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隆回人多称“端阳”为“端午”,“端午”在隆回方言中与“躲五”谐音。五月初五,五五相重,在古代民间称五月为“恶月”,五日端午又是“毒日”。相传这时节天气渐热,雨水丰沛,瘟疫易起,疾病滋生。人们把初五日看作五月中最不吉利的日子,隆回乡间老话“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正因为如此,未满周岁的小孩,都要到外婆家去过端午节,谓之“躲五”。古代无法解释一些生理现象,人们以为疾病是恶神魔鬼附着人体以后引起的,都希望这天能“化凶为吉”、“遇难呈祥”,于是各种“避邪除疾”的端午风俗应运而生。端午节起源于古楚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酒,挂香囊(香袋),禳灾异,来源于江南湿热气侯中辟邪驱恶的原始公共卫生防疫措施。
邵阳端午节民间有很多习俗,除了龙舟竞渡,包粽子外,还有悬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洒蒜瓣子水,吃蒜瓣子,系香袋,系花花绳,挂钟馗像等。两千多年来,这种古老的习俗仍在隆回流传。隆回端午节民间习俗的来源,是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题,但是,它也受到地方巫傩文化的影响,使地方的巫傩文化也渗透在这些习俗之中。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小端午,各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悬艾叶,挂菖蒲,这已成为隆回农村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端午节来临前,乡下农妇们便去采摘艾叶和菖蒲,采摘回来经过清洗。在五月初五小端午的早上,就挑着艾叶和菖蒲进县城或乡镇街上往各家各户送。因为悬艾叶挂青蒲是纪念屈原,因此不能用“买”字,同时也不能收对方的钱,不然,就会被看作是亵渎屈原的魂灵。收到他人送来的艾叶和菖蒲的人,主人也要回赠一些如粽子之类的礼品给送艾叶和菖蒲的人。这种古风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据悉,家乡送艾叶和菖蒲的古风在改革开放和谐建小康的现在又有出现。
有关悬艾叶,挂菖蒲的传说有很多。宗懔《荆林岁时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气。也有人说,挂菖蒲于黄巢起义军有关;也有传说和汨罗屈原四十九座坟上插菖蒲剑有关。《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说:“五月初一至初五端阳节……家家于门前挂蒲艾,贴五雷天师符以禳不祥……又有于是日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在屋中,谓能驱邪”。这种悬艾叶,挂菖蒲,贴五雷天师符,挂钟馗像的风俗,和赧水、资水流域的梅山巫傩文化所提倡的“驱邪避疫”是源出一脉。从这里可以看出,邵阳隆回梅山巫傩文化对端午风俗的渗透和影响。
艾,又叫白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医以艾入药,性温,味苦;功能是暖子宫,怯寒湿。将艾叶拧成绳晒干,点燃后可以驱蚊蝇。艾叶又为针炙材料。端午节时逢五月初夏,潮湿多雨,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悬艾叶于门前,由艾叶挥发的气味,可以驱除邪气,消去病毒。挂菖蒲也是同出这一道理。因为,菖蒲有香气,根茎可用做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的作用。可供药用,中医作健胃剂,外用可治牙痛,牙龈出血等。由于菖蒲外形如剑。因此,民间称菖蒲剑能降魔怯邪。故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避邪”的民谣。湖南岳阳汨罗有菖蒲剑割断挖屈原衣冠冢的传说。所以挂菖蒲不仅是与屈原有关,也和梅山巫傩文化中的避邪驱魔有关。民间还流传这么一首顺口溜:“五月五日午,屈公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从这首顺口溜中不难看出,被人民神化了的屈原和梅山地区的巫傩文化,一起被渗透在端午文化中,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它的存在。
艾叶,在邵阳旧时是非常盛行于城乡之间的针炙药材。人们发生三病两痛,就用艾叶烧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头痛烧太阳穴;风眼,烧眼角;关节痛,风湿;烧脚膝盖骨……旧时,人们都认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烧的艾,其效果比全年任何时间都好。烧艾,这种古老的针炙治疗,现今仍在邵阳农村流传。往日,很多人因烧艾而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留下的疤痕至今仍在偏远的农村老人身上看到。
