。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和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等特殊风俗。现时,一些机关、团体经常利用此节举办茶话会、联欢会、联谊会,加强同中外各界人士情感沟通;工商企业则会举办金秋供货会、洽谈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赏月之机,聚会、吟诗、写字、作画等。旅游景点也会通过举办赏月晚会等形式,推介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