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周代开始至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大地春回的最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居室,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
你知道吗,清明节除了祭扫先人,还包括踏青、放风筝、插柳、打秋千、拔河等诸多风俗。这其中,还真有几项风俗,与军事不无关联。
蹴鞠
说起蹴鞠,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足球。足球与蹴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项运动也被称为“绿茵场上的战争”。其实,蹴鞠这项古时候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还真与战争密切相关。
鞠,就是一种皮球。这种皮球的球皮用皮革制成,球内用毛塞紧,与现在的足球有些不同。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说起蹴鞠的起源,竟然可以追溯到黄帝。《太平御览》中就曾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原来,五千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进行了一场大战。黄帝为创新武士训练方式,于是发明了蹴鞠。
到了汉朝,蹴鞠更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刘向的《别录》一书中曾记载:“踏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也就是说,蹴鞠是检验士兵训练水平的重要方式,而且能通过游乐的方式来加强训练,真可谓事半功倍。蹴鞠能培养士兵的奔跑、摔跤能力,又有助于提升规则和纪律意识,还能进而选拔人才。大名鼎鼎的汉代名将霍去病,其实就是一位蹴鞠超级粉丝,正是因为喜爱蹴鞠,才练就了他健壮的体格和勇敢的精神。
到了宋代,一度出现了皇家蹴鞠队,32名专业“球员”全部纳入军队编制。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治理军营的最好方式,莫不如来一场蹴鞠比赛,既能活跃节日气氛,又能增强士兵体魄,何乐而不为?
要说这蹴鞠怎么就成了清明节的传统民俗呢?原来,古时候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人们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自然要活动身体,蹴鞠也就成了清明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
时至今日,蹴鞠这些传统运动并没有消亡。《史记·苏秦列传》中就记载了齐国临淄地区民众擅长蹋鞠。2004年,临淄也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的起源地。如今,足球是临淄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蹴鞠文化也风靡校园内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当然,人类最早实现的飞行梦想,也应当从小小的风筝算起。
风筝最早被称为纸鸢,后来人们给纸鸢系上了竹哨,进入空中后哨声有如筝鸣,“风筝”之名由此得来。你肯定想不到的是,风筝最早的用途,其实是一款军用工具。
春秋时期,就有公输班(鲁班)“作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也就是说鲁班曾搭乘自己制作的木鸢,飞到宋国的都城上空侦察情况。还记得“四面楚歌”的故事吗,相传就是风筝在军事上的一次伟大实践。楚汉为争夺霸权,汉军将领韩信命人用绢绸制作了一只大风筝,在夜深人静之时飞到楚军大营上空,利用风筝上的笛声与高唱楚歌的汉军配合,使楚军思乡厌战,最后不战自溃。还是这个韩信,民间有传说他曾“乃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入宫中”。原来韩信是想用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和风筝线的长短来计算距离。也算是把风筝物尽其用吧!
风筝除可用于侦察,还可用于传递情报和重要信息,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战时邮递员”。南北朝时期,梁军被敌军围困于台城,向外求援的“救命信”就是用风筝送出去的。唐朝末年,再次出现了成功利用风筝传递信息请求友军救援的记载。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也曾成功利用风筝传递日军开展“扫荡”的军事情报。
直到今天,人们都没有放弃风筝的军用价值,一直在花费巨资研究“军用风筝”。
拔河
说起来,拔河这项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运动,其实也来自军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拔河这项活动。不过那时人们拔河不叫“拔河”,叫“钩强”或“牵钩”。根据《墨子·鲁问》中的记载,还是那位搭乘风筝执行侦察任务的鲁班,为楚国制造出了“钩强”。
原来,春秋时期楚、越两国水军交战,“钩强”可用于阻挡或钩住敌船。有了这种兵器,敌船前进时就能阻挡它,敌船后退时就能钩住它,这才帮助楚国水军取得了大胜。但在使用“钩强”时需要大家使出很大的力气,因此在平时训练时就常看到两帮人马“牵钩”的场景。
楚国训练水军时,使用的还是用薄竹片做成的“篾缆”来代替长钩,然后把士兵分成两队,各自执篾缆的一端进行对拉。后来,这个军事项目逐渐流传到民间,“牵钩”也逐渐成为一种习俗。
直到唐朝,“牵钩”才正式得名为“拔河”。拔河不仅在唐朝最为盛行,就连唐玄宗李隆基都是个铁杆“拔河迷”。相传他三番五次到御楼上观看拔河比赛,还曾组织过千人拔河大赛,令前来观看的外国使臣震撼不已。当然,李隆基也不忘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拔河训练,拔河作为习俗也就一直沿袭下来。
清明节人们喜爱拔河,主要是漫长的冬季室外活动少,春暖花开时赶紧出来舒展下筋骨,健体强身。拔河需要全身运动,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真可谓一举两得。
射柳
说起来,射柳是我们最陌生的习俗了。这其实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练习射箭技巧的训练。
射柳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祭祀活动时,喜欢将柳枝插于地,策马驰绕。那时候人们通常把柳树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大家再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对这些以骑射为业的游牧民族来说,骑驰之时不射上几箭,确实难解“手头之痒”。
辽朝建立后,射柳习俗也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接触。柳树枝本来就细小柔软,被风一吹更是四处摇摆,要想在马上射中这个“移动靶”,非得有点真功夫才行。通过射柳,确实能检验出一个人骑射技术的精良,这可比百步穿杨简单不了多少。因此,射柳也成为骑兵军事训练的重头戏,《辽史》中也有军营举行射柳大赛的明确记载。
到明朝时,还出现了一种射柳的新玩法。据记载,人们先是把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把葫芦高挂于柳树上,之后弯弓射葫芦让鸽子飞出,最后以鸽子飞出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一直延续到清末。
虽说现如今有些习俗逐渐淡化,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清明时节贴近自然,强身健体,益智怡情,也是一种极好的生活态度。