饮雄黄酒,酒蒜瓣子水,食蒜瓣子,吃包子等风俗在邵阳隆回也流传甚久。每当邵阳隆回大、小端午节,人们都要饮雄黄酒,同时还要用雄黄酒涂在太阳穴、鼻子、耳朵或额头上画个“王”字。这种习俗除了避邪防病外,在很大程度上也移植了湘西土家族驱赶白虎的习俗。土家人认为“白虎是恶神,是不吉利的神”,因此背小孩外出,都要用锅烟灰在小孩额头上画个“十”或“王”字,以示驱赶白虎。阖家团聚,喝杯雄黄酒,一示庆祝,并有健身和驱邪之意。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说:“五月一日至五日……涂耳鼻以雄黄,曰:‘避早毒’”。民间俗称:“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邵阳隆回还有用雄黄酒,捣烂的蒜瓣子水,洒在房子的各个角落,说是可以驱逐虫蛇蚂蚁。呷蒸大蒜,说可以解毒防病。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可药用,能解毒。人们把它同白艾、菖蒲、大蒜一道,视为端午节“驱五毒”的主要药材。《白蛇传》的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形的故事,就一直伴随着我国的“端午文化”深入到中国大地的每家每户,雄黄酒已成为端午文化的内容之一。邵阳隆回民间称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叫做“五毒”,民间流传一句俗话:“端午节,天气热,五毒”,民间流传一句俗话:“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隆回人最怕这“五毒”,尤其是怕这“五毒”爬进房子里,怕蜈蚣、壁虎在衣服上洒尿(即撒尿),人们传说,穿“五毒”撒过尿的衣服,皮肉都会生烂疮。所以,五月初五这一天,要用雄黄酒、蒜瓣子水洒在屋子里的每个角落来驱赶“五毒”。然而,除了这种说法,还与古代端午起源“恶日”的说法有所联系。五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是瘟疫易发生的时节。人们以纪念屈原和端午驱“五毒”避鬼止瘟、驱邪禳灾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一民间习俗。
系香袋,也是端午节的一个古老习俗,它也和避邪止瘟、驱邪禳灾有关。古时隆回人的香袋,是用本地土布缝成的,形状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象小孩子身前的兜兜,有的做成荷包。象兜兜的一般是给小孩系的,姑娘妹几系的是荷包香袋。香袋里装的香料,多为白艾,菖蒲根,雄黄,八角等香料。香袋都缠有避邪的五色丝。而且编织得非常好看,有些姑娘妹几的香袋,还有用五色丝绣出许多吉祥图案。由于香袋越来越美观,因此也就成了姑娘妹几们的定情信物。相位,哪一位姑娘看中了某一后生,端午节观龙舟时,就送香袋为信物。因为,每逢端午龙舟比赛,姑娘和小孩们都要系着香袋来看龙船,这种习俗直到解放初期,才逐渐消失。
端午节挂钟馗像,贴天师符都是与驱邪避疫有关。顾禄《清嘉录》载:端午这一天“以道院所贴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端午节午时挂钟馗像或张天师像,多是在城乡的大户人家中。在挂这种避邪像时,要先烧香纸蜡烛祭祀,还要杀一只大红公鸡,把公鸡的血滴在纸钱上,再在鸡颈部扯下沾有鸡血的鸡毛粘在钟馗像或张天师像的上部。每一年的端午挂像,都要加盖一次道士的牒印,以示今年已经祭祀过。
据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钟馗是民间传说中一个专捉鬼怪的人物。相传,唐明皇在病中梦见自称钟馗的大鬼,吃掉了一个到宫中扰乱的小鬼,醒来病就好了。于是叫画工画成钟馗像,悬挂起来,以驱除鬼邪。由此,这种宫庭的传说也被民间引录下来,而定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的午时,在邵阳大部分是放在农历五月十五日大端午这一天的午时悬挂。
系花花绳也是端午的习俗之一。所谓的花花绳,又叫五彩丝,它是由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组合而成的细索。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若也蛟龙所窃。今若所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尤所悼也”。曲依其言,世人做粽并带五色丝以楝叶,皆此之遗风也。汉代盛行阴阳五行说,谓五色中黄代表中央,其余四色代表东西南北四方。五色,五方,都具有神秘色彩,这于《尚书·洪范》所讲的战国时代流行的“五行相克”(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说也有牵连。因此,五色丝具有厌禳、压邪、避瘟之意。它不同于悬白艾、菖蒲、饮雄黄酒,具有心理上或信仰上的需要。
邵阳人端午节系花花绳,多系在手臂,颈部和脚上。它是有长命、长寿、续命百岁、合欢等作用。当然也有避邪驱魔等作用。除此之外,邵阳人系花花绳还起到“取魂”的作用。例如某家小孩晚上吵夜,大人们认为他是白天失了魂(即方言:丢了魂),就抱着小孩到当地的仙娘婆(即梅山地区的巫婆)那里去“打班”(隆回方言,即治疗)。仙娘婆(即巫婆)就给小孩缠上五色丝,表示把受了惊吓的小孩的魂取了回来。这种经仙娘婆(即巫婆)亲手缠的五色丝,一直系到它自然脱落为止,如今这一习俗仍在隆回农村中流传。
呷绿壳鸭蛋也是邵阳的端午习俗。传说端午节这一天,把煮熟的绿壳鸭蛋拿出来,趁热拿出来放在小孩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去壳给小孩吃下去,说是日后可免除肚子疼。
从所考证的资料来看,邵阳端午的民间习俗,都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是和屈原有关。但是,这些端午习俗中,仍然有很多与全国各地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赧水和资水流域的梅山巫傩文化,会同端午文化,而显现在这邵阳古老的端午民间习俗之中。
邵阳农村有“送端午”的习俗,为报娘家养女之恩,端午日,出嫁的女儿会携丈夫、小孩,带着猪肉、猪蹄、鱼、鸡、鸭等土特产和粽子,回娘家“省亲”,邵阳人谓之为“送端午”。
在邵阳,端午节还被称为“岳母节”。端午节是考验“毛脚女婿”(即“准女婿”,也叫未来的郎巴公)和新婚的女婿的重要日子。端午节前,男方需备好蹄膀(即猪蹄子)、烟酒、粽子等礼品,挑担送至女方家或女方亲戚家,才能显示出诚意。女方会退回部分礼品,并包个红包,以表达女方对“毛脚女婿”的爱戴及